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图表教学实践

2020-08-31 14:46胡小兰
江西教育C 2020年8期
关键词:读图图表分析

胡小兰

摘要: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语言,是教师在地理教学时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图表教学,不断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文图转換以及制作图表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从图表中提炼有效信息,梳理图表隐含的内在关系,读懂图表语言。

关键词:高中地理   图表教学   地图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图表往往能传递更为直观、更具逻辑的知识信息,有文字所无可比拟的教学优势。教师要重视图表对地理教学的作用,通过图表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建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

一、 读图——提炼信息

图表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要把握图表所传递的地理信息,只有在明确图表展现出来的直观信息后,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抽丝剥茧,探求图表中的隐性信息。读图作为提炼地理信息的第一步,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理解地理事物非常重要,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

例如,在学习“等值线”地理图表时,教师首先指导学生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然后看疏密,若等高距一定时,等高线愈密坡度愈大,水流愈急。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的地方,风越大。接着看走向,如等高线弯曲方向为地形走向。再看弯曲,确定弯曲部分为高值区还是低值区。接着看闭合,如果两条数值不等的等值线中间有一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来确定其数值。然后看递变,等值线上数值大小的排列顺序反映了该地理现象的递增或递减的变化规律。还有重要的一点是看特殊部分,关注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相交处、等值线特别密集的地方等。

读图离不开地理事物的方位、范围、分布、高低、形状、大小等几类关键信息的提取。图表所呈现和隐含的地理信息十分丰富,读图不能脱离重点、毫无目的地进行,要掌握读图的基本策略,从图表中精准提炼有用信息,要读“图”知“地”,以此深化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 分析——梳理内在关系

分析图表是图表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地理图表中隐含的地理信息非常丰富,只有教会学生把握住图表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图表呈现的显性信息去挖掘其隐含的知识,才能使学生学会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锻炼地理思维,提升地理素养。

例如,在讲述“人口的增长模式”这节内容时,学生会学习几类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图,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图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总结其基本特点、分布范围及形成原因,探讨图表所蕴含的隐性地理知识。在分析曲线统计图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完图名后,再读横、纵坐标,最关键的是要教会学生分析图形变化特征,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分析图表,学生总结出不同人口增长模式之间的特点及差异,再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进一步了解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梳理知识间的内在关系。

通过分析图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模型、获取空间信息、掌握地理规律,这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分析图表的策略,通过图表上相应地理要素的对比分析,认识各现象之间的联系,从而梳理其内在信息,发挥图表的作用。

三、 转换——熟悉图表语言

转换的模式包括文图转换、图图转换以及图文转换。文图转换是把地理文字转换为地理图表,图图转换是由一种形式的图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图像,图文转换是用地理文字语言来表述图像的准确含义。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转换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让学生逐步地熟悉图表语言,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例如,在讲述“地球的运动”这节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图文转换加强对这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地球运动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是昼夜长短的变化,学习这个知识点非常需要学生拥有图文转换的能力,即从示意图上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教师可让学生借助示意图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从而理解地球运动的本质规律。如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观察昼夜弧长来确定昼夜长短,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与夜弧,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教师也可以教学生通过观察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来确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靠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文转图、图转文、图图转换都对学生的知识积累程度和思维敏捷程度要求较高。在转换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提高转换能力,在练习中夯实地理的基础知识,提升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

四、 制作——构建知识体系

制作图表可以说是图表教学的最大目标,在制作图表的过程中,读图、分析图、转化图表的能力都能得到训练和提升。教师要加强学生对地理剖面图、过程图和关联图这几类重要示意图表的绘制练习,让学生能在图表制作的过程中将地理知识串联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图表制作的重点、难点进行点拨和示范,引导学生在制作地理图表的过程中灵活应用地理知识,自主构建起地理知识体系,实现地理知识的系统化。

例如,在学习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时,学生了解到形成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热量,在北部地区,水分条件也有一定的影响。在东部季风区,由于南北纬度跨度较大,可划分为四个自然地区。这时,教师可利用制作图表的方式,从气候带、干湿程度、植被、特色土壤以及作物熟制几个方面帮助学生梳理这部分的知识内容,掌握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构建知识体系。

总而言之,地理图表是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信息源。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地理图表的教学作用,培养学生认识图表、分析图表、解释图表和制作图表的能力和地理素养。教师要不断挖掘教学潜力,使图表教学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从而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潘晓峰.高中地理教学应加强地图教学[J].新课程·教师,2012(11):45.

猜你喜欢
读图图表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读图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读图
读图
双周图表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