布雷弗曼管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20-08-25 09:44张东亮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人本管理科学管理

张东亮

摘要:布雷弗曼对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管理和科学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管理思想的内容涉及管理的起源、实质、泰罗制理论以及科学管理的影响、目的等多个方面。布雷弗曼的管理思想为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考察分析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管理和科学管理等问题提供了新论据和新方法,并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企业深化管理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启迪和借鉴。

关键词:管理;科学管理;人本管理;柔性管理;人力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 C93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20)03005607

美国“新左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哈里·布雷弗曼(Harry Braverman)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以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过程的新变化为切入点对管理和科学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深刻阐释了其管理思想。布雷弗曼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就是资本积累的过程,资本主义的“科学管理”缺乏人性,代表的不是人类的观点,而是资本家的观点,其要实现的是通过对工人劳动过程的控制,榨取工人最大的剩余价值。布雷弗曼的管理思想与当时许多流行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观点形成很大差别,对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考察分析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管理和科学管理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布雷弗曼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管理起源于协作劳动

布雷弗曼认为,劳动者一旦被集中在一起就需要管理,协作劳动是各种管理职能产生的前提。各行业内部的分工为协作劳动奠定了基础,而即便是像造车、造船以及土木工程等这些内部各自独立作业的行业也需要密切的协作劳动,于是就出现了最初的管理问题。这是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管理所具有的“一般属性”或“自然属性”。然而,在布雷弗曼看来,对管理问题的探究绝不能到此为止,而要紧密结合社会生产方式、社会制度来进行深入考察,以便充分揭露其潜隐的、根本的“社会属性”。布雷弗曼认为,进入工业资本主义阶段,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反映劳动力买卖双方自由契约的法律习惯在社会占据支配地位,劳动因此变成雇佣劳动,资本家(资本占有者)由于对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劳动力的占有进而自觉承担了管理者的职能。而为了实现生产过程的“进步性转让”和购买劳动力的“充分有用性”,对劳动过程的有效控制就成为资本家管理职责的核心。特别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的集中和垄断组织的出现,为了“提高每一单位劳动力的产量”和榨取更大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一方面在行业内部进行个别分工,将行业内的生产过程分解为由不同工人完成的许多工序,另一方面将每一道工序的操作流程、动作和时间加以标准化规定,进而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达到极致,不断促使管理向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

(二)管理的实质在于对劳动过程的控制

在工业资本主义早期阶段,家庭劳动制度、转包制度和“外送”制度是资本主义管理的最初形式,这些制度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抹杀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和从劳动力中得到劳动的区别,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但是由于这些制度本身存在诸如生产不正规、制造缓慢、产品质量不统一等问题,最重要的是这些制度没有对劳动过程进行改变和控制,进而不能为资本家生产更大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决定了其只是资本主义早期管理的一种过渡形式,而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面发展,它们注定要被最新的、更科学的管理形式所取代。正如经济学家西德尼·波拉德所指出的,“以初步分工为基础的家庭劳动制度,阻碍了分工的进一步发展。虽然购买已完成的劳动的做法,不是对劳动力进行直接控制,而是由于规定了单位成本而使资本家不必担心‘外送制度的不可靠,但是这种做法却把人类劳动的大量潜力放在资本家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外了。这种劳力是可以通过固定工作时间、系统化的管理和重新组织劳动过程来加以利用的。资本主义的管理部门,很快就以一种要弥补它早期懦弱无力情况的热情,攫取了这一职能。”[1]59资本主义的管理也是和强制、暴力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强制的管理方法旨在对工人的经济、精神、道德和身体进行全面的“统治”,并借助法律和警察的强制力以制度的形式推向全社会。而与古代尤其是中世纪的奴隶制或不自由条件下修建金字塔、长城以及大型工程等对工人的强制控制不同,尽管这种资本主义苛刻而专横的管理方式充满了资本积累和扩张的迫切需求,但是伴随以自由劳动契约为基础的新生产关系的建立,资本家只有在“自愿契约”条件下重新组织和控制劳动过程,将劳动过程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避免由工人主观情况导致的不确定性和损失,进而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工人,攫取最大的利润和剩余价值。因此,面对新的变革,资本家就创造了一种比它以前任何管理方法都更微妙、更完善、更精密的新方法。而由于这种管理新方法要在一种反抗的社会关系环境中控制难以驾驭的劳动力,因此必然会导致“在进行生产过程的人和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由别人进行生产过程的人之间,在管理者和执行者之间,在把自己的劳动力带进工厂的人和那些企图从这种劳动中为资本家榨取最大利益的人之间,存在着对抗”[1]64。

