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职学校“课程思政”现状调查与对策

2020-08-26 07:42谢晶星
广西教育·B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问卷调查中职学校课程思政

【摘 要】本文以广西部分中职学校为样本,对“课程思政”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思政资源挖掘、育人实效性、教学评价体系、保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广西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对策:加强课程改革,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建立科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不断提高“课程思政”育人质量;推进“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建设,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中职学校 课程思政 问卷调查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4B-0013-03

“课程思政”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口,是新时代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和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旨在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中职学校积极探索实施“课程思政”,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可以提升中职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对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立德树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分析广西中职学校“课程思政”抽样调查数据,探讨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广西中职学校“课程思政”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广西中职学校“课程思政”的状况,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奠定基础,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课题组对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等师范学校、广西银行学校、广西梧州农业学校、桂东卫生学校等 4 所中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知、“课程思政”教学方式、“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根据调查对象群体不同,调查问卷分为教师卷、学生卷。教师卷调查对象为 4 所中职学校 50 名专业课教师,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为 6 人,中级职称为 35 人,中级以下职称为 9 人;教龄在 10 年以上 8 人,5~10 年 27 人,5 年以下 15 人。学生卷的调查对象为 4 所中职学校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共计 1011 名,涉及教育、管理、医学、农学、理工等五大类 10 多个专业。最终回收教师调查问卷 50 份,学生调查问卷 1011 份。下面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对广西中职学校“课程思政”现状进行分析。

(一)普遍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调查发现,教师普遍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在关于“在专业课中引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性”选项中,选择“非常重要”的教师占 76%,选择“比较重要”的教师占 22%,仅有 2% 的教师表示“无所谓”。与此同时,学生也认为开展“课程思政”很有必要,在关于“在专业课中引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性”选项中,58.46% 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是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需要”,23.44% 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但也有 16.72% 的学生认为“一般,由老师决定”,有 1.38% 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从调查结果来看,中职学校师生在思想认识上已经认可了“课程思政”的价值,这为“课程思政”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各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精神融入专业课程有较高的期待,但在专业课程中需加强思政资源挖掘。调查显示,在关于“针对你所授的专业课程,你认为适合融入的思政元素有哪些”的选项中,72% 教师认为应该将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创新意识,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精神品德,遵纪守法、公平公正的法治意识,爱护环境、和谐发展的发展理念等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中,以达到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但是,关于“您在课程思政实施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选项中,有 42% 的教师认为“课程本身难以挖掘思政元素”,这表明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资源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另外,多数学生对在专业课程中接受思政教育也有着较高的期待,在关于“你认为教师在专业课是否需要讲授以下内容”选项中,学生选择了讲授文化自信(78.14%)、职业素养(88.43%)、社会公德(81.5%)、国内外形策分析(53.12%)等。但是有 56% 的学生也在调查中选择了“对现有的专业课程中德育教学内容不感兴趣”选项,这表明在专业课程中如何加强思政资源挖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各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参差不齐,“课程思政”育人实效性有待加强。“课程思政”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和改革中,是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认为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方式是提高“课程思政”实效性的关键。在关于“你认为主要是哪些原因影响专业课程德育教学效果”的回答中,61.23% 的学生认为“授课方式陈旧教学手段不受欢迎”,23.74% 的学生认为“教育的需要,不是学生的需要”,该调查结果反映出大多数学生希望改革专业课程融合思政内容的教学方式,以增强其吸引力及有效性。

(四)“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要将“课程思政”建设落细、落小、落实,让德育与智育相统一,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尤为关键。调查显示,大多数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课堂评测和教师评价为主,采用学生互评和日常行为规范评测较少。在关于“你觉得专业课程中的德育目标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考核比较合适”的选项中,学生选择“日常行为规范”占 72.5%、“课程评测”占 56.68%、“同学互评”占 53.31%、“老师评价”占 53.12%,可见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期待与现实不相符,影响了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接受程度。

