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2020-08-26 11:20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20年8期
关键词:助推器海宁分区

名片:

海宁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8月,1997年12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9年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合作建立漕河泾海宁分区,为浙沪首个国家级开发区合作项目。2018年6月,海宁经济开发区与海昌街道管理体制调整,目前区(街)总辖区面积54.2平方公里,2019年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1亿元,同比增长6.5%,连续3年位列浙江省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第二位。全区现共有法人企业2700余家,其中工业企业1700余家,规上企业255家,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5家。

Q:《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记者

A:浙江省海宁市委常委、海宁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魏国锋

Q: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区(街)采取了哪些措施,做到“两手抓”“两手硬”,确保“两战赢”?

A:简单说来就是前期每日开展分析研判抓好防控,中期积极筹划复工复产,后期常态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累计排摸9.5万余人次,管控5703人,完成农村社区“开转封”全覆盖,稳步推进复工复产复学复市工作。开展全域稳企稳就业大走访2轮,协调解决各类诉求345个,协助34家企业新增贷款4亿多元。我们深耕开发区精细化治理,重新划分建立186个企业微网格,健全“微治理”帮扶体系,全体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微网格联系企业2103家,解决供水供电供气、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员工招聘等实质性问题73个。

目前,开发区规上限上企业复工复产率为100%,二季度当季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01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4.42亿元,同比增长15.4%。疫情缓和后我们组织各类招商团队敲门招商219次,接待客商185批次,截至目前,已签约落户项目13个,协议总投资147.82亿元。

Q:自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被列入国家战略后,我们看到各地都有不少大动作。今年也是海宁开发区和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联手打造海宁分区第二个十年的开端,能否简单介绍下漕河泾海宁分区的一些发展情况?

A:2009年,我们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合作建立漕河泾海宁分区(以下简称“海宁分区”),为浙沪首个国家级开发区合作项目,定位为新兴技术产业园区,主要培育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战略新兴产业,改造提升时尚产业这一传统产业。目前,已吸引哈工现代、与德通讯、施耐德电气、天通吉成、日本铁三角、德国贝伦、安正时尚等一批世界五百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落户投资,引领我们区(街)由传统产业为主转型为以时尚产业、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为核心的产业新格局,并辐射着整个海宁县域经济体。

近年来,海宁分区先后获“长三角园区共建联盟示范园区”“浙江省开发区特色品牌园区”“2018年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提升实践案例”“2019年度浙江省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等荣誉称号。2019年12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海宁分区被写入纲要,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

魏国锋和同事讨论区(街)下一步发展设想 (本刊记者 黄国中/摄)

今年,我们正探索打造海宁分区的跨省际“飞地党建”示范区,这也是今年我的党建领办项目,破解“组织各设各、党员各管各”的局面,以党建为纽带,把组织力渗透到一体化发展各个方面,推动要素“抱团发展”。

Q:前阵子,浙江省经济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出炉,海宁经济开发区连续三年蝉联第二。这样的好成绩是如何保持的,有哪些经验做法?

A:这些年,我们始终坚持工业强区,推进扩容提质、转型发展、产城融合,以创成国家级开发区为总目标,明确“一城三地五区”的总体发展规划,即打造杭州湾时尚产业基地、智能制造高地和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建设高品质产业新城;建设“芯”兴产业区、国际时尚区、创新合作区、绿色示范区、品质新城区,以此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平台能级提升。

我们始终认为,每位党员都是党建引领经济发展的参与者和实施者,要让“党建强、发展强”的理念入脑入心,做到中心工作强调什么,党建工作就突出什么。一方面,全面推行党组织班子与公司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鼓励提倡非公企业中的党员出资人兼任企业党组织书记,常态落实“三联三会”机制,在安正时尚等10家双管非公企业中倡导企业党组织书记及班子成员每年认领1个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攻坚或创新项目。另一方面,实现党内活动开展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融合,推广天通集成等非公企业“到组+到点+到人”的车间班组党建模式,通过“决策层党员把准方向破难、骨干层党员强化执行破难、基层党员科技研发破难”模式,合力破解技术革新、节能减排、转型升级等难题。

我们还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微治理”体系,把“微网格”贯穿到企业生产全周期。选派186名机关工作人员兼任企业微网格长,构建起两新工委“架桥铺路”、微网格长“吹哨”、属地15个部门条线“报到”机制,做好“点对点”驻企服务。在“两战”中,以微网格为载体,深入开展两新组织“抗疫情促发展当先锋”专项行动,如纺机公司科研团队历时29个昼夜完成熔喷机改造,推动了口罩关键原材料本地产;罗纳服饰党支部组建起以10名党员为骨干的疫情防控专班,成为嘉兴市复工复产的样板等。

此外,自去年起,区(街)党委创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互动”党建机制,辖区18个村(社区)与19个两新党组织签订红盟共建协议,今年又开展“十大村村抱团”项目,争取在5年内,户均收入达1万元以上。

Q:推动区(街)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在人才保障工作方面,有没有一些特色做法?

A: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做。一是齐抓共管,强化监督。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区(街)党委领导,党建办牵头,人才引进与综合服务局具体负责,泛半导体产业园等几大平台共推共助,齐抓共管人才工作。针对区(街)人才落户实际,根据人才层次一次性给予10至30万元安家补助费,让人才安心投资兴业。二是盘活资源,多线发力。充分发挥海宁分区的“桥头堡”作用,加大美国、日本、上海、深圳等国内外飞地引才力度,拓宽引才渠道,扩大引才半径,着力构建“金字塔式”人才梯队。三是多措并举,精准服务。以“一体化服务、专员制督办、代办员代办”的服务机制为保障,为高端人才解决人才认定、人才公寓、子女入学等问题。如疫情期间,帮助办理了芯盟科技项目团队中外籍博士来华工作许可证、工作签证及驾驶证更换等问题。四是“引”“育”结合,夯实基础。开展用工需求摸底,形成岗位清单,有针对性开展政策宣讲、人才排摸、专题对接等活动,动态掌握人才流动情况。全面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自今年5月启动培训至今,已完成四批适应岗位需求和发展需要的新员工岗前培训268人,三批项目制培训182人,一批转产转业培训56人,一批移动电商培训75人,同时联合海昌成校开设茶艺师、育婴师、中式面点师、美容师职业技能培训班5个,招收学员300余名。

猜你喜欢
助推器海宁分区
刘海宁作品(一)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平凡的人 伟大的事
天下奇观海宁潮
跟踪导练(2)
透视奇妙的火箭
大型数据库分区表研究
神探出手,巧破分区离奇失踪案
“海宁丹”与“兰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