(三)泰罗制理论为科学管理发展起到奠基作用

19世纪末,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和集中,工业的垄断组织不断涌现,而与此同时,在这些垄断组织和垄断资本的助推下,资本主义的科学管理运动也悄然兴起。布雷弗曼认为,所谓科学管理是指“要把一些科学方法应用于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企业中越来越复杂的控制劳动的问题”[1]78,它研究和注意的核心是劳动过程本身,即把劳动过程分解为许多简单操作的部分,并对工人有效完成每一简单操作部分的条件进行系统改进,它属于管理方法创新,而不属于技术进步。布雷弗曼指出,由泰羅创建的泰罗制理论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奠基石,泰罗制所建立的关于控制每一劳动过程的系统哲学体系开创了管理方法的革命,尽管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中泰罗制因受到巨大冲击而一度折戟,但是在当下泰罗制并未过时、失败和被取代,相反它仍统制着整个生产领域,因为它的方法和哲理早已被普遍化和广泛承认,成为一切工作计划的“基石”和众多管理学派的“常识”。泰罗制不是像弗里德曼认为的是做好一般工作的方法,而是一种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管理别人的科学,其要解答的是如何最好最充分地控制和利用已转让的劳动力问题,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所强调的关于劳动过程控制的思想。布雷弗曼认为,在泰罗以前,管理部门对劳动的控制只是一般的规定任务,对工人完成工作的方法则不加干涉,而在泰罗看来这足以使管理变成一件有限而无效的事情,因为“只受一般命令和纪律的控制的工人并不是受到充分控制的工人,因为他们仍然掌握着实际劳动过程。只要他们控制着劳动过程本身,他们就会反对充分发挥他们的劳动力中所固有的潜力”[1]92,必然产生工人为争取自身最高利益的“故意的磨洋工”现象,而要改变这种情况,管理部门必须掌握对劳动过程的控制权,给工人规定完成工作的精密方法,进而控制和指挥工人劳动过程的每一步,这是充分的管理所绝对必需的。具体而言,泰罗制对劳动过程的控制思想体现了以下原则:一是搜集和发展各个劳动过程的知识,以便将劳动过程和工人的技术相分离,进而使劳动过程不完全依靠工人的知识和技术,而完全依靠管理部门的实践;二是集中这些知识于管理部门而不是工人,以便将“概念”和“执行”相分离,进而使工人按照管理部门的思维而不是自己的思维工作;三是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垄断,系统组织和控制工人劳动过程的每一操作步骤和执行环节,进而使工人以最简单的动作不假思索地高效工作和增加产量。在对泰罗制进行解读和颂扬的同时,布雷弗曼也对泰罗制及其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科学管理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认为,泰罗所声称的“一个合理的日工作量”“无须过度劳累就能完成的工作标准”以及“工人持有的行业保密观念”充满了虚假、欺骗和偏见,其背后隐藏着对工人竭力压榨的险恶用心,并一针见地血指出资本主义的科学管理是研究如何使劳动适合资本的需要,代表的只是资本家的观点,“它的作用是使过去资本主义生产的不自觉的倾向变成自觉的、系统的倾向。它要保证的是,当技艺下降时,工人会下降到适宜于做许许多多简单工作的无差别的一般劳动力水平,而当科学发展时,它会集中在经理部门的手里”[1]111-112,进而使工人能够按照资本家的意志工作,为资本家生产出更大的利润。

