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技能培养的实践逻辑

2020-08-26 09:21王筱宁李忠
职业技术教育 2020年21期
关键词:人格技能

王筱宁 李忠

摘 要 企业对知识技术的依赖是企业进行员工技能培训的根本原因。只有企业家关注到这种需要并积极付诸行动,企业员工技能培训才会由可能变为现实。松下电器公司负责人认识到这种需要并积极在企业中推行员工知识技能培训,不仅以“造物先造人”理念经营企业,而且将此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在这种理念与定位下,松下电器公司建成以培养人格健全的员工为目的,以通用技术为核心内容,以学习、实践、反省为方法,以工作场所内技能训练、工作场所外技能训练、企业学校为途径的技能培养体系。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不仅推动松下电器公司的发展,而且使企业教育成为与学校教育明显不同却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形态,并成为企业服务社会的有效方式,实现了经济效益、教育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人格;技能

中图分类号 G7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21-0024-07

培训员工是企业的通行做法;将员工培训做成企业特色并取得显著成效,松下电器公司可谓典型代表。松下电器公司能够从3个人的小作坊发展成全球性跨国企业,并依然显示出强劲发展势头,固然与经营者善于经营及员工勤奋努力有关;但最为根本的,还是企业的教育培训。松下电器公司以“造物先造人”为理念,将企业首先视为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松下电器公司是制造人才的地方,兼而制造电器器具。”[1]企业教育培训活动大幅提高企业职员的素质,推动了企业持续发展,形成与学校不同的教育培训方式,并构成企业服务社会的新形式。在企业成为职业教育重要办学主体的时代背景下,探究松下电器公司的企业教育培训活动,既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更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现实发展。

一、企业对知识技术的依赖:企业员工技能培养的原因

企业是以产品或服务来满足社会需求的生产经营单位。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依赖于企业技术装备和职员素质的高低,企业职员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他们接受教育的性质与程度。换言之,企业发展不仅有教育培训需求与条件,而且对教育培训的性质与程度有特定要求;但是,企业的教育培训需求与条件仅仅构成企业教育活动出现的必要条件。企业教育培训的实施,还与企业家对企业教育培训的认识程度及采取的措施相关联。“松下电器公司之所以能成功地培养人才,最主要的原因是经营者本身有这种强烈的需求。”[2]松下幸之助的学徒经历、对企业教育培训需求的重视以及对企业社会职能的定位,是松下电器公司开展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主要原因。

(一)工作场所就是教育培训场所:来自学徒经历的教育体悟

学徒经历使松下幸之助体认到工作场所是重要的技能培训场所。松下幸之助出生于乡村小商人家庭,小学四年级时因父亲破产而辍学为学徒。他先入火盆店,继入自行车行,最终在电器厂做学徒;学徒出师后,松下幸之助以70日元的启动资金,创办了仅有3名职员(包括自己在内)的电器开关制造所,由此开始创业历程,也拉开松下电器公司发展的帷幕。学徒经历对松下幸之助产生了深刻影响。他自称学徒期间受到“在学校不能学到的伟大教育”,学到商人应有的基本知识、态度与做生意的秘诀,并由此对教育产生独特的理解,“学问并不限于学校才可以研究的。走出校门,在现实社会能够独立做事所作的研究与努力,才是决定你的人生的。”[3]对企业发展而言,工作场所中的学徒教育虽不如学校教育正规,却对学徒获得知识、提高技能、磨练意志、完善人格并增强实践实力大有裨益,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教育形态。

工作场所不仅可以承担技能培训职责,还有独特优势。与学校相比,工作场所属于实践领域,实践领域的教育培训以应用知识技术和创造价值为特点,更有利于人格完善与技能培养。“通过平常的实践,体会经营的基本方针,形成人格,修成广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就是在工作场所向上司学习的全人教育。因此,通过执行职务而作的指导,就成为本公司培养人才的核心。借此要培养出临床家的实践能力。”[4]具有“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无法单靠学校培养,必须通过工作场所或者工作场所与学校教育配合才能实现,原因在于“事业或生意可以说都是活的东西,随时在变化,在流动。在这种环境当中,单靠头脑中所学到的理论是无法推动工作的,必须要透过实务的经验,培养活的做事方法。这种实务专家单靠学校教育是培养不出来的”[5]。松下幸之助將工作场所首先当作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场所,将教育培训活动作为企业经营的首要活动。

