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初中数学简明灵动课堂的思考

2020-08-29 02:37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蔡集初级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20年22期
关键词:证明创设情境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蔡集初级中学 胡 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现如今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具备高阶数学思维能力,就要尽可能地在教学活动当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设更简洁明了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展示自我学习灵感、体会,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当中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接下来,笔者将从三个方面简单介绍如何构建初中数学简明灵动课堂。

一、创设生动情境,构建简明灵动课堂

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与发展,都需要严谨的理论知识体系作为支撑。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围绕所要讲解的数学知识创设相关情境,则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学科相关知识的时候,很乐于将数学概念性知识搞清楚,从而将其作为自己在情境中探险的“武器”,在严谨而清晰的理论知识指导下,学生才能够深入探究数学学科核心内容,体会到数学研究的乐趣。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介绍“三视图”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于“俯视图、左视图与主视图”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知,可以首先为他们创设一个“小画家创作”的情境,在该情境当中,学生是有才华的艺术家,需要来到教室内部进行写生创作。为了找寻灵感,他们要仔细观察教室内的物品,然后进行作画。学生为了更好地将物品画出来,就需要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使用素描的方式将其立体地呈现在纸上。这个过程当中,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物体形态其实就包括了我们要学习的“俯视图、左视图与主视图”。在情境当中,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物品结合起来,提升了学习效率,也收获了学习数学理论知识的乐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灵动思维。

二、鼓励提出问题,构建简明灵动课堂

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与他们互动的方式进行思维引导,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始终都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初中生对新知识与新事物都很好奇,他们也渴望通过学习新知的方式展示自我思维的灵动性。教师不断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并解决,学生为了得到教师以及其他同学的认可,必将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为自己制造思维冲突,然后抽丝剥茧,找到答案。教师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保证他们思维方向的正确性,提升他们的思维效率。

三、围绕核心知识,构建简明灵动课堂

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还是相对简单而且基础的,初中生在课堂上只要认真听讲,其实根本不会存在学不会、学不懂的情况。但是很多学生习惯了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过程过度依赖教师,不喜欢动脑思考,这样的学习习惯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另外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围绕核心知识激活学生的灵动思维能力。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仅仅要牢记这些知识,而且还要培养自我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每堂课上为学生讲解的知识数量都是有限的,而且每一节课的学习都有几个核心知识点,只要掌握这些关键内容,其实学生就已经算是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因此,教师要紧扣学习课题,设问诱导学生展现自我灵动思维,尽可能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时候,首先就让学生思考、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断条件是什么?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是怎么判断的?学生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调动原有知识储备,结合本节课书本知识完成新知推导过程。接着,教师继续为学生介绍核心知识点:在圆上一点到某直线的最短距离计算公式又是什么?又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定理证明。有的学生会自己设计一个△ABC,用简洁的语言写下证明过程:∵∠ACB+∠ACD=180°,∠ACD=∠A+∠B,∴∠ACB+∠A+∠B=180°。有的学生在看到该证明过程以后,会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根据曾经学习的与角有关的性质提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这一定理是怎么证明的?提出该证明过程的学生就会与他积极讨论证明过程,从而双方思维都得到启发,提升数学素养。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尝试构建简明灵动的课堂环境,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围绕核心知识解决问题,逐渐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打造优质的数学课堂学习环境。

猜你喜欢
证明创设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证明我们的存在
Nesbitt不等式的十七种证明
证明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