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2020-09-01 12:49陈婷婷张丽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4期
关键词:胆结石开腹胆囊

陈婷婷,张丽花

(浙江省龙泉市人民医院 外科,浙江 龙泉 323700)

0 引言

胆结石临床表现为急性胆囊炎、腹痛、胆绞痛;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胆囊积脓、穿孔等。随着临床治疗技术的提升,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手术应用广泛[1]。开腹手术顾名思义是通过开腹治疗,手术效果明显[2]。但是,开腹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而腹腔镜胆囊切除创伤小,有利于切口恢复,疗效确切,只需在腹部做1cm切口即可,将腹腔镜与器械放入机体内,对患者身体损伤小。手术视野更加宽阔,能够清楚反映细节避免手术遗漏[3]。此外,术后患者排气时间短、下床活动时间早,住院时间短,有助于促进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运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本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次序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男13例,女15例,年龄37-78岁,平均(50.9±6.8)岁。研究组:男21例,女7例,年龄38-79岁,平均(51.3±6.4)岁。2组患者病历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可比。列入标准:①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胆结石,年龄在30-80岁之间。②患者自愿入组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脏器疾病。②中途退出,依从性不高者。③精神性疾病,语言交流障碍者。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抗感染处理,采取电解质、酸碱度平衡、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气管插管,麻醉。于患者右端肋缘下选择长10cm切口,逐一隔开腹壁各层,于胆囊三角区将胆囊管和动脉离断结扎,切除胆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胆囊床缝合与引流管放置。研究组:气管插管,麻醉。气腹针穿刺建立气腹,气腹压力为11 mmHg。三孔法,经腹腔镜观察三角区,分析胆总管解剖结构、胆囊炎的发生和粘粘情况。控制胆囊管和动脉近端,选择一枚钛夹控制,取出胆囊组织以上腹部穿刺引流袋。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胆囊床缝合与引流管放置。

1.3 评价指标。①比较不同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②对比治疗后1 d、3 d患者机体免疫IgG、IgA变化情况。采用FACSCalibur BD流细胞仪,采取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验。③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切口、呼吸道、腹腔。④对比两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效(胆结石症状全部消失,结石完全清除,指标正常)、有效(临床表现改善,结石去除率达到50%以上,指标较治疗前改善显著)、无效(临床表现无改善,结石去除率低于50%,指标无改善)。

1.4 数据处理。本次统计软件版本为SPSS 22.0,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认为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效果。研究组手术时间(49.62±10.54)、出血量(40.82±11.64)、排气时间(10.25±5.55)、下床时间(12.04±4.68)优于对照组(77.93±13.05、71.34±15.02、20.41±6.52、29.41±8.44)(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效果(±s)

表1 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效果(±s)

下床时间(h)研究组28 49.62±10.54 40.82±11.64 10.25±5.55 12.04±4.68对照组28 77.93±13.05 71.34±15.02 20.41±6.52 29.41±8.44 χ2 - 8.93 8.50 17.01 9.52 P - 0.00 0.00 0.0 0.00分组 例数 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排气时间(h)

2.2 治疗后患者免疫指标变化情况。术后1 d两组患者IgG、IgA指标无差异(P>0.05)。术后3 d,研究组IgG(15.47±6.21)、IgA指标(3.87±0.34)高于对照组(12.08±2.11、2.95±0.98)(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后患者免疫指标变化情况(±s)

表2 治疗后患者免疫指标变化情况(±s)

?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32.14%)(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2.4 两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比较。研究组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1例,对照组分别为8例、10例、10例。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64.29%)(P<0.05),详见表4。

表4 两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比较

3 讨论

胆结石作为常见胆道疾病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如不治疗将危及生命健康[4]。该病具有病程久、病情发展快、风险高的特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所以,临床治疗需要给予高度重视。虽然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能够达到理想效果,但创伤大、感染发生率高、出血量大,不利于患者机体恢复[5]。因此,近几年应用越来越少。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无创技术的应用获得了良好反响,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的特点。为此,我院鼓励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获得了良好反响,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有助于机体痊愈。

腹腔镜手术切口小,可以达到开腹手术相同效果,而且有助于患者康复。在手术过程中可以清楚的反映细节,减少手术遗漏、损伤,减少了患者术后不适,缩短了患者恢复所需时间。以为手术只需在腹部打三孔或四孔操作即可切除胆囊,检查各脏器,定位检查范围,防止遗漏。本研究中,研究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指标改变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研究提出:肝中静脉与胆囊床相近,距离在1 mm以内病例,特别是对胆囊床致密病例给予高度注重。相关治疗技术对机体功能、肝功能、胃肠动力学的影响与腹腔残石的转归研究也获得了理想效果。胆结石指的是受不同因素引起在胆管与胆囊的结石,属于胆道系统疾病,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虽然传统治疗技术操作简单、充分暴露,但存在一定不足如:住院时间久、伤口愈合慢。随着微创技术水平的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逐渐取缔了传统手术方式,成为胆道外常见手术形式,机体恢复快、切口小、住院时间短,弥补了传统手术不足。这一点在本研究结果中也得到了证实,建议推广使用。不过,腹腔镜手术操作精细,对医生操作要求较高。

综合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指标稳定,不良反应小,预后效果良好,适用范围广。

猜你喜欢
胆结石开腹胆囊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胆囊壁毛糙是患了胆囊炎吗?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哪些胆囊“要不得”
哪些人易患胆结石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