(二)企业对教育的依赖:企业员工的品质决定企业产品的品质

松下幸之助在创业过程中深刻体认到企业对教育的依赖。现代生产过程是科学技术的应用过程:“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新的发明或生产方法的新的改进的基础。”[6]松下幸之助的创业经历不仅体验到这一点,还将其具体化:企业产品的品质取决于企业职员的品质,企业职员的品质取决于他们所受教育的品质。“制造好的产品当然是公司的使命,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先培养适当的人才。”[7]松下电器公司起步时,就将人才培养纳入企业经营活动中,“我们公司财力不足,技术水准不够,没有基业,也无任何信用。但在培养人才方面,却有它独到的一面,虽然是一个小员工,也能发挥才能。”这种做法被视为松下电器公司成功的“原动力”,“由于当时有这种众志成城的观念,进而成为推动人才成长的极大力量,终于缔造了今天的松下电器公司。”[8]

企业产品品质依赖企业员工的品质,大致包含三层含义。首先,具有优秀技能水准的员工,才能生产优质产品。松下幸之助认为,优质产品是优秀技能品质的物化形态,即是优秀人才借助材料、设备、知识将自己的技能品质物化的结果。其次,具有优秀人格品质的员工,才能生产出有益于他人的产品。“人重于一切、人才优先于任何事情”,“缺乏人才的组织等于亡灵”[9]。企业发展必须依靠优秀人才,优秀人格品质是优秀人才的核心,“一个人如果心术不正,一定会想些歪主意害人,有了知识反而会助长气焰。”[10]最后,企业优秀人才依靠优质教育培养。松下幸之助认为,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才。“经营事业必须以求才、育才为基本方针。”[11]优秀人才是具有良好道德、卓越技术和丰富实践性知识的人才,这种人才只有优质教育才能培养。企业不能“塑造任劳任怨、多做少求的机械人”,更不能培养滥用知识力、危害社会的人才。因此,“培育人才,应抱持着以国家社会利益为前提的广义观点,才能培育出真知优秀,适合企业界及社会的人选。”[12]这是企业产品品质取决于企业员工品质的根本原因,也是松下电器公司得以成功的原因,“当我们还在小型工厂的时期,松下电器已经看到将来的发展性,拟好了甄选人才的办法,才会有今天的辉煌成就。”[13]

(三)企业作为“社会公器”的责任担当:培养“社会人”

企业是生产经营单位,也是社会组织。作为生产经营单位,企业必须赢利,否则就会破产或者倒闭。但是,企业赢利必须以满足社会正当需要的方式实现,即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效益,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松下幸之助将企业视为“社会公器”。作为社会公器,企业必须承担生产优质产品与提供优质服务、防治社会公害等职责。在松下幸之助看来,企业设立教育设施、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培养优秀的“社会人”,是企业服务社会的最好方式。他明确指出,惟有从“替社会培育优秀人才”的观点上来说,才最能表现“企业是社会的公器”的使命价值。“企业确实是培育人才的场所,而人才的培育,也正是贡献国家社会的重要任务。”[14]

在松下幸之助看来,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是企业本分,培养“社会人”才是企业作为社会公器的体现。技术高超、善于工作是企业人必备的素质。但是,企业教育更要培养人的学识、品德以及责任感,将人培养成为社会人而不仅仅是会做事的机器。“企业在培养人才时,不仅要培养一个优秀的职业工作者,也要使他成为堂堂正正的社会一分子。”[15]作为社会人,首先要具备人之为人的基本素质并能承担人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他说,“我们务必牢记:培育人才的原则是,不但把他们培养成理想的企业人,也要培养成理想的社会人。”[16]

