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南地区冰雹天气预报指标研究及风险区划

2020-08-26 07:17
湖北农机化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个例探空冰雹

谢 媛

(果洛州气象台,青海 果洛 814000)

1 地理分布特征

受地形、海拔、纬度、山脉及河谷的影响,青南地区是青海省冰雹日最多的地区。而青南地区的冰雹多发区为久治、沱沱河、治多、曲麻莱,年均雹日在9.8~14.7d。久治以其14.7d的雹日成为该区的最高中心。位于偏东、偏北地区且海拔最低的3个站泽库、同德、贵南为冰雹最少,年均日雹在3.6~4.2d,其中贵南海拔最低、纬度最北,其年均降雹日数为最少3.6d。

受海拔影响,冰雹的地域性很强。年均雹日位居前九的地区当中,除了久治、班玛,其余地区的海拔均在4000m以上。青南地区年均雹日最多的久治和最少的贵南两者相差4倍。从纬度分布来讲,久治处于青南南部,贵南处于青南北部地区。贵南和沱沱河纬度相差1°,但是年均雹日相差3.6倍,可见冰雹的地理分布也是不均匀的。由表1、表2可见海拔4000m以上的雹日明显高于4000m以下的雹日。

表1 青南地区海拔高度4000m以上地区年均雹日的分布

表2 青南地区海拔高度4000m以下地区年均雹日的分布

2 时间分布特征

2.1 冰雹的季节变化

青南地区冰雹具有季节性强、雹日高度集中等特点。如图1青南地区冰雹的月际变化呈双峰型。冰雹只出现在每年的4-10月,且集中出现在6-9月,占年雹日的81%。5月是增加最快的月份。而10月是雹日减少最快的月份,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青南地区无冰雹出现。

图1 青南地区冰雹双峰型年变化

2.2 冰雹的年际变化

从图2看出2005-2017年青南地区年冰雹日数整体呈减少趋势,峰值出现在2007年,年冰雹日数达196次。2014年年冰雹日数最少仅76次。图3表明,年降雹日数最多的站是五道梁,共计29d(2019年),同时五道梁站2013-2014连续2年未出现冰雹,相差达29d。冰雹日数年际变化相差20d及以上的站点还有曲麻莱、治多、沱沱河,上述4站的年际变化最为显著。年际变化相差最小为6天(达日站)。

3 高空环流形式

本文通过分析青南地区19个国家站的53个冰雹天气个例(包括大冰雹个例15个、冰雹38个),得出冰雹天气出现时,500hPa高空环流有以下几种形式:

3.1 高空西北气流型

图2 青南地区2005-2017年年冰雹日数变化

图3 各站年最多最少雹日比较

图4 西北气流型

3.2 副高边缘型

图5 副高边缘型

3.3 高空槽型

图6 高空槽型

3.4 高空切边型

图7 高空切边型

在上述4种天气形势中以副高边缘型环流形式最多,其次为高空西北气流型。处于副高外围时温度高、天气系统不稳定有利于对流性天气的发生发展。在槽后西北气流里不断有冷空气下滑,而且风速垂直切变较强,可促使低层暖湿空气的不稳定能量的释放。

4 物理量场变化

4.1 大冰雹

在分析的15个大冰雹个例中:

LI指数大于0的个例有12个,其余3个小于0。LI指数大于0的12个个例中,1.35~7.08之间的有9个,其余3个在0.08~0.3之间。说明LI正值越大越有利于大冰雹天气发生。LI指数小于0的个例,其值在-1.62~-0.26之间。

CAPE值等于0的个例有3个,其余12个CAPE值在4.3~1501.8之间,CAPE大于30的有10个,CAPE大于100的有6个。

不稳定能量区域:呈现细长型;从底层至200hPa以上均会出现不稳定能量区域。不稳定能量区域越大,越有利于大冰雹天气的发生。

CIN值等于0的个例有3个,其余12个CIN值在6.3~350.5之间,CIN大于30的有10个,CIN大于100的有6个。

CAPE和CIN会同时为零,同时增大。

0℃高度:由于探空观测记录仪的原因,8个个例的0℃层高度没有探测到℃高度具体数值,根据探空图给出的6km、9km的高度,可以估测出大致高度,发现其中只有2个个例的0℃层高度大于6km,其余13个个例均小于6km。

