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服务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2020-09-01 12:49杨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4期
关键词:药学服药依从性

杨东

(玉林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0 引言

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主要特征表现为体循环动脉压增高,即收缩压在140 mmHg以上,舒张压在90 mmHg以上,可对患者的脑、心或肾等重要脏器造成一定的损害[1]。目前临床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多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但高血压药物一旦服用就需要终生服药,其药物治疗效果与患者服药依从性方面关系密切。但经调查发现[2],高血压患者自行停药和不遵医嘱服药的情况严重,不仅影响患者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增加患者并发冠心病、脑卒中等并发症的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对此本文选取210例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患者展开研究,探讨药学服务干预对患者用药效果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纳入本项研究,选取其中210例药物治疗的患者为研究样本,样本的收集时间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采用分层抽样法将21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5例;常规组男58例,女47例,年龄35-68岁,平均(52.67±4.31)岁;研究组男59例,女46例,年龄36-71岁,平均(52.51±4.09)岁。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中的诊断标准[3];(2)所有患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筛除标准:(1)患者经检查为继发性高血压;(2)患者患有精神系统疾病,存在一定的交流沟通障碍。两组资料经检验提示P>0.05,可以分组比较。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予以高血压疾病的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合理的生活方式等,常规组患者在不实施药学服务干预的前提下,仅靠患者自身遵从医生的医嘱用药。研究组患者则在用药期间实施药学服务干预,具体措施包括:

(1)安排药师定期在科室内开展高血压用药知识讲座,内容包括用药治疗的重要性、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和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等,一一解答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感到疑惑和不解的地方。

(2)组织药师下临床指导患者用药,详细的向患者介绍每种药物治疗的具体作用和不良反应,告知患者未按时服药治疗对患者自身的危害,同时与患者交换联系方式,告知患者若有不懂或困惑的地方可随时电话咨询。

(3)向患者方法高血压药物治疗相关的宣传手册,手册内容包括高血压治疗的常用药物、用药的剂量、时间、药物的作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以及常见的并发症等。

(4)加强患者临床处方的审核,严格掌握并调节患者服药的种类和剂量,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的用药,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

(5)为患者制作温馨提示卡,贴在病房内醒目的位置,温馨卡上表明患者药物治疗的时间和药物治疗的种类和剂量。

(6)详细记录患者药物治疗的具体情况,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询问患者药物治疗的情况,叮嘱患者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分别与患者治疗前后测量患者的血压,比较患者干预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根据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4]评估患者用药治疗的依从性,设置8个问题,1-7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和“否”,回答“是”加0分,回答“否”为1分,第8题为附加题考察患者是否每日定时定量的服药,答案为“从不”1分“偶尔”0.75分“有时”0.5分“经常”0.25分“所有时间”0分。分值统计为8分表示依从性优秀、6-8分表示依从性一般、6分以下表示依从性差,以前两者相加的百分比表示依从性良好率,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平均值±标准差和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检测方式选择 SPSS 19.0软件中的t检测和χ2检测,检测结果P<0.05,则表示该项数据有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血压的变化。常规组和研究组干预前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较本组干预前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压改善情况更有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的变化(±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的变化(±s)

?

2.2 依从性的比较。常规组依从性良好率为79.05%,研究组依从性良好率为93.33%,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依从性的比较[n(%)]

3 讨论

经研究发现[5],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血压水平会逐渐上升,而且处于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存在差异,因此高血压患者除了需要改善自身的生活方式外,更需要针对性的予以药物治疗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但就目前现状而言,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继而导致部分高血压患者存在不遵医嘱用药或自行停药的现象,加大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基于此点本文选取210例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患者展开研究,探讨药物服务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

药学服务是指药师利用药学相关知识,向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和药物治疗先关的各种服务,使患者可以安全、合理、有效的使用药物,从而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提高生命质量并改善生活质量[6-9]。经本文研究发现,将其运用于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后,研究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其主要原因是利用药师对处方的审核,可以结合患者的病情,保障药物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同时还可以借助讲座的方式增加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了解,知晓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继而提升患者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充分发挥药物治疗的最佳效果,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研究组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运用价值显著[10-11]。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药学服务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同时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充分保障患者药物治疗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临床运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药学服药依从性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服药不能猛仰头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