二、企业全员、多方面的教育培训:企业的技能培训实践

在“造物先造人”的理念支配下,松下电器公司高度重视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公司是培养人的地方。每个人都在工作中,学习做人、做事的方法与态度。”[17]松下电器公司员工技能培训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在培养健全人格的基础上培养人的才能,即企业教育的首要职责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然后才是培养企业职员的技能;其二,以默会知识技能为主兼顾理论知识培养人的才能,即以实践和反思的方法让职员获得实践性与反省性知识技能的同时,兼顾理论知识,促进企业员工得到发展的同时推动企业的发展;其三,企业内教育培训与企业外教育培训、学校教育协同推进,服务企业员工多方面发展需要。

(一)人格健全且有才能的员工:企业技能培训的目的

企业教育培训的首要目的是培养人。这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前提,也是企业经营的前提。“经营的基础是人,对于这一点,一定要有清醒认识。在企业经营上,资金、生产、技术、销售等固然重要,但人却是这些东西的主宰,归根结底人是最重要的。”[18]“人类可以有效地利用世间万物的伟大支配者,这是人类的本质。”[19]人要意识到这种天赋能力以及责任并全力践行,以爱与公正的态度,综合运用人力、物力、财力,使人类永不休止地得到发展。正因如此,“企业能否对社会有贡献,是否能够继续成长和繁荣,可以说完全取决于人。”[20]人不仅要有技能,更要有人格。

人格第一,技能第二。与多数企业将企业员工培训重心放在技能培养不同,松下电器公司的人才培养坚持人格第一、技能第二。这种做法背后的理念是健全人格为一切事业的基础,“如果人人变得奸诈,自然会体现在商业道义上,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不仅商业活动中如此,教育、政治更需以国民健全人格为基础。”[21]这一理念直接影响到松下电器公司对教育培训的理解:“教育是什么?是提高一个人的人性。仅传授知识不能算是教育,知识的传授只是教育的第二意义,给成长中的人知识,是给他们兵器,绝不是教育本身……教育的中心,还是以培养一个人的人格为第一。至于知识、技术之类,可以说是附带的教育。”[22]人性体现为人在自我意识、德性、理性、情感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等精神层面的特点,是人格的标识。企业技能培训的首要职责是培养人性、形成健全人格,其次才是传授知识形成技能。“所谓用人或培育人才,最重要的,并不在于人才培育的方法和技巧,而是人与人之间,健全人格互相接触和影响。”[23]在松下电器公司的技能培训中,人格始终处于核心位置,人的行动力、计划力、领导力、交往力、创造力等“才能”必须受人统摄并为人服务。

(二)“务实的经验”与“活的做事方法”:企业员工技能培训的内容与方式

知识技术是企业发展与服务社会的核心,也是企业技能培训的重点内容。“无知识则无法发展,所谓‘知识就是力量,所以奖励教育是必要的,有新颖的知识才能發展高度的文明。”[24]但是,对于知识技术,松下电器公司有独特的理解与做法。“学到的理论”是书本知识,服务人的认知需求,可使学习者成为某方面理论专家;“务实的经验”是实践性知识技能,服务人的技能提升,使学习者成为具有某些方面实践能力的“临床专家”;“活的做事方法”是反省性技能,服务人性培养、人格提升并创造新知识与新技能,服务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对于以产品服务社会为职志的企业而言,理论性知识技术虽然重要,实践性技能与反省性技能却更为重要。因为,企业产品由想法到实现依靠实践性技能,企业产品的益世性与革新则依靠反省性技能。同时,企业的知识技能只有不断更新才能保证企业持续发展,达成这一目标主要依靠实践性知识技能和反省性知识技能。

由于三种知识技能的性质、作用不同,特点相异,获取方式也不相同。理论性知识是前人积淀的结果,有确定答案,获得的主要方式是教授和学习;在这方面,学校教育有优势,教育培训者可以充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将确定性知识在规定时间里传授给学习者。但是,实践性知识技能与反省性知识技能不是标准化的知识技术,没有确定的标准答案,是“不可言传、不能教导的,它必须通过实践,辅以相当的理解力,经过不断反思后才能获得,必须使理解力足够,经过大彻大悟才能恍然而知的东西”[25]。实践性知识技能与反省性知识技能只能通过个人默会的实践活动与反省活动才能获得。实践与反省之所以比教学重要的原因在于,前两者基于个人的实践与体验,可以使人更有力量和智慧,更有利于人的人格健全并富有实践性和创造性,使员工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有成长感与获得感。因此,无论对员工个人成长,还是对企业发展,以实践活动获得的实践性技能与以反省活动获得的反省性技能,都至关重要,而获得这两种知识技能的理想途径是工作场所与学校配合。

