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020-08-27 07:20卓金镇
文理导航 2020年27期
关键词:色彩教学创造力小学美术

卓金镇

【摘 要】色彩教学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美术色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色彩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本文通过具体论述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策略,促使小学生更好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美术;色彩教学;创造力

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将色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创造力培养进行有效整合,让小学生的创新和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有效增强小学生的美术素养。

一、捕捉学生感兴趣的“画”题,让学生快乐学习

曾经夸美纽斯说过:“正确的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够实现创造力提升的目的”。因此,在小学美术色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尽量捕捉学生感兴趣的“画”题,充分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让学生的探究心理和创新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促使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梦幻的城堡》这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结合教学目标向学生播放经典的《白雪公主》的动画片。学生们在观看动画片的时候便被里面那卡通的梦幻城堡深深的吸引了。这时,老师再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孩子们,在动画片中的城堡漂亮吗?他们都有一些什么颜色呢?”学生们纷纷说道:“漂亮”。老师:“那你们今天就做一位小小的设计师,好吗?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给自己喜欢的梦幻城堡涂上颜色吧!”学生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便瞬间被激发了出来,纷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动画片中的色彩和故事情节结合起来进行创作,最后将一幅幅想象奇特的画作呈现了出来。学生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借助生活中的物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在小学美术色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老师便可以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通过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来自制各种视频或者是呈现多种作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从优秀的美术作品中获得更多的精神食粮。同时,老师还可以采取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授课,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联想,有效锻炼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色彩”这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先让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去搜集生活中的一些有立体感且色彩不同的物品。然后,在色彩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物体的色彩,感受不同色彩在不同的角度下所传达的情感。通常学生在欣赏真实物品的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质疑,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倡导合作教学模式,挖掘学生创造潜能

合作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努力,对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这样学生在对待同一件事情时的思维也不尽相同,有时会有学生在理解某一个作品的时候存在思想狭隘的情况,所以采取合作学习,能够让所有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知识补充,促使学生能够及时的获得新知,以此达到锻炼学生创造力的目的。

例如,为了扩大学生的色域,挖掘学生的創造潜能,老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化的色彩游戏。其中,让学生针对写生的对象,不要求画出对象的想象,只需要调出相应的色彩。每一个小组内的成员在调色的过程中,只有调出不同的颜色时才能够在纸上画出来,而且每一次只能够画一小块,看哪个小组的学生所画出的颜色多。然后,再让学生根据画出的色彩,按照“不同的色相、不同的明度、不同的纯度、不同冷暖的红、黄、蓝”开展找朋友的游戏活动。其中,老师可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所画出的哪些颜色可以与红色成为朋友呢?你们可将其找出来,再贴到红色的周围”。通过采取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学生直观的感知到色相接近的颜色所组成的画面非常的协调。这时,老师再让学生谈谈没有选出的颜色,为什么不配成为“朋友”?待学生找出原因之后,老师再提出红色与绿色、橙色与蓝色是对比色。通过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色彩的色相、明度,能够让学生在之后的绘画过程中摆脱色彩单调的情况,深化学生对色彩的认知。同时,学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锻炼思维,以此达到强化学生创造力的目的。

四、优化色彩课堂教学氛围,注重学生思维发散

对于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就是学生在不断学习过程中逐步积累,也是学生情感浇筑和思维发散的结果。因此,在小学美术色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把握学生思维发散的趋势,引导学生去感知不同美术作品中色彩的情感流露,促使学生在良好的色彩课堂氛围中受到熏陶,以便在强化小学生对色彩感知基础上达到提升学生创造力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色彩表现”这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合理的引入“闪光的烟花”这节内容,老师可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绚丽多彩的烟花”视频,让学生去感受不同烟花的色彩效果。然后,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现烟花的美,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和色彩感官能力的锻炼,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创造力。

五、引导学生尝试新的创作手法,强化学生的创造力

想象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小学美术色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老师便需要在遵循学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采用新的创作手法,打破常规的逻辑,并以创新材料作为切入点,为学生创造多彩化的绘画时空,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在学习《奇思妙想》这节内容的时候,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老师主导性作用的基础上开展教学,让学生有创意的设计一幅色彩作品。学生们纷纷大胆的展开想象,有的学生画了一条绿色的鱼,游到了树上;有的学生画了一只灰色的鸭子飞到了天空中;还有的学生画了大老鼠追着小猫跑的场景。在学生们创作的作品中,所使用的色彩都充满了童趣,将新奇有趣的个性化创作手法充分的展现了出来。同时,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大胆的使用多色搭配,让丰富的色彩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这样学生便可以立足于新的角度积极进行思考,创作出独具个性的美术色彩作品,让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有效增强学生的美术色彩创造力。

六、优化色彩教学评价,增强学生创造力

在以往小学美术色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忽略了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只是一味的重视课后点评。这种评价方法难以将学生在美术色彩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自我认识和主体意识的形成。因此,为了在小学美术色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便需要优化色彩课堂的教学评价,坚持以促进学生共同发展为原则,逐步构建完善的美术色彩课后评价机制。其中,在进行课后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够只是由老师一个人点评,还需要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到美术色彩的课堂中,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的了解自己在美术色彩课堂中的学习情况,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当小学生在利用多种色彩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之后,老师可引导学生互相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自己在绘画过程中使用色彩的能力,以及在画作表现中的创造力体现,及时将学生的美术创作反馈给学生,为后续学生创造力的锻炼提供重要的依据。

七、结束语

创造力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培养人才的最高标准。由于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所以在小学美术色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合理的将色彩教学内容与学生创造力培养整合起来,以便在增强学生审美素养的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郑群球.探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方法[J].明日风尚,2018(21):56-57

[2]彭志新.浅谈创造力的培养在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研究[C].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

[3]张铖菲.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小学生美术创造力培养的运用分析[J].好家长,2019(25):12-13

(厦门市同安区第二实验小学,福建 厦门 361100)

猜你喜欢
色彩教学创造力小学美术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浅谈小学美术课程中的色彩教学实践与体会
高校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改革措施探讨
试论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
色彩教学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