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化管理完善学校教师培养制度*

2020-08-26 03:30兰秀成
江苏教育 2020年54期
关键词:互学项目组评价

兰秀成

一所学校的崛起,首先依靠的是教师发展。教师工作水平的提升与师德修养的完善将促进团队凝聚力的形成,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探寻科学高效且有针对性的教师培养策略是学校工作的重点。

一、初现:教师培养的潜在问题

目前各学校的教师发展普遍存在着各种潜在问题。这些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现代教育的不断更迭,最终浮出水面,逐渐影响到学校的长久发展。

一是培养资源的分配问题。教师培养过程之中普遍存在着培养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如听课观摩机会、外出培训经费、名师交流名额等资源普遍倾向青年教师,部分老教师得到的机会也就相对减少。而对于学校骨干教师的培养,学校往往以偏概全,“一刀切”培养策略让骨干教师缺乏特色发展。

二是培养手段的选择问题。现阶段学校采用的培训手段主要分为线上培训、线下培训两大类。线上培训主要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将部分线下活动安排到云平台进行,但培训内容却并没有本质改变。而线下培训活动又往往缺乏系列化的统筹与针对性的指导,培训过后缺乏反思与评价,导致培训成效微乎其微。

三是培养效果的评测问题。教师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便是评测,培训需要一套完整而系统的评价体系,涵盖参与状况、学习状况、反思状况、自主提问等方面。学习任何知识如果不经过深度思考、理性分析与实践检验,效果一定大打折扣。目前,许多学校教师培养的评价体系并不完善。

二、思辨:项目化管理的具体策略

为解决教师培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促进学校的长效发展,我校(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引进项目化管理模式,对学校各项工作的运行进行变革。

(一)内涵解读

项目化管理最早是一种运用于企业的管理模式,指在固有的条线管理之外,以企业的各个项目为基础成立项目组,来实现整个企业工作的全面“项目化”,由此推动企业项目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促进企业的整体发展。

我校的项目化管理实践则是根据学校固有任务及临时任务,分配不同的人员,确定任务组存在的时限、任务、权限,实现组内管理与行政管理相配合的模式。这种灵活而稳固的管理模式,让教师能够在各个项目组中扬长避短,使管理效能和工作效率都大大提升。

(二)前期准备

1.教师发展的态势分析。

教师在参与各个项目组之前,我校首先会引导他们进行SWOT 分析,引导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找出自己的优势与短板,并记录自己参与项目时的相关感受,为进一步自我剖析提供有效指引。表1 为我校教师参与项目组过程中的自我剖析调查表。

结合自评表,我校能更为客观地分析教师内在潜能与自身不足,充分考虑教师发展的自我意愿和自我能力双向因素,并为其量身定制最为合适的培养方案,使其发展的方向与过程更为科学高效。

表1 教师项目组参与状况自我剖析

2.促进教师的优势互学。

我校的项目化管理为教师之间相互了解与学习提供契机。所谓“互学”,包括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能力互学、同学科之间不同能力之间的互学、不同岗位条线之上的经验理论互学、不同性格学历之间的工作方式互学等。为了提升教师优势互学效果,学校以项目组为依托,定期开展研讨座谈会,教师总结彼此身上值得借鉴的优点、经验,探讨如何进行内化吸收并融入实践,最终使得这样的优势互学趋于系统化。这不仅能增强项目组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竞争力,还能完善学校教师培养系统。

3.宝贵经验的师承发展。

以往的经验传承主要指“班主任经验学习”“教学经验学习”“教科研经验学习”等常规领域。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新老教师的合作将更为系统和深入,新教师对于老教师宝贵经验的学习,也将从单一走向多维。以大课间项目组的经验传递为例,这些经验的传递,是教师快速成长的催化剂,也是教师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而项目化管理,让这些因素有机融合,真正做到了对教师进行“科学培养”。

(三)策略深耕

1.以双线定位调整培养方向。

项目化管理中,教师考核结果以“双线并元”的方式呈现,即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和教师自身的剖析形成最终考核结果。

(1)以学校行政专业剖析为依托。随着项目化管理的推进,我校针对每一名教师可以进行更长时间、更深层次、更多角度的观察,对其能力进行更加精准、专业的剖析和定位。通过反复的对比和研究,为教师提供适切自身发展的方向。

(2)以教师自我发展诉求为基础。我校进行教师培养定位时会邀请该教师进行多次访谈、论证,探讨培养方案是否可行或者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作为一线教师,面对学校领导精心制订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往往碍于面子,无法准确指出其中的不足或者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又或者教师因本身的阅历、知识储备不足,无法判断现有方案与自身发展是否契合。所以,我校会特聘有经验而无相关行政岗位的老教师协助访谈,他们以亲和的方式与客观的分析,消除教师内心的担忧,让谈话交流更敞亮。

2.以多样项目扩展培养渠道。

随着项目化管理的实施,项目活动的不断增加,学校对于教师培养的方法也在不断革新。我校在传统的培养模式下,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方法。这些方式主要可以分为岗位体验、学科交错、经验嫁接三大类。