(四)科学管理导致劳动退化和工人异化

布雷弗曼认为,资本主义科学管理运动不仅极大提升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总量和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变革和分化,为社会带来了大批的技术人员和办公室人员,更为重要的是,其导致了劳动的退化和工人的异化。这种对劳动和工人的深刻而重大影响,伴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迅速积累、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大、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以及大机器的广泛应用而越发凸显。在过去的手工艺劳动中,手艺人或工匠,通过自己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掌握着劳动的全过程,他们不仅是完成劳动过程的体力践行者,而且是完成劳动过程的具有丰富知识和技术的专家能手,他们将知识、概念运用于劳动过程,发挥自己的独立性、自力更生精神和独创性。因为“手艺人在其实际做工作时经常需要使用基本科学知识,数学、图样,等等。这种手艺人是他们那个时代科学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通常都对和他们的工作并没有直接关系的科学和文化也很有兴趣”[1]121-122,所以在约克郡和兰开夏的纺织业地区都有其织工诗人、织工数学家、织工生物学家、织工音乐家等专家能手。而资本主义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则使这种传统手工艺劳动被摧毁,特别是“概念”和“知识”迅速掌握在管理部门手中并和“执行”相分离。管理部门将过去手艺人完整复杂的劳动过程分解为较低技术要求就能完成的简单劳动任务,并对参与劳动活动的每一过程和步骤进行严密控制,这不仅导致人类劳动过程中相统一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手和脑)相分离、相对立,使以前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水平下降,进而造成劳动的退化,更为重要的是,它通过剥夺工人的知识、技术与劳动过程的支配权,降低了工人的全面技能,使工人被束缚在某一岗位上不假思索地完成一系列简单没有变化的操作,进而将工人的劳动降低到动物的水平,使工人变成一个“木头人”和“活工具”。

(五)科学管理的目的在于使工人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资本积累的扩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扩展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而为了克服迅速变化的工艺以及对抗的社会关系,使工人适应这一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进而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科学管理也进一步发展和分化。这主要表现在各个公司人事和劳资部门、高校社会学系以及其他学术机构诞生了形形色色的研究工人问题的实用和理论的学科和学派,诸如工业心理学、人事关系学、劳工社会学等,它们的研究目的在于如何在勞动力市场中选择适合的工人,使他们适应资本主义企业提供的雇佣条件——资本主义文明所创设的工作新惯例,并在此基础上令人满意地完成工作任务。这些新兴的学科和学派与泰罗制等传统的科学管理方法不同,它们不关注一般的劳动组织,而是关注如何使工人更好地按照工业工程师编制的方案进行工作时所遇到的困难,如工人对劳动和管理部门的抱怨、申述和敌意等,它们将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劳动过程视作不可改变的东西,是任何工业社会不可避免的东西,它们“不是研究工作的客观条件,而仅仅是研究这些客观条件所引起的主观现象,即通过调查表而得出的‘满意和‘不满意的程度。”[1]127这注定了它们对工人和工作管理的实际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如在霍索恩实验中,梅奥实验小组对工业心理学的才能测验法得出了否定结论,又如靠研究劝导和协调关系的人事关系学派面对20世纪30年代工人阶级的反抗浪潮时也没有为管理部门带来多大实际成效。布雷弗曼认为,资本主义的科学管理最终使工人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靠的不是心理、人事关系专家的诡计——思想意识的操纵和诱骗,而是管理部门将劳动组织的变革、劳动过程的控制以及雇佣条件变为一种社会普遍的经济条件和形式。以福特汽车生产的传送带装备线为例,正是由于福特汽车生产的管理部门变革了劳动组织,特别是掌握了对装备速度的控制权,才使生产总量实现了跃升。尽管生产速度的加快和劳动强度的提高导致了工人对这种变革的强烈反抗,但是福特公司这种劳动管理和雇佣条件的特点后来被其竞争对手以及其他行业部门纷纷效仿,以至此后发展成为汽车行业以及其他社会工业部门的特点。这时工人就不得不屈服了,因为工人阶级的所有其他劳动组织形式——谋生方式,都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并破坏,而他们则别无其他选择。但是,“在这种表面上适应的下面,工人对强加于他们的退化了的工作形式的敌对情绪,仍然是一股地下暗流,只要雇佣条件容许,或者资本家追求的更大劳动强度超过身心能力限度的话,它就会冲到地面上来。这种敌对情绪,在每一代新人身上都有所更新,表现为大多数工人都对工作抱有不受约束的玩世不恭态度和厌恶情绪,并反复地作为一个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涌现出来。”[1]136

二、对布雷弗曼管理思想的评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任何人、事物以及理论的评价分析,必须坚持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进行一分为二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对布雷弗曼管理思想的评价分析也要遵循此方法论原则,既要认识到其正确一面和优点,又要看清其错误的一面和不足,进而对其有一个比较客观合理的评价分析。

