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文化建设创新探索

2020-08-31 01:33高龑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创新

高龑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和自信,充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各高校师生也踊跃参与,创造了磅礴的战“疫”力量。疫情之下,大学文化建设也迎来了特殊时期的发展契机,要加强文化教育,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校本文化三个层面开展精神引领,将大学文化教育內化于心。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学文化建设;创新

大学文化,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汇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师生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内容形成的一种价值认同,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并且随着学校发展不断进步和升华。作为高校现阶段“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支撑,大学文化建设能够形成统一的价值追求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面对2019年末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高校主动作为,在加强科研攻关、完善重大突发事件下的高校应急治理体系、提升教学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无不体现着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大学文化氛围。疫情防控时期,如何创新开展大学文化教育,固化教育成果对于高校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大学文化建设提供发展凝聚力。大学文化,一定是经历过时间历练和实践锤炼,师生广泛认可的精神认同。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深入挖掘学校历史,集中展示学校发展形成的价值理念、精神追求和教育规范,通过校园景观、电影话剧等艺术手段为师生讲述好学校历史、学校人物和学校故事,能够赢得师生对于学校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影响师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生活模式,使之从大学文化中汲取智慧、砥砺前行。

第二,大学文化建设提供育人导向性。当今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对于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地位和引领作用,摒弃文化糟粕对于学生思想的侵害,能够从制度、行为和精神等多方面对学生起到引领作用,倡导尊师重道、文明有礼、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

第三,大学文化建设激发师生创造力。大学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完善和进化,高校是思想最为活跃、创造力最为集中的场所,更加需要正向的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提供的凝聚力和导向性,能够将学校师生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竞争环境。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开展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宣传,能够激发师生内生动力,增强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促进师生敢于拼搏、积极探索,不断争取新的突破。

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大学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第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寻“骨子里的中国”。疫情防控期间,中华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深刻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力量。疫情之下,诸如守望相助、舍小家顾大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我们走进了“骨子里的中国”,一个灾难面前从来没有屈服过的伟大民族,因为总有人在坚守、在奉献、在负重前行。大学文化建设要把握疫情防控特殊时机,用生动的现实素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师生同上一堂课、线上宣讲、文艺作品创作等方式,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凝聚力。

第二,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出新时代的声音。现阶段,疫情在中国的有效遏制和在全球的持续蔓延,充分展示了中国力量,也让全世界见证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强大驱动力。大学文化建设要找准切入点,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中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学习、就业等工作,体现大国风范和科技力量,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感染和引领学生。

第三,挖掘现代大学文化内涵,激发强大战“疫”力量。大学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传承和发扬校本文化,深入探索和提炼学校特有的精神特质。一是迎难而上、科技攻关,发挥专业特长。高校是社会知识的聚集地,汇聚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智力资本,也从来不缺乏科技兴邦的文化认同。全国多所大学发挥学科优势,在病毒机理研究、疾病诊疗、药物研制、抗体研发、防护设备升级改造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传出了一个个振奋人心的科研进展。医学领域之外,机器人制造、传播模型建立、防护措施普及等方面的科研进展也不断取得突破。科技的力量能够让人感受到安全,提升战胜疫情的信心,也给高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大学文化课程,传递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文化底蕴。二是以笔为援、以歌传情,原创文化作品汇聚精神力量。疫情发生以来,高校师生严格配合防控安排,通过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等行动支援抗“疫”,很多师生也用诗歌、绘画、书法、戏曲、音乐、小品、漫画各种艺术形式讴歌抗疫英雄,礼赞抗“疫”事迹,文化抗“疫”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文化抗“疫”,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现实体现,为广大师生表达抗“疫”信念、抒发抗“疫”情怀提供了载体,汇集了师生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不同高校的大学文化特质,也通过本校文化作品得到了生动表达和有效传递,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

疫情防控期间,大学文化建设路径探索

第一,共情式挖掘战疫文化力量。开展大学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要切实得到师生的感情认同和支持。共情式开展文化教育,可以打破空间距离,传递关爱和温暖,凝聚全体师生的强大精神合力。疫情之中,涌现了一大批壮烈故事和温暖心灵的动人瞬间。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在守卫校园净土、保障师生安全的工作中,也产生了丰富的案例资源。高校开展大学文化建设,既要高屋建瓴,也要肯接地气,既要宣传报道战“疫”一线涌现出的英雄故事、担当精神和暖心瞬间等,也要抓住师生身边触手可及的近小亲实的战“疫”故事,用鲜活、生动、亲切的案例,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校本文化三个层次的文化精神。

第二,全媒体打造文化宣传矩阵。大学文化建设,要有畅通的宣传渠道来传播文化,从最早的书面传播、口头叙述,发展到如今可以网络互动、全媒体参与,时代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技术优势,也为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人人都是媒体”的全媒体时代,高校要占领舆论高地,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利用微信、微博、网站、短视频、报纸、社会媒体多平台密集发声,传播大学文化正能量。高校要针对不同平台调整宣传内容,用丰富的形式广泛传播战“疫”故事和感人瞬间,持续振奋精神、提升士气,切实发挥大学文化对于师生思想引领作用,营造众志成城的精神氛围。

第三,多渠道固化文化建设成果。疫情防控工作,对于高校而言,必将是学校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高校要总结和凝练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体现出的精神力量,融入大学文化,切实推动校本文化的发展和升华。高校要将宝贵战“疫”素材通过文字叙述、影像记忆、实物展现的形式,切实融入进学校的校史馆、博物馆,让战“疫”精神绵延传承;要通过雕塑、景观、楼宇文字等物质载体,纪念疫情防控中的人物和故事,用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符号,展现学校文化气质,凝聚师生的文化认同;要针对疫情防控工作出版书籍画册,制作原创歌曲、MV等,记录经典,传颂美德;要结合学校特色打造抗疫相关的文化品牌,如邀请战“疫”英雄讲座、以战“疫”故事为原型开展话剧创作等,用底蕴深厚、沁入人心的文艺作品,再现抗击疫情战斗中的动人诗篇。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苑聪雯]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