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师在儿童HP胃炎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9-01 12:49吴勇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4期
关键词:监护药学胃炎

吴勇辉

(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 河池 547000)

0 引言

幽门螺杆菌(HP)系革兰阴性杆菌,因可感染胃粘膜而引发胃炎等疾病,其感染者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所分布。儿童时期是HP感染的高发阶段,一旦未能及时清除HP,不仅其日常生活质量受到干扰,且其正常生长发育同样能够受到负面影响,出现生长发育迟缓、体内营养不良等[1-2]。本次研究择取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儿童HP胃炎6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前者单独应用HP胃炎药物治疗,后者联用药学监护、HP胃炎药物治疗,分析组间疗效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以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院内收治的儿童HP胃炎68例为观差对象,经抽签法分成对照组(34例)及观察组(3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4-10岁,平均(6.54±0.35)岁。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11岁,平均(6.78±0.30)岁。对比组间基线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4岁。②入院后经13C尿素呼气试验等检查,明确HP胃炎诊断。③临床表现包括上腹部多发不适感,甚至疼痛,排便习惯异常,无炎性反应及肿瘤等其他能够改变排便习惯疾病。④每周≥2次发作。⑤意识清楚,无精神系统疾病。⑥知情同意,自愿参与。

1.3 排除标准。排除标准:①除HP感染以外其他消化道疾病。②肝肾功能严重障碍。③药物过敏。

1.4 方法。对照组采用HP胃炎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HP胃炎药物治疗联合药学监护,干预方案如下:

(1)HP胃炎药物治疗:①第1-5d,奥美拉唑(国药准字H20033560,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0 mg/粒),每日0.8-1.0 mg/kg给药,分2次/d,口服;②第6-10d,奥美拉唑(同上),每日0.8-1.0 mg/kg联合克拉霉素(国药准字H20057877,海南海神同洲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5 g),每日20 mg/kg,分2次/d,口服。

(2)药学监护:①建立药学监护小组,定期加强培训,鼓励药剂科及院内医护人员参与,提升医护药人员关于药学方面的专业素养;②调整排班及待遇,轮流值班,参与临床查房、会诊。③通过面对面交流、发放资料及播放视频时开展健康宣讲,并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做好药学交待。④做好处方点评工作,定期向临床医师反馈。⑤密切监测患儿使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生命体征,一旦发现任何异常,立即联络医师,尽快对症处理;患儿转科或出院后,药师加强随访。

1.5 观察指标

(1)组间血液检验指标差异,出院时统计,指标如下:①IL-10;②IL-17;③TGF-β。

(2)组间HP根治率差异,治疗后统计,采取13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检测,分析组间数据差异。

(3)组间不合理用药情况差异,干预后统计,指标如下:①配伍不当;②无用药指征;③疗程不当;④容积不当;⑤剂量不当;⑥给药时间不当。

1.6 统计学分析。以SPSS 17.0为数据分析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且予以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利用t检验,P<0.05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血液检验指标差异。观察组干预前IL-10水平、TGF-β水平与对照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干预后IL-10水平、TGF-β水平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IL-10水平、TGF-β水平更高(P<0.05);观察组、对照组干预后IL-17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IL-17水平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 组间炎性因子水平差异(±s)

表1 组间炎性因子水平差异(±s)

?

2.2 组间HP根治率差异。观察组干预后HP感染根治率91.18%(31/34)高于对照组70.59%(24/34)(χ2=4.6601,P=0.0309)。

2.3 组间不合理用药情况差异。观察组干预后不合理用药率2.94%低于对照组的32.35%(P<0.05),详见表2。

表2 组间不合理用药情况差异[n(%)]

3 讨论

HP胃炎在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中比较常见,且可发展至成人HP感染。HP能够对胃粘膜产生毒性因子,形成持久刺激,损伤胃粘膜,导致胃溃疡,甚至胃癌[3-5]。目前,临床多采取药物治疗方式清除HP,改善上腹胀痛、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而随之而来的是使用后不良反应发生。开展药学监护,一方面能够改进临床用药习惯,提升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还可加深患儿及家属对药学知识的了解程度,获得其了解与信任,优化预后[6-8]。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干预后炎性因子水平、不合理用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HP感染根治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证实,加强医护药人员培训,经由面对面交流、发放资料及播放视频提升患儿、家属对药学知识及HP胃炎相关问题的了解程度,做好处方点评等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在儿童HP胃炎药物治疗过程中提升药学监护效果,促进临床用药更为合理、安全,在患儿、家属心中树立医院良好形象[9-10]。

总之,儿童HP胃炎比较常见,多采用药物治疗,而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融入药学监护,有助于提高HP感染根治率、减轻炎症水平,加强临床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

猜你喜欢
监护药学胃炎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四问”慢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