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度山东省小麦市场行情分析与展望

2020-08-31 08:44张晓艳王丽丽卢德成刘佳佳刘锋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新麦麸皮收购价

张晓艳,王丽丽,卢德成,刘佳佳,刘锋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100;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业信息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小麦是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的重要粮食作物,其消费量占世界谷物消费量的30%左右,对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1,2]。我国的小麦生产、消费和进口量均居世界第1位,小麦生产常年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我国粮食生产面积和总产量的25%和22%左右,对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3]。山东省是我国小麦生产第二大省,小麦产业的发展具有产量潜力高、生产技术水平高、品质优良、加工能力强等突出特点和优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2019年度山东省小麦播种面积居全国第2位,为400.3×104hm2,占全国的15.2%;小麦总产量居全国第2位,为2 472×104t,占全国的17.8%;单产居全国第3位。山东小麦产业在全国优势明显,无论是产量和质量方面均表现良好,小麦市场也引领全国。

1 山东小麦生产情况

政策是影响小麦种植面积的主要因素,1999—2004年山东小麦种植面积出现大幅度下降,由400.7×104hm2减至310.6×104hm2(图1)。主要原因是1995—1998年国内粮食产量连续4年接近或超过5×108t,政府对粮食供给过于乐观,1999年起城市建设大量占用耕地,多地区推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导致农作物种植面积下滑;另外,由于供过于求,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民种植纯收入下降,全国多地粮田遭抛荒弃种,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导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锐减。致使1998—2003年我国出现耕地面积、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粮食单产、粮食价格和人均粮食占有量“五下降”现象。2004年起政府逐步出台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取消农业税政策等一系列利于粮食作物种植的政策,使得小麦种植面积结束下滑,保证了我国的粮食安全。而经过1998—2003年粮食大减产后,国家对基本农作物种植以及耕地面积的决策更为慎重。如针对城市占用农村耕地的问题,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永久基本农田”概念。至2017年我国永久基本农田基本划定完成,全国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03×108hm2。近年来山东小麦种植面积保持基本稳定。2018—2019年度小麦播种面积400.3×104hm2,比上年减少5.73×104hm2,减1.41%;平均单产6 378.9 kg/hm2,比上年增加289.65 kg/hm2,增4.76%;总产25.53×108kg,比上年增加0.81×108kg,增3.28%。

2 山东小麦市场形势分析

2.1 近年普通小麦价格

2019年普通小麦(简称普麦)平均单价(每千克价格,下同)2.314元,比上年减少0.12元,降幅为4.93%。从小麦价格走势图(图2)可以看出,2019年上半年普麦价格曲线与2018年比较相似,整体呈持续降低趋势,1—3月份降速较缓,4—6月份直线下降;但2019年下半年的普麦价格走势与往年不同,7—9月份的麦价反而略低于6月份新麦开秤价。分析认为,2019年是小麦最低收购价下调第一年,新麦集中上市初期,在全国小麦产量高、质量好的情况下,各收购主体收购积极性高,短时间内就将仓容和资金基本用完,虽然市场上仍有大量小麦出售,但各收购主体出现谨慎收购心理,麦价呈现下行趋势,此状态一直延续到国庆节期间;国庆节之后麦价开始上扬,特别是10月12日,国家公布了2020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保持不变,给市场麦价带来了支撑,为了刺激上量,企业不断上调收购价格。麦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托市价格公布,利好小麦市场。202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公布后,市场看空心态有所减少,而拍卖市场自10月9日开始,销售底价未进行调整,成交率不乐观,企业更倾向于收购新麦,新小麦价格顺势上涨,且成交率有所提高。二是企业上量少,支撑麦价上涨。进入9月后,农户多忙于秋粮收获和冬小麦播种,无暇关注新麦的市场销售情况,而贸易商又因前期收购成本较高,惜售心理较重,小麦的市场流通量不多,而随着生产的不断进行,企业库存明显减少,为了吸引小麦上量,企业不得不上调小麦价格。

2.2 优质专用小麦价格

2019年优质专用小麦(简称优麦)平均单价为2.469元,比上年降0.134元,降幅为5.148%。从图3可以看出,2019年上半年,优质专用小麦济南17的价格走势与2018年相似,整体下降;6月份以后,优麦价格稳中有升,6—9月份平稳弱势运行,国庆节之后略有上扬,但明显低于2018年。

从优质专用小麦与普麦价差(图4)分析,除4月份,2019年1—9月优普麦价差与2018年基本一致,其中6—9月份的价差略小于2018年;从10月份开始,价差缩窄,由原来的每千克0.2元降到11月份的0.04元,种植优质专用小麦的农户收益受到了严重影响。价差缩窄的主要原因:一是2019年普麦的质量好,可以满足加工专用粉的需求,所以在同等条件下,加工企业更愿意采购普麦,以增加利润空间;二是由于近年在种植优质专用小麦方面,国家给予补贴和扶持政策,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也是造成价格下行的重要原因。

2.3 加工企业面粉和麸皮价格走势分析

通过近几年特一粉价格比较(图5),2019年的特一粉价格总体走势相对平缓,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但也是近四年来最低的一年。2019年特一粉平均单价为3.043元,比上年降0.030元,降幅0.976%。

2019年麸皮平均单价1.254元,比上年降0.216元,降幅14.694%。2019年3月份以来,麸皮价格一直处于低位运行,总体趋势与2016年相似,与2017和2018年相对平稳的态势相比,波动幅度较大;从8月份开始,麸皮价格开始上扬(图6)。麸皮价格的变化主要受下游需求的影响,因非洲猪瘟,生猪存栏量减少,麸皮需求下降,价格也随之下跌;8月份后,受国内生猪复养影响,麸皮需求上升,同时高蛋白饲料价格居高不下,都对麸皮价格上扬形成支撑。