(1)岗位体验。即以项目为驱动,引导教师根据自身兴趣与能力,选择体验不同的职务,如学生学习观察员、反馈员、研究员,学科主管、评价主管、联络主管,后勤特助、德育特助、家校特助等。在项目开展中,很难保证每一项工作都有非常合适的人来完成,而让教师自己尝试新岗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教师的信心与决策能力。

(2)学科交错。即以项目开展为契机,让教师去接触、了解甚至体验从未涉足的学科领域。比如让数学教师去尝试音乐、美术的教学、辅导,由此发掘自身的潜力,培养爱好,通过学科间的理念互动来启发自身专业发展,促进对本学科的深入研究。

(3)经验嫁接。即根据个人特长,以“工作搭档”的形式让新教师与老教师结对,扩大学科外的合作领域,让新教师从老教师身上学习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宝贵经验,同时传承学校的文化理念和教育哲学。

3.以全人视角评价培养成效。

在项目化管理的推进过程中,我校教师的培养评价方式实现了系统化的转变:从个别评价到全员评价,从上下评价到自我评价,从规则评价到文化评价。由此,教师培养的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在过去以条线管理为基础的学校管理模式中,主要采用的是上层评价下层的“金字塔”评价结构,同级别的同事缺乏相互评价的动力。在教师培养的过程中,发生培养对象敷衍了事、培养效果低下的情况,甚至有相互隐瞒的现象。如今,当项目组内的人员之间分工合作、利益捆绑、凝聚成团体的时候,同级之间也就有了互相评价的动力,每一个个体都参与到教师培养的评价队伍之中,而个体本身又都是被评价的对象。这样的评价没有行政色彩,没有冰冷的规则,所以显得亲和而易于被接受,使整个教师队伍向着自我发展的目标前进。

三、盘点:项目化培养的全新局面

我们欣喜地看到项目化管理带来了学校办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伴随着教师培养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教师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培养目标的科学化构架

1.教师个人培养的方向性提升。

随着教师培养方向性提升,学校的工作安排变得更有针对性,效率更高,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大大增强,整个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在2018—2019 年,我校的教师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有2 名教师荣获“常州市中小学教坛新秀”称号、3 名教师荣获“常州市中小学教学能手”称号,在同区域学校中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教师能看到自身的发展前景,工作热情更高,职业倦怠感降低,使得整所学校的氛围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2.教师团体培养的系统化完善。

在项目化管理的过程中,我校教师团队随着个体培养的发展,也建立起了日趋完善的培养体系。我校在2019 年度取得了各项优异的成绩,如被评为江苏省健康促进金牌学校、武进区文明校园,获区教育工会工作考评一等奖、武进高新区团工委先进团组织称号、武进区团工委先进团支部称号,学校小记者站被常州市宣传部评为优秀小记者站。除此之外,在各级各类的评比中,学校教师团队捧回了数量众多的奖杯,创造了庙桥小学教师团体发展的新纪录。

(二)培养资源的有机化配置

随着项目化管理对培养资源的合理分配,学校的人力、财政、时间等一系列资源的利用率显著提升,做到了主次分明、公私兼顾。

1.主次分明。

所谓主次分明,也就是在教师个人培养过程中,做到了主要能力优先培养,次要方面兼顾培养;在教师团队培养中,主要项目负责人优先培养,项目组成员兼顾培养。而每一位教师的自身优势不同,优先培养的方面也不同。同时,每一位教师都有晋升的机会,也都能够获得优先培养的机会。只要教师对自身定位准确,对自身发展需求明确,那么便可以合理利用机会,优化学校配置资源,避免出现资源过分倾斜而导致的发展失衡现象。

2.公私兼顾。

所谓公私兼顾,是指在项目化管理的基础上,教师培养既考虑到学校的发展需求,又考虑到教师的成长诉求,使教师发展目标、能力特点、学校需求做到三位一体,和谐统一,减少了因为三者错位甚至对立而产生的资源浪费,大大提升教师培养的效率,节约培养成本。

(三)培养动力的自主性实现

在项目化管理的推进过程中,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挑战的勇气大大提升,很多过去不敢涉足、不愿尝试的领域,开始成为庙桥小学教师奋斗的舞台。除了本校常规参与的比赛之外,2019 年以来,我校教师首次赢回了多项高级别荣誉,如教师获得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各学科基本功、评优课区级以上一等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刷新了学校教师成绩的历史。这些教师个人的突破,也是学校各个项目组的突破,更是项目化管理所带来的学校整体的突破,是项目化管理可以推进下去的有效证明。

项目化管理从借鉴到摸索,从浅表到内核,从建构到转化,我校的发展将会进入更加辽阔的新境界,也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猜你喜欢
互学项目组评价
The Sound of Tennis 网球之声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项目组管理实践
闽宁妇联签订互学互助对口扶贫合作交流协议
安徽省关工委开展互学交流活动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增强认知互动 促进精制加工
四“学”立“品”: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