(三)企业教育与学校教育协作:企业员工技能培训的途径

企业员工技能培训的有效进行需要系统地规划与组织实施。松下电器公司不仅有教育培训方针、实施方针,而且建有比较完备的技能培训体系。以实践的方法结合实地实情,使每一名员工的人格、专业技能与管理能力得到培养,在达成工作目标的同时获得成就感,是松下电器公司技能培训的基本方针。在启发员工自我觉悟的基础上,以上司的个别指导为核心,通过工作场所实践体验培养实践能力,是技能培养的实施方针。松下电器公司明确指出,“教育的本质,在促进个人原有的潜能”,“通过平常的实践,体会经营的基本方针,形成人格,修成广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就是在工作场所向上司学习的全人教育。因此,通过执行职务而做的指导,就成为本公司培养人才的核心。”[26]在技能培养实施方针指导下,设立以工作场所内、工作场所外与学校相互配合,以各工作场所负责人与专门教育者为培训者,以每一位员工为受培训对象,以各工作場所、职能本部以及人事本部教育训练干部为支持力量的企业教育培训体系。其教育培训体系涵盖新进员工训练、基础训练、中坚初级研修、中坚研修、中坚上级研修、新上任主任级研修、主任级中级研修、主任级上级研修、新任课长研修、课长级研修等在内的企业技能培训体系。

第一,工作场所内的技能培训。工作场所内的技能培训,是“在日常工作中,上司(或老员工)对部下(或新员工)所进行有操作、有目的、有计划的全方位指导、教育活动”[27]。以工作场所为技能培训场所,以上司为技能培训师,以日常工作为技能培训教材,以获得实践性技能与反省性技能为技能培训内容,以养成“务实专家或临床家”为目的的工作场所技能培训,受到松下电器公司的高度重视。首先,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是反省技能培训者,“经营者或者是管理者,透过日常的工作,随时随地指导他们,磨练他们,这就是教育。”[28]经营管理者要从社会公益出发,在日常工作中以身作则,利用各种机会传递企业的经营理念、使命、责任并进行反省技能培训。同时,管理者还要充分授权以发挥下属在技能培训中的积极性,“使其能在自己的责任和权限内,主动、进取,勇于负责……这样的话,他才会自己多下功夫想办法,尽量发挥他的才能,而他的才干和管理能力,自然会随着成长。”[29]其次,技术精英是承担员工技能培训的主导力量。技术精英要在工作中将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及时教给被培训者;企业学员须在工作中积极实践,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学会自我研修、自我启发。最后,技能培训与人格完善协调并进。松下电器公司明确指出,“企业在培养人才时,不仅要培养一个优秀的职业工作者,也要使他成为堂堂正正的社会一分子。”[30]

第二,工作场所外的技能训练。工作场所外的技能训练,是指以教育培训中心为负责单位,由企业以外的人员承担培训者、以研修会为形式、以提高工作质量为目标的技能培训。其特点是将接受技能培训者集中于特定场所,配备适当研修课程,研修内容与结果指向并回馈于工作场所。松下电器公司的教育培训中心下辖5个研修所和1个高等职业训练学校。其中,中央研修所按员工的职务进行研修,由低到高依次分为一般人员、工段长或者车间主任、股长、科长和部长等;制造技术研修所主要培养技术人员,分为制造研修组、技术研修组和研修促进组;营业研修所主要培训销售人员和营业管理人员;海外研修所培养企业的国外工作人员和国内的外贸人员,满足公司海外业务的拓展;东京研修所全面负责该地区员工的技能培训。松下电器高等职业训练学校依照日本《职业训练法》规定,每年招收60名高中毕业生进行为期10个月的集中训练,设有普通技能训练课程和通用技能提高训练课程,对被培训者做全面的生活指导,以便他们适应工作中的技术与技能需要[31]。