(五)“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有待完善。“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纵向需要层层激发动力,形成共识;横向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相互支持。“课程思政”的开展需要一系列制度、硬件的保障,但目前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在问及“是否存在‘课程思政建设中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不够完善,保障机制建设有待完善问题”时,有 58.1% 的教师表态“完全同意”或“比较同意”。在回答“未获得专项经费支持经费”时,48% 的教师明确表示没有获得专项经费支持,只有 18.4% 的教师持肯定态度。在问及“我校沒有开发适合的教材”选项时,持“完全同意”或“比较同意”的教师有 60.6%。另外,如何评估“课程思政”开展的成效,建立切实可行的“课程思政”监督评价机制,也是调查中反馈的一个问题。

二、广西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对策

基于广西部分中职学校“课程思政”状况的问卷调查,为了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在教学实践中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课程改革,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课程思政”作为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认为各类课程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职责,都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强调既要注重知识传授过程中的价值引领,也要凸显价值传播中凝结的知识底蕴,使课堂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通,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课程改革,在教学实践中践行“课程思政”理念,不断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首先,要深度开发教学内容,从整体上科学架构课程,以生为本,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精心梳理教材内容,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课程的思想性和价值性表现出来,使课程不仅要实现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提升,还要有针对性、计划性引导学生的道德理念、价值观念,让学生在各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实现全面发展。如学前教育专业各项课程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专业史实、专业案例都蕴含思政要素,要把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规范、儿童权益等内容充分融入课程,让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实现铸魂育人。其次,专业课程教学中不仅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吸引学生的主体参与,还要建立平等交往的师生关系,通过实施情景法、探究发现法、参与性教学、创新性研讨等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实现思想价值引领。如护理专业教师可在护理基础学课程讲授中采用情景教学法,选取第一届全国护士会员代表大会中正式将护士帽命名为“白色燕尾护士帽”的情景,让学生在了解我国护理学发展过程中明白护士职业的崇高、圣洁和荣誉。

(二)建立科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不断提高“课程思政”育人质量。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是“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可以检验“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而且可以激发教师、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内部动力。要通过深入广泛的调研和科学的充分论证构建评价体系,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评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既要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又要考察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表现;既要重视教师的评价反馈,更要关注学生的评价反馈。同时,“课程思政”评价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不仅要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制定评价指标,还要制定素养评价目标,要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内容纳入其中,体现评价的人文性、多元性。为此,应逐步将客观量化评价和主观效度检验结合起来,综合采用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动态评价等方式,促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以科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

(三)推进“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建设,发挥协同育人作用。要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要将“课程思政”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协调育人作用。要建设好“第二课堂”,重在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应根据中职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情系国家民族、坚定理想信念、涵养德性品质、培养奋斗精神,实现课堂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成果亮起来,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在感受中认同,在认同中体验,在体验中践行,达到知行合一,共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如举办《论语》《道德经》读物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诵读中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组织“传承红色经典,品读革命家书”活动,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要建设好“第三课堂”,重在探索网络育人有效途径。教师要充分运用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将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题材与内容融入网络育人课程平台中,实现线上与线下常态化互动,引导学生成长、培育学生品格,全面提高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课程思政”是一项集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专业性于一身的“正本”工程,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做好,有利于为“课程思政”的整体建设提供大的方向和完整的保障机制。首先,要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紧密配合、院系主导、专兼职队伍结合”的思路,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将“课程思政”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予以推进。其次,教学管理部门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组织实施、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教材开发等方面要突出专业课程的价值取向,强化“思想价值引领”功能。再次,要给予专项经费支持,通过专题培训、现场观摩“课程思政”示范课、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等方式,建立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培训体系,组建各层级研究团队,鼓励和支持教师在“课程思政”工作中进行针对性研究,并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让广大教师把立德树人任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最后,要建立“课程思政”监督评价体系,确保落实每一个环节,做到稳步推进、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2]窦 岚.怎样办好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N].中国教育报,2019-12-19.

[3]许 涛.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N].光明日报,2019-10-18.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互联网+视域下广西中职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GXZZJG2018A035)。

【作者簡介】谢晶星(1985— ),女,汉族,籍贯广西贺州,硕士,高校讲师,现就职于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政办副主任。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问卷调查中职学校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德育工作浅谈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