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来犯,我们的“金钟罩”在哪里

2020-08-26 07:50冯湘玲杜婉晴彭骥
大众健康 2020年8期
关键词:病原体免疫系统免疫力

冯湘玲 杜婉晴 彭骥

人体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它们就像“战士”一样,各司其职,随时发现“入侵者”和“叛乱者”,及时加以消灭,以保护我们的健康。

从出生到死亡,人体免疫系统并非一直保持着强大的作战能力和训练有素的战备状態。也就是说,人的免疫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刚出生的婴儿,免疫力相对较弱,随后慢慢增强,青春期达到高峰,而后又会慢慢走下坡路,到中老年时期急剧下降。因此,婴幼儿和老年人在各传染病流行季,都是重点保护对象。

在疫情蔓延的过程中,人群逐渐被感染,难以避免地总会伴随一部分感染者死亡。通常,免疫力弱的人群最容易受到影响。谁都不想成为可能的牺牲者,那么从获得免疫的角度来说,我们都有哪些可行的办法呢?

病愈者血清

当外界病原微生物(抗原)侵入机体,“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到达脾脏和淋巴器官时,人体免疫系统可以通过特异性免疫来消灭抗原。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通常只针对一种病原体。它是人体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的能力。

人体的特异性免疫主要通过T、B淋巴细胞来发挥作用。T、B淋巴细胞不仅能够杀死病原微生物,还会对这种病原微生物产生记忆和针对它的抗体。这种抗体在人体内长时间存在,等到下次再见到这种病原微生物,就可以主动出击。这种免疫方式可以让人体在受到病原体感染后,一定时期内对该种病原体不再易感。

因此,当人们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到特效治疗方式时,可以采用感染后病愈的患者血清进行治疗。今年2月,武汉金银潭医院就公开表示,已经开展新冠康复病人“恢复期血浆”的输注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效果。一些生物公司也在着手采集部分康复者的血浆,并成功制备出用于新冠肺炎临床治疗的特免血浆。

在人类与传染病对抗的历史中,“血清疗法”已经有超过100年的实践。但通常情况下,只靠这种方法来获得抗体有着明显的短板,血清数量的极其有限就是制约。因此,体外制备获取大量的特异性抗体,是治疗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目前针对新冠肺炎的抗体治疗研究也在进行中,一旦成功,便将成就对抗该类疾病的特效药。

5种疫苗齐发

不同于抗体治疗的直接杀伤方式,疫苗是一种抗原。疫苗由致病菌的少量有害物质加工制成,是一种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可以在不引起人体患病的情况下,人为地激活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产生特异性抗体和效应T细胞,并产生记忆B淋巴细胞和记忆T淋巴细胞来保护机体健康。

这是一种人工自动免疫方法。疫苗一般以注射或者口服的方式,给予一定的量,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有的抗体可以在体内维持较长时间,有的则不然。因此,有的疫苗需要多次接种,且接种时间间隔不能太短。即使免疫后又患上该种疾病,患者病情的表现也会比较轻微,不会给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人类对疫苗的认识是从天花开始的。牛痘疫苗的诞生,使天花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战胜的传染病,也从此拉开了疫苗发展的序幕。疫苗其实有点像是给免疫系统看的一道“通缉令”,因为疫苗里含有病原体身上的抗原,能够调动免疫系统识别并“记住”某些特征,但为了避免人真的得病,疫苗里并不含有致病性的病原体。所以说,疫苗才是提高免疫力的正确手段。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6月27日,全球已有超过200余种新冠病毒疫苗正在研发之中,其中15个正在进行人体临床试验。这些研究中的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和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等。

由于新冠病毒变异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危害大、疫苗研发困难,我国采取了这5种疫苗同步研发的策略。但因为三期临床试验仍未开展,加上后期注册、生产、运输等问题的存在,疫苗上市仍需等待一段时间。

豪赌群体免疫

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且迅速席卷全球,许多人因此丧命。但疫苗仍处于试验阶段,有效治疗药物也在研发当中。为了保护大家的生命安全,我们国家采取了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在家隔离、保护易感人群等一系列措施。与此同时,某些西方国家提出了群体免疫的理念,即放弃积极抗疫,致力于通过让六成人染病获得抗体的方式,来阻止病毒在人群中的进一步传播。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当病毒卷土重来时,人们便能得到抗体的保护,无须再去医院,避免造成医疗资源的挤兑。但无疑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六成人获得抗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不确定病毒是否会发生变异。其次,没有疫苗,群体免疫的代价是数以万计的人口死亡。还有,人们长期处于对疫情的恐惧之中,会产生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最近,西班牙的一项大型研究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恐怕难以实现群体免疫。避免人员聚集、及时发现并隔离新增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仍是今后控制疫情的必要手段。这篇刊载于7月6日《柳叶刀》上的文章指出,西班牙只有5%的人产生新冠病毒抗体,与专家认为的70%~90%人口群体免疫还有相当距离。研究负责人玛丽娜·玻利安说,除非接受易感人群大量死亡以及医疗系统超负荷运转等沉重代价,否则目前很难实现群体免疫。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尚不明确拥有抗体就意味着不会再次被感染。其实,要想利用群体免疫来抵抗传染病的流行、传播,最好的方法还是研发疫苗,提高疫苗的接种率。没有疫苗想实现群体免疫,后果必将是灾难性的。

日常免疫力加分

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增强免疫力,抵御病毒的入侵。

1.健康饮食。合理的膳食不仅能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和能量,还可以使人体免疫力处于最佳状态,不易被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

2.体育锻炼。每天进行一个小时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免疫系统功能,推迟免疫器官的衰老。增强机体对寒冷、高温等不良环境因素的适应性,提高机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作息规律。有利于机体排毒,提高免疫系统工作能力,保持充沛的精力,提高工作效率等。

4.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良情绪不仅会造成心理上的痛苦,更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产生疾病(如胃溃疡、胃炎、头痛等)。因此要积极调整心态,加强沟通,缓解不良情绪。

5.接种疫苗。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通过免疫接种,人类消灭和控制了多种传染病。

(编辑 余运西)

猜你喜欢
病原体免疫系统免疫力
材料作文“免疫力”导写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脂肪有时可助免疫
免疫力并不是越强越好
过敏症的新希望
过敏症的新希望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培养免疫力
玻璃艺术中的病毒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确保“免疫系统”功能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