第三,企业学校的技能培训。松下电器公司设立之初便创办学校并产生企业与学校、事业与人才、生产与教育一体经营的想法,但因受条件限制,这一想法在1934年设立员工训练所才得以实现。员工训练所以培养骨干职员为重点,以招收优秀国小毕业生为教育培训对象,以半工半读(每天学习4小时,实习4小时)为方式,在为期3年的教育培训中,要让他们获得相当于5年商业及工业中学中所具备的能力,能够认同并领会松下的经营理念,毕业时要能达成担任实际工作的目标。由此开始,松下电器进入大规模的人才培养阶段[32]。如此做法,既不用消耗国家财力和家长的教育费用,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接受教育并培养独立意识,还可以让学生养成“劳动神圣”精神并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当然,企业也可以从4小时的生产中获得收益,以扩大再生产[33]。“二战”后,员工训练所改为松下电器工学院,学员来自松下各事业单位负责人推荐并经考试合格者,培训内容由技能培训变为技能培训与研习并重,培训时间为10个月,培训课程主要包括生产技术课及制造管理课[34]。不仅如此,在松下幸之助倡议下,松下电器公司于1979年6月创办了“松下政经塾”。“政经塾”以探求为实现21世纪理想的日本所需诸理念、方策,以及培育推进这些理念与方策的人才为目的,以自修自得、理论与实践并重、德智体并进为办学方针,以课程学习、研修以及实地考察为形式,对入塾者进行5年的教育培训。其中,前两年为基础课程学习,后3年为专修课程研修。通过基础研修、国内外考察、个别研究和调查报告等方式,学习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政治、经济、国际关系、英语以及茶道、剑道等日本文化,毕业后塾生依据个人意愿自己开拓前程,松下政经塾则予以必要的指导、建议或提供机会[35]。

经过长期经营,松下电器公司建成以培养人格健全的职员为目的,以通用技术为核心内容,以学习、实践、反省为方法,以工作场所内外技能训练结合与学校和企业合作为途径的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其显著特点是:技能培训以人格完善为前提,以技能全面、精湛为内容,实践能力强,取得明显成效。

三、融经济效益、教育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企业技能培训的效果

创立于1918年的“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发展成为全球性跨国企业并非一帆风顺,成功因素也非单一。举凡“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都被视为松下电器公司成功的因素;但是,最为根本的成功因素无疑是企业的教育培训。松下电器公司教育培训的有效实施,大幅改善企业员工的素质结构,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教育培训的实施,开辟出另外一种教育渠道,并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大幅增强企业服务社会的能力。换言之,松下电器公司的技能培训事实上将经济与教育联系起来,既推动了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也带来社会效益。

(一)提升产品品质,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教育培训对企业最为明显的贡献是提高企业产品的数量和品质,最为集中地体现在企业拥有的专利上。企业要能够持续发展壮大,技术是核心因素。松下电器公司对此有深刻认识,投放到技术研发中的经费与人员,一度在日本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20世纪70年代末,松下公司用于研发的经费,每年达45亿日元,研究人员达4000人,在日本企业中仅次于日立企业。专利是技术进步以及新产品研发成果的具体体现,受到松下电器公司的高度重视。早在1916年松下电器公司成立之前,松下幸之助便获得专利证书,此后这种发明年年增加。1929年,松下电器公司成立11周年之际,已拥有专利140件,此后每年以30件专利的速度增加申请。随着事业的发展,陆续增加技术员,分置各部门开展研究工作。到1957年,公司申请专利达2700件。松下幸之助后来回忆说:“发展之初,是我自己亲自研究专利,到后来工作越来越忙,没有时间研究了,便随着事业的发展,陆续增加技术人员,分别设置各种各样的研究部门。昭和二十三年(1957年)度,我的公司申请的专利就多达2700件,在全国行业中跃居第二。”[36]

