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效果

2020-09-01 12:49樊佳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4期
关键词:抢救室病患我院

樊佳雨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0 引言

急诊抢救室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一个重要场所,对保证医院名誉、维护病患生命安全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急危重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独特性,病患一般需要面临较大的医源性刺激,极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会大大地降低抢救有效率。所以,对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是非常有必要的,优质护理服务是增强急诊抢救室治疗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对缓解患者病痛、改善不良症状、提高抢救有效率等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以我院急诊抢救室接受治疗的300例为研究对象,对比优质护理服务、常规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筛选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在我院急诊抢救室接受治疗的病患300例,将其随机划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0例,对照组男45例,女105例,年龄18-79岁,平均(44.23±2.18)岁;患病类型:脑卒中、重度胰腺炎、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其对应的患者人数分别是:55、23、46、26。实验组男67例。女83例;年龄20-75岁,平均(40.15±4.16)岁;患病类型:脑卒中、重度胰腺炎、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其对应的患者人数分别是:38、44、51、17。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患病类型等进行对比,发现其差异不明显,P>0.05,存在可比性[1]。

1.2 筛选与筛除原则。①所有研究对象都满足我国卫生部颁布的2016年版本《危重急症抢救流程规范》中所界定的各项临床危急重症诊断要求;②所有研究对象都是在头脑清晰、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与我院签署了《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③所有研究对象都排除患有精神病史或家族遗传病等。

1.3 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接受急诊科常规护理方案,具体是指:急救接诊、密切观察病患身体变化且尽快转诊治疗、安排医护人员对其及时抢救、为患者实施吸氧、心电监护、血压监测等常规抢救方案。实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方案,具体是指:①组织急诊抢救室相关成员设立优质护理服务小组,在科室主任的带领下采用头脑风暴法对提前确定的优质护理方案进行临床推进和应用。②完善急救流程。由于危急重症患者的死亡率、伤残率等是非常高的,且多见于脑卒中、急性呼吸衰竭等患者,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则会造成患者出现严重度不一的伤残。所以我院对急诊科室急救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并设立了急诊抢救绿色路径,对相关成员诸如护理人员、救护车司机、院内前台人员、待命工作者等进行了岗位培训和指导,若遇到危急重症患者需要在第一时间内开启急救通道[2]。患者来院后在急诊护士的引导下需要及时创建静脉输液通道,并尽快检查患者的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等,然后通过吸氧、输液、物理通气等方法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同时也需要安排一名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并加强其心理干预,预防出现医患矛盾等问题。③优化诊断通道。在患者到院后,急诊抢救室护士需要尽快与内科、检验科、脑科等科室负责人联系,并配合一系列临床检查工作。比如脑卒中患者在实施抢救后,需要安排两名护士,一名按照医生要求采集患者血液,对其实施血常规、电解质等临床项目检查,另一名护士需要对患者实施心电监护,在特殊情况下,还需要安排患者接受头颅影像学检查,一切检查项目结束后护士需要尽快返回急诊科,为患者手术做准备。④改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等对调整病患及其家属的紧张心理状态具有重要作用。常见的做法是对抢救室、观察室、监护室等进行改造装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采光十足,并定期更换及维护呼吸机、洗胃器等设备。夏季需要做好降温防暑准备,为患者提前备置空调被,冬季要具备保暖意识,完善病房的供暖设施。⑤完善风险管理体制。在患者清醒后,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交流和互动,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主观想法,同时对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对有需要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等情绪。例如向患者介绍一些比较成功的实例,然后通过自我暗示法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使其心态更积极、更乐观[3]。

1.4 观察指标。通过抑郁自评量表法、焦虑自评量表法对病患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估;通过调查统计法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通过综合患者满意度、常规项目考核结果、常规技能考核结果等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

1.5 数据统计。通过SPSS 22.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计数资料分别以(±s)、(%)来说明,接着分别进行t、χ2检验,其中,若P<0.05,则说明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分析,发现实验组的数据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具体如表1介绍。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统计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统计分析(±s)

?

另外,针对护理差错率的对比来说,对照组在接受护理期间有18例患者出现差错,其差错率是12.0%;实验组在接受护理期间有0例患者出现差错,其差错率是0.0%,组件对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价值[4]。

3 讨论

急诊抢救室是救治危急重症患者生命的一个重要场地,和病患的生命安全及稳定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急诊抢救室在医院各科室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相关医护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医院的行为准则,工作负责、认真、细心,切不可由于疏忽大意而对医院及患者带来损害。因为危急重症患者的发病快、病情重等,大部分患者在入院时往往处于头脑意识不清醒状态中,若延误抢救则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并且,患者在术后苏醒后往往会出现身体剧痛、情绪紧张、脾气暴躁等问题,所以需要实施特殊的护理服务,遵从医生的嘱托及安排进行护理,提升护理效果[5]。

通过此次实验研究发现: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实验组的心理状态、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这三个指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差错率(0.00%)小于对照组(12.0%)。由此来看,①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够增强急诊护士的专业素质,利用设立优质服务小组,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而且也能够缓解病患及其家属的紧张情绪。②基于优质护理服务的引导下,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利用创设急救绿色通道,能够为病患提供高效、专业的诊治环境,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出错率。③整洁、安静的住院环境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情,对患者身体康复带来很大的帮助。通过相关研究资料分享发现,优化急诊科室救治环境,能够增强患者的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概率,对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具有显著作用[6-7]。总之,在急诊抢救室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是一个值得推广的策略,这对于增强临床护理质量、降低临床护理出错率、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等发挥积极作用。而且,从医院层面来看,这对提高医院的社会美誉度、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等带来很大的帮助。

猜你喜欢
抢救室病患我院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精细化护理和心理护理用于中晚期异常妊娠引产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限制抢救室人流量对急诊医疗质量的影响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肺心病的护理措施都有哪些
基于SBAR交接模型的抢救室滞留患者交接单的设计
急诊电子病历系统建设与实践
内科抢救室急症患者特征及相应的护理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