2.4 2019年小麦市场收购特点

一是小麦收获时间较往年提前2~3天,且小麦品质普遍较好。二是受国家最低收购价影响,小麦开秤价较低,且新陈麦同价时间比往年提前。贸易商开秤收购混麦单价2.16~2.24元,平均2.236元,同比降0.04元,环比降0.10元;优质麦济南17收购单价2.36元,同比降0.08元,环比降0.21元。三是前期各收购主体积极性高,收购进度快,后期则逐渐平缓,6月中下旬麦价下降后,收购积极性也随之下降,观望心理增强。四是部分农户存惜售心理,因价格较去年低,再加之收获时天气晴好,农户想“放一放”。五是面粉企业价格透明,贸易商利润空间被压缩,区域间的价差缩小,跨省收购量较往年少。2019年全国各地小麦普遍丰产且质量较好,区域间价差缩小,同时小麦托市底价和拍卖底价下调,也使得价差缩小,贸易商操作空间缩窄,贸易利润微薄,导致贸易商收购小麦行为相对谨慎,普遍预计远期小麦价格涨幅有限,长期存储意愿不强,跨省调运现象明显少于2018年。

2.5 2019年小麦托市收购情况

据国家粮食与物资储备局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山东新收获小麦质量为近年来最好。对从16地市采集的410份样品进行质量会检,结果显示,2019年山东新收小麦一等至五等比例分别为66.3%、25.1%、6.9%、1.5%、0.2%,无等外品,三等以上的占98.3%;与2018年相比,一等比例增加28.7%,三等以上比例增加5.3%。容重717~835 g/L,平均795 g/L,较上年增加13 g/L。千粒重23.6~49.6 g,平均41.1 g,较上年增加1.0 g。不完善粒率0.2% ~12.2%,平均3.2%,较上年降低0.8%;其中,不完善粒率在8%以内的占比97.1%。硬度指数43.0~71.0,平均64.8,与2018年持平。降落数值301~464 s,平均350 s,较上年增加36 s。

据山东省粮食与物资储备局统计(表1),截至2019年9月30日,山东省共收购小麦809.3×104t,同比增加4.67×104t,增幅0.58%,收购量增加部分主要体现在日照、青岛、枣庄、潍坊、威海和济宁等地。

其中,国有企业收购200.20×104t,同比减少4.69×104t,减幅2.29%;非国有企业收购609.09×104t,同 比增加9.36×104t,增幅1.56%。

表1 2018—2019年山东小麦托市收购量情况

3 市场展望

当前正处于2020年小麦市场辞旧迎新之际,湖北、河南、江苏、安徽的新麦已上市,6月上中旬山东小麦也会大面积收获。根据往年山东小麦价格走势,接新前小麦价格下滑,2020年小麦市场应该也不例外。由于新麦还需经过一定时间的后熟才能用于生产加工,为维持生产正常运行,近期加工企业或会适量补充库存。6月中旬后随着新麦上市增多,厂家收购重心将逐渐转向新麦,市场将逐步进入新季小麦行情。

预计2020年山东小麦夏收形势较上年复杂。一是受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山东地区小麦产量、质量面临较大压力,需关注麦收前后的天气情况。二是经历了疫情的洗礼,人们的粮食安全意识提高,农户囤粮及售粮的心态或会发生变化。三是今年以来玉米价格持续走高,小麦、玉米之间的价差收窄,小麦进入饲用领域的可能性增加,饲料企业可能会加入抢粮阵营。四是自今年起对最低收购价小麦首次实施总量限制和分段收购的办法,这项政策或对小麦收购有一定影响。

4 发展思路

4.1 推进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

国家制定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是为了保护农民的收益,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而适当下调最低收购价,可使我国“麦强粉弱”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4,5],提升面粉企业的竞争力,使小麦全产业链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应对国外低价小麦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但在小麦商品化生产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种地成本过高,特别是地租过高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农户收益,在此情况下下调小麦最低收购价将大大减少农民收益,因此,今后应着力探求如何降低种地成本,从而保障农户收益,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另外,目前执行的最低收购价格方案是利用价格扭曲政策来稳定市场[6],从长远看,将严重损害我国小麦的国际竞争力[7],建议实施“价补分离”方案,保障农民合理收益[8-13];当前,建议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调整最低收购价政策,并根据当年新麦上市品质、市场供求状况等选择执行最低价、国库入市收储的时间窗口。

4.2 逐步完善粮食生产的配套政策

现行最低收购价被赋予过多的政策职能,而在粮食价格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国内外价格联动日益显著的新形势下,已很难兼顾不同的政策目标。因此,今后需要将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回归到解决农民“卖粮难”的政策目标上,并实施相应的配套支持政策[14]。

4.3 加强农业监测预警研究

建立统筹产前、产中、产后并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全产业链农业信息分析预警机制,建设全产业链农业信息分析预警团队,面向市场,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行情,有效研判市场走势,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形成分析反应快速、信息内容全面、预测判断准确的工作格局,着力解决生产需求信息不对称,流通服务不畅等造成的区域性、结构性农产品卖难问题。

猜你喜欢
新麦麸皮收购价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新麦系列品种主要产量性状分析
新麦系列品种遗传基础及性状变化趋势研究
疫情致前期麦价波动 新麦上市价以稳为主
麸皮价格后期涨幅不大
蚂蚁搬东西
蚂蚁
麸皮拌萝卜丝 防治老年便秘
主产各省子棉11月收购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