在技术的推动下,松下电器公司的产品从电器开关开始,逐渐拓展几乎涵盖所有家用电器。松下电器公司产品品质与产品种类同步提升,到20世纪80年代,松下电器公司生产电视机、录像机、收音机、音响器材、洗衣机、电冰箱、电饭锅、电焗炉、电熨斗等家用电器,都居于日本首位[37]。卓越的产品品质辅以出色的营销技术,使其产品在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2008年,松下电器公司雇员达到38万人,成为日本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企业,产量居世界首位;2016年初,松下电器全球公司数475家,年营业额高达75537亿日元[38]。

(二)拓展教育新领域,强化企业的教育效益

工作场所是教育场所,企业是教育单位。松下电器公司不仅将工作场所当作教育场所,而且将企业作为教育单位并产生具有典范意义的效果。作为企业负责人,松下幸之助多次强调松下电器公司“是培育人才的公司,并且兼做电器产品”。松下电器公司将这一理念具体化为“造物先造人”,并在企业中开展大规模、体系化的企业技能培训。这种定位不仅渗透着“人的品质决定产品品质、提高人的素质的目的在于改善产品品质”的理念,还具有坚实的科学依据,即80%的物质增长靠科学取得,而科学技术的推动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知识分子[39]。松下电器公司的做法,对于中国教育颇有启示意义。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與凯洛夫《教育学》影响,人们形成教育就是学校教育的偏颇观念,将学校以外尤其是工作场所的教育排斥在教育之外,忽略了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最初就是发展在工作场所中的教育。松下电器公司的做法,为改变将教育视为学校教育的观念与做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思想资源和实践经验。

人格为体,技能为用。与多数企业将教育培训重心放在技能培养不同,松下电器公司在企业培训中坚持人格为体、技能为用的原则,尤其重视人格培养,“如果仅有知识而不懂做人,将会形成恶智慧,学历好比商品上的标签,论才用人要看品质,不要只注重标签价码,因此,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比技能、经验更重要和有用得多。”[40]对人格的重视不构成对技能的忽视,松下电器公司不仅重视一般的工作技能,甚至将道德也化为技能,并将其作为最重要的技能。“人类社会最值得尊重的便是德,提高道德修为是必需的。但它不像技术那样可以传授和学习,只能依靠自身体悟。”[41]松下电器公司人格为体、技术为用的职工技能培训原则,不仅对中国企业开展职工技能培训有启示意义,对中国学校教育改革亦有借鉴价值。

(三)服务社会,注重社会效益

为社会提供合格产品与服务,是企业服务社会的一种体现。松下电器公司将企业作为“社会公器”,为社会创造产品、提供生活物资;通过向社会做出贡献并获取适当利润,以继续生产对大众生活有益的产品,促进社会更加富足和繁荣,是企业服务社会的直接体现。松下电器公司的技能培训为企业培养人才,也培养社会人;通过教育培训使员工人格得到成长,并通过员工日常生产活动制造出为社会提供便利产品,是企业服务社会的另一种体现。松下电器公司在确定雇佣关系的前提下,让员工的家庭拥有经济支撑力,使他们能够抚育下一代,实现企业作为社会公器和支撑社会的公共资源角色,使社会得以繁荣与和平,是企业服务社会的第三种体现。

松下电器公司对社会的服务还体现在企业对人类和日本社会的特殊关注上。其一,设立PHP研究所,探究人类和平幸福。PHP(“Peace and Happiness through Prosperity”的缩写,意为“通过繁荣以达到和平幸福”)研究所设立于“二战”结束不久的1946年。彼时,残酷的战争引发惨淡的社会促使松下幸之助思考何谓人、人生以及人类社会的意义,他的结论是:“只有满足了社会物质和人们精神的双重繁荣,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和幸福。”[42]以“通过繁荣实现和平与幸福”为主旨的研究工作,为日本的战后重建、走向和平、稳定经济做出重要贡献,其业务还拓展到编辑出版刊物、举办书友会和研讨会以及研究国家政策等,成为日本重要的民间智库。其二,创办“政经塾”,服务社会。“政经塾”设立于1979年,以“借由教育一群未来公仆来创造下一个世纪的政治”为愿景,以“培养可以肩负日本未来的真正的领袖人才”为目标,以22~35岁之间日籍大学毕业者为对象,以何谓人、何谓自然规律、何谓日本传统为内容,以精神陶冶、身体磨炼和实地训练为方法,致力于培养精英人才。“政经塾”小而精,成为日本独一无二的“领袖学校”,为日本社会培养出一批产生重要影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精英。

