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术围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效果

2020-09-01 12:49杨柳王娜谭鑫牛丽楠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4期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情况

杨柳,王娜,谭鑫,牛丽楠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453)

0 引言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骨头置换过程中,老年患者存在认识不足等问题,则很容易导致老年患者出现较大的心理波动,对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使得其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甚至会导致老年患者家属进入到焦虑的情绪中,这种不良的心理反应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年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需要给予老年患者一定的心理护理,从而改善相关问题,本研究则以此为主要内容,展开相关分析探究工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分析。选取我院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老年股骨颈股折骨头置换术住院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一组在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为实验组,每组有44人,实验组中,老年患者的年龄在21-77岁,平均(49.45±2.30)岁,而对照组中,其老年患者的年龄在20-77岁,平均(50.43±2.74)岁。对两组老年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统计学结果显示其差异较小,可进行组间分析。

1.2 方法。对照组老年患者给予其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是给予老年患者日常生活护理,并注意对老年患者的情况进行监测,做好各项并发症预防工作等。实验组老年患者则在同样给予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增加心理护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老年患者展开入院评估,需要对其相关情况进行明确和了解,主要包括家庭情况和病情发展等问题。其次,需要给予老年患者健康教育,需要将医院的相关情况为老年患者进行介绍,并将老年患者的相关治疗时间和治疗计划等为老年患者进行讲解,告知老年患者治疗的必要性,促进老年患者积极配合,同时,需要将成功的治疗案例为老年患者进行介绍,将股骨头置换老年患者的治疗自信心进行增强,并与老年患者展开积极的沟通交流,对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明确,提高老年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程度,从而保证配合各项治疗工作。并注意将疾病的相关知识为老年患者进行介绍,为老年患者家属进行介绍,从而增强老年患者家属为老年患者提供相应的情感支持[1]。在与老年患者展开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营造较为轻松的环境范围,促进老年患者放松,保证说话语气柔和,从而提高老年患者护理满意度。

1.3 统计学分析。以统计学软件SPSS 20.0为工具,对此次研究中所出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s)的比较结果予以t值验证,对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予以χ2值验证,当结果呈现出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价值[2]。

2 结果

在与对照组老年患者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实验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而SAS和SDS评分则更低,表明其治疗效果较好,并且其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老年患者生存指标评分和心理状态评分情况比较(±s)

表1 老年患者生存指标评分和心理状态评分情况比较(±s)

?

3 讨论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骨头置换过程中,老年患者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担心等不良情绪,对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不仅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负面情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孤僻,多愁的心理状态,就股骨颈股=骨折患者来说,其在住院后,通常会出现功能障碍问题,导致患者大多需要卧床休息,存在行动不便的情况,患者的生活相对枯燥,在社交上形成孤立状态,而且会增加精神烦恼,导致患者的情绪相对萎靡,多存在自卑感,而且部分患者会受到缺少与他人交流的影响,变得十分孤僻和倔强。其次,存在恐惧,痛苦的心理,骨折患者一般具有突发性,患者通常缺少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旦股骨颈骨折患者发病,便会导致患者的生理上和精神上出现双重痛苦。尤其针对老年患者来说,其平时多伴随多种慢性病,便会认为自己的病情较为严重,对治疗缺少自信心,认为自身难以恢复。同时患者在长期卧床的情况下,其对应的肠胃蠕动会减弱,导致患者表现出腹胀,便秘等不良症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患者的忧虑。此外,临床对骨折患者进行治疗,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此过程较为缓慢,而很多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会出现疼痛问题,加之手术刺激影响,患者会伴随多种基础疾病的复发,像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会导致患者出现恐惧心理。再次,患者存在失落,紧张的心理问题,老年患者在出现骨折问题后,多会感觉自己年龄较大,从而具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而且在医院住院环境中,患者对环境较为陌生,缺少与其他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如果在此过程中患者家属的陪护缺乏耐心,便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落心理。此外,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各项检查工作,会增加患者的紧张心理,同时手术过程和术后患者通常会表现出便秘,腹胀,压疮,伤口感染等症状,从而加重患者的紧张心理。最后,患者存在焦虑心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恢复速度相对较慢,患者对应的治疗时间较长,此过程对应的住院费用相对较高,导致很多患者会担心骨折情况能否治愈,担心自身家里经济条件是否跟得上等问题,认为自己的治疗会增加家庭负担,对子女的工作造成影响等,从而产生担忧情绪,逐渐发展为焦虑。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护理人员能够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入手,在患者手术过程中,给予其围术期心理护理,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在患者入院后,为患者将医院情况进行介绍,帮助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减少患者的陌生感,随后,将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为患者进行介绍,告知患者手术开展的必要性,并将手术流程进行介绍,告知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加强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减少不必要的担心;随后,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将患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解,帮助患者进行解决,对患者的不良心理情况进行明确,给予患者积极引导,为患者讲解成功的治疗案例,从而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在患者完成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积极鼓励,加强患者的治疗自信心,保证积极配合术后的各项工作,避免过度担心,可以将音乐疗法等进行应用,或是帮助患者在医院建立聊天天地,加强患者之间的交流,消除患者的孤独感,丰富患者的日常生活,从而保证患者具有一个良好的治疗心态。并注意对患者家属展开健康教育,让家属明确自己的关心,耐心和陪伴等对患者恢复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患者的家庭归属感,促进患者恢复。在此基础上,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有效率,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将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进行降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股骨颈股骨折骨头置换术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在老年患者接受干预的过程中,受到患者年纪较大,对病情认识不足,疾病影响较大等因素下,患者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心理反应,心理干预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种干预方法能够给予老年患者有效的精神支持,对老年患者的抑郁状况和焦虑状态进行有效改善,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有效提高[3-4]。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与对照组老年患者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实验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而SAS和SDS评分则更低,表明其治疗效果较好,并且其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心理护理效果的干预效果较好。在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将心理护理干预进行应用,需要护理人员从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出发,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干预,保证患者感受到关爱,提高治疗自信心,保证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工作,将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行消除,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况,给予患者关心,提高患者的配合依从性,将其担心、焦虑等不良问题,保证信任手术医生,从而避免手术过程和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治疗有效性[5]。

综上所述,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 股骨颈骨折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其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临床发展。

猜你喜欢
股骨颈骨折情况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危险因素分析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