(一)布雷弗曼为考察管理和科学管理等问题提供了新论据、新方法

布雷弗曼关于管理和科学管理等问题的许多论述和分析实际上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为依据的,比如其对劳动过程控制的观点,马克思曾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就有所阐述。他指出:“凡是建立在作为直接生产者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对立上的生产方式中,都必然会产生这种监督劳动。……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在这里,生产过程同时就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2]560又比如其关于劳动退化的论断实际上是对马克思异化劳动观点的借用,马克思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揭示和阐释。他指出,“国民经济学由于不考察工人(劳动)同产品的直接关系而掩盖劳动本质的异化。当然,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3]53,等等。所以,正如布雷弗曼在《劳动与垄断资本》一书中所强调的,他是在马克思的精神影响下写成这本书的。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没有变,劳资关系没有变,劳动者的地位也没有变,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所作的论断是不可动摇的。”[1]1然而,不像其他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只在书斋里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进行“空论”,布雷弗曼充分运用其产业工人的亲身体验、第一手调查材料和丰富的文献资料,对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不仅使马克思主义的“资本指挥劳动”“劳动异化”等理论观点在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实践中得到新论证、新支撑,进一步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而且为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考察分析垄断资本主义相关问题,如科学管理、劳动变化、劳资矛盾、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逐等提供了新论据、新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正如保罗·斯威齐所指出的,“把马克思的理论应用到由于资本不停地扩大而造成的新方法和新职业上面去。这就是哈里·布雷弗曼给他自己确定的任务。在理论上,像他首先表示的那样,这本书里没有什么新东西。在由于创造性地应用理论而获得的知识方面,本书却有大量的新东西,其中大部分是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已经成功地建立起来作为这个社会的传统学识相矛盾的。”[1]3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人力资源作为蕴含在人体内的潜在生产能力,是构筑企业竞争优势、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和“关键因素”。在传统工业经济时代,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企业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人事管理”,劳动者在企业生产中常常被视作类似物质资源的“客体”要素和企业的“成本”,而不分个体差异地统一服从大机器生产的标准化流程,在这种时代环境和管理模式影响下,劳动者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施展和发挥,劳动者人力资源、资本的价值也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展现。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代替物质资本成为生产的第一要素,知识资本竞争成为企业竞争的主要特征,一个企业只有获得超越对手的人力资源,并使其充分发挥智力能量,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因此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日益成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围绕其发展战略目标,对员工的思想、知识、技能、创造力以及潜能进行发掘、训练、培养和发展的系列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力资源开发确立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将人力资源开发纳入企业总体战略进行规划和推进;要调整和优化员工队伍结构,提升员工队伍质量,把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技能人才“三高”人才队伍的开发和培养作为重点,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系统培训、建立学习型企业、打造优秀团队,促进企业群体知识更新和共享,提升员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职业素养;要结合员工的个性特点、身心素质、专业特长、职业追求等,建立动态开放的“员工—岗位”匹配体系,强化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实现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双赢”,要注重建立差异化、系统化、过程化的激励体系,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为员工的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美]哈里·布雷弗曼.劳动与垄断资本——二十世纪中劳动的退化[M].方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Bravermans Management Thought and Its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ZHANG Dongliang

(School of Marxism,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453007,China)

Abstract:Breverman made a thorough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onopoly capitalism, and the content of his management thought involves the origin and essence of management, Taylorism theory, and the influence and purpose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etc. Brevermans management thought provides us with new arguments and new methods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management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onopoly capitalism by using Marxist theory, and provides effective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s for deepening the management reform of modern socialist enterprises in China.

Key words:  management; scientific management; humanistic management; flexible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編辑:邹蕊第28卷第3期2020年5月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Vol.28No.3May,2020

DOI:10.3969/j.issn.16720539.2020.03.011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穆鹏程: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蕴阐释、特性解析及现实依据

收稿日期:20190915

作者简介:穆鹏程(1994-),男,山西大同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开发人本管理科学管理
泰罗科学管理思想对社区治理的启示
河西走廊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
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安排
浅谈公路养护的科学管理
煤矿企业人本管理模式下的职工培训教育创新研究
基于多角度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关于煤炭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思考
浅析高速公路系统职工福利体制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