松下电器公司的员工技能培训将经济效益、教育效益与社会效益直接统一起来的做法,对中国经济和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长期以来,企业被视为知识技术和人才的使用、消费单位。但是,企业员工技能培训的展开,使得企业功能得以拓展,即企业不仅是知识技术和人才的使用和消费单位,更是知识技术的更新与创造单位和人才的培养单位。而且,企业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知识技术更新和创造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学校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企业作为知识技术的更新和创造单位、人才的培养单位,不仅在松下电器公司得以印证,而且在众多日本企业中得到证实。

20世纪70年代,企业教育就在日本学界被称为“第三教育场所”(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并列),造就了日本制造业强国的基础。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与竹内弘高的研究發现:“日本企业的成功是由于它们在‘组织知识创造方面的技能和专长”,“它们特别擅长于持续地、渐进地及螺旋式地进行创新”,尤其擅长于创新不确定性知识——应用知识的知识[43]。在知识技术快速更新的今天,需要给企业中教育培训以足够关注。因为,这种关注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而且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 考 文 献

[1][32]松下幸之助.经营管理全集 [M].第5卷.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31.492.

[2][4][23][26][28]游津孟.经营管理全集之22松下人才活用法[M].台北:名人出版社,1984:40.197.73.199.132-133.

[3]松下幸之助,等.企业经理人名言录[M].杜武志,译.台北:大学图书出版社,1973:167.

[5]松下幸之助.松下幸之助经营管理全集——知人用人成功法则[M].葛大威,译.台北:名人出版社,1984:71.

[6]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22

[7][8][12][14][15][17][21][22][29][30]松下幸之助.经营管理全集之21如何选才育才[M].台北:名人出版社,1984:55.49.62.50.62.56.71.95-96.55-56.57.

[9]松下幸之助.经营管理全集之8松下经营与美式经营[M].黄松柏,译.台北:名人出版社,1984:45.

[10][24]松下幸之助.松下幸之助经营管理全集——美好的明天[M].葛大威,译.台北:名人出版社,1984:67.179-180.

[11][16][20][25]松下幸之助.经营管理43企业王国指挥塔[M].黄柏松,译.台北:大展出版社,1986:63.67.54.153.

[13]松下幸之助.经营管理全集24自传[M].台北:名人出版社,1984:190.

[18]德川.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人事理念[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128.

[19]松下幸之助.经营的本质[M].张红,清光,译.海口:南海出版社,2010:10.

[27]小山俊.运用OJT快乐培养部下读本[M].大阪:中经出版社,2010:11.

[31]邱生.当代日本教育改革与教育立法[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287.

[33]德川.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131.

[34]松下幸之助.经营管理全集23松下人才训练学校[M].台北:名人出版社,1984:120.

[35]松下幸之助.松下幸之助自传[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7:291.

[36]金歌,马新民.松下幸之助传奇[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62.

[37]德川.造物先造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123.

[38]中国松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5[EB/OL].[2020-01-22].http://panasonic.cn/csr/reports/upload/pdf/2015/csr_report_2015.pdf.

[39]展啸风.养鱼,先养水:思想政治的商道公开课[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146.

[40]东方启明.造物之前先造人:松下幸之助人才管理[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3-4.

[41]松下幸之助.一日一课[M].吕彬,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4:11.

[42]鲍班贝,张婷.松下何以不休[M].北京:文化发展出版社,2018:49.

[43]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创造知识的企业[M].李萌,高飞,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1.

猜你喜欢
人格技能
以鸟喻人
人格测验的起源、发展与未来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成年后还能人格再造吗
英国技能组织将举办技能展示大会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