-20℃高度:根据记录,有2个个例的高度为7964m、7989m,1个个例9446m,其余均在8~9km之间。

-30℃高度:根据探空观测记录,15个个例-30℃高度均在96000米以上。

假相当位温:根据探空记录所探测到的最低层至500hPa假相当位温变化,只有2个个例的数值低于70℃,其余均高于70℃。

对流凝结高度:有4个个例的对流凝结高度低于600hPa,其余地区均高于600hPa,最高可达到454hPa,说明即使对流云云底高度很高时,仍然会有大冰雹天气的发生。500 hPa以下有利于大冰雹天气的发生发展。

4.2 冰雹

在分析的38个大冰雹个例中:

LI指数大于0的个例有23个,其余15个小于零。LI指数大于0的23个个例中大于1的有16个,其余7个小于1。LI指数小于0的个例中,小于-1的个例有5个,其余10个大于-1。说明LI大于0时,仍然较利于冰雹天气的发生,小于0时,为强对流天气提供了潜在不稳定。

CAPE值等于0的个例有5个,其余33个CAPE值在3.7~2482之间,CAPE大于30的有10个,CAPE大于100的有6个。

CIN值等于0的个例有5个,其余33个CIN值在3.3~330.7之间,CIN大于30的有29个,CIN大于100的有9个。

CAPE和CIN会同时为零,同时增大。

0℃高度:由于探空观测记录仪的原因,0℃层高度没有探测到℃高度具体数值,根据探空图给出的6km、9km的高度,可以估测出大致高度,发现其中只有10个个例的0℃层高度高于6km,其余28个个例均小于6km。

-20℃高度:根据记录,11个个例的高度大于9km,20个在8~9km,7个在7~8km。说明-20℃高度在8~9km之间最有利于冰雹的形成。

-30℃高度:根据探空观测记录,35个个例-30℃高度均在90000m以上,仅有2个在8~9km之间。

500hPa假相当位温:根据探空记录所探测到的500hPa假相当位温变化,14个个例的数值低于70℃,其余24个均高于70℃,最高可达91.21℃。说明假相当位温高于70℃时,更有利于冰雹天气的发生。

对流凝结高度(CCL):有2个个例的对流凝结高度高于400hPa,13个个例的凝结高度在400~500 hPa之间,23个个例的凝结高度在500~600 hPa之间。说明500~600 hPa之间最有利于冰雹天气发生,但是即使对流云云底高度很高时,仍然会有大冰雹天气的发生。

5 预报指标

根据上述探空资料分析,总结出大冰雹和小冰雹预报指标,在预报过程中满足以下指标越多越有利于冰雹天气的发生。

表3 冰雹预报指标

6 雹灾等级划分

为使指标既能客观反映青南地区的实际状况,又具有可操作性,在制定指标时,尽量采用台站观测记录,结合历史雹灾制定致灾指标,根据降雹过程中,冰雹直径和持续时间划分成3个等级(表4)。

表4 青南地区冰雹致灾等级

根据冰雹出现总次数和大冰雹出现次数,将青南地区冰雹危险性大致划分为3个等级区域:

重灾区:久治、杂多、班玛、囊谦、曲麻莱、五道梁、沱沱河、甘德地区;

中灾区:清水河、玛沁、玛多、治多、河南、兴海、玉树、达日地区;

轻灾区:同德、贵南、泽库地区。

猜你喜欢
个例探空冰雹
案例研讨教学在高原山地气象培训中的应用及思考①
冰雹是冰的,却为何出现在夏天
基于人工智能的冰雹天气识别方法研究
用L波段探空测风雷达评估风廓线雷达测风准确性
福州探空气球的漂移轨迹特征及其对航空飞行的影响分析
四川省天气预报培训与竞赛历史个例分析及应用平台介绍
一例膀胱镜下留置尿管困难拔除个例分析
国内首个无人机机载下投探空系统将探测台风
长沙地区暴雨气候特征分析及个例研究
夏日冰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