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干预对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2020-09-01 12:49孙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4期
关键词:患肢康复评分

孙玉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0 引言

在骨性恶性肿瘤中,有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骨肉瘤,该疾病在原发骨性骨肿瘤中占据着极大的可能性,长骨的干骺端是其多发处,主要构成物为肿瘤骨细胞与骨样组织[1]。骨肉患者大多都是青壮年,可见青壮年是其发病的主要人群,年龄上则是在11至35期间。在现阶段对于骨肉瘤的临床治疗中,是以手术治疗与常规化疗相联合为主的方式进行治疗。然而,因为骨肉瘤患者人群的年龄大多都相对偏小,往往会由于疾病以及治疗带来影响而造成身心两方面的创伤,给患者的预后恢复带来了不利的因素[2]。现代医学针对于此,提出了康复护理干预,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康复护理干预对于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本院在2018年4月到2019年7月期间之内所收治的81例骨肉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的入院接受治疗的顺序分成两组,即42例骨肉瘤患者的观察组和39例骨肉瘤患者的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11-34岁,平均(19.24±4.33)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12-35岁,平均(19.51±4.26)岁。在两组骨肉瘤患者中,性别、年龄等相关临床数据资料表较之下差异并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骨肉瘤;②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标准:①存在家族病史;②存在严重系统疾病;③临床资料不全。

1.2 方法。对对照组所有术后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即对于患者的患肢疼痛护理、康复锻炼以及心理方面的护理等。观察组中所有术后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①护士长挑选外向的责任护士,与主治医师成立康复护理小组,护理实施的时间为手术前的3 d之内和手术后的3 d之外。②在患者术后恢复的期间,责任护士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关与患者在术后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每周至少要进行两次,并且在患者出院之前给患者进行异常全面性的知识宣讲,叮嘱患者按医嘱服用药物,患者家属进行监督,定期来院复查。③针对于患者心理方面的问题,责任护士需要每天同患者的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时的帮助患者缓解因病情以及手术治疗所带来的内心恐惧、不安、焦虑、抑郁等负面的情绪,增强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积极培养医师进行治疗。④手术后及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性功能方面的锻炼,为了有效减少与预防患者的关节内外软组织出现黏连的现象,可以引导患者在不负重的情况下进行肌肉静力性的收缩锻炼。3-5周之后,为了进一步帮助患者恢复患肢功能,责任护士可以引导患者以关节旋转活动的方式对患者的肌肉力量以及患者的伸曲程度进行有效的锻炼。⑤主治医师与护士长作为监督人员对责任护士和护理的整体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后及时给予责任护士帮助。⑥患者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了解,并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惑,再次叮嘱患者要定期来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本次研究主要以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作为观察指标,其中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以MSTS评分测定,分为优秀(24分至30分)、良好(18分至23分)、一般(12分至17分)、较差(0分至11分),优良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0%;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躯体功能评分、活力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总体健康评分等;并发症包括感染、血肿、病理性骨折、肌肉萎缩等[3]。

表1 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之间的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7.0处理,t/χ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骨肉瘤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之间的比较。观察组骨肉瘤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活力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总体健康评分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20.5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在骨性恶性肿瘤中,有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骨肉瘤,该疾病在原发骨性骨肿瘤中占据着极大的可能性,长骨的干骺端是其多发处,主要构成物为肿瘤骨细胞与骨样组织[4]。骨肉患者大多都是青壮年,可见青壮年是其发病的主要人群,年龄上则是在11至35期间。在现阶段对于骨肉瘤的临床治疗中,是以手术治疗与常规化疗相联合为主的方式进行治疗。然而,因为骨肉瘤患者人群的年龄大多都相对偏小,往往会由于疾病以及治疗带来影响而造成身心两方面的创伤,给患者的预后恢复带来了不利的因素。现代医学针对于此,提出了康复护理干预,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5]。与传统护理模式不同,康复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的一种,在康复护理中,针对患者心理、生理等多个方面都会进行一定的干预,同时护理人员更加尊重患者,给予患者更多关怀,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也会更高,更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6]。此外,在康复护理当中,护理人员还针对患者的情况,为患者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方案,患者能够更好的康复,同时患者的肢体功能、生活质量都会随之提升,住院时间也会更短。所以,在骨肉瘤临床护理当中,做好康复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研究表明,相比于常规的护理干预方式,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患者恢复的疗效更为显著。本实验数据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肢功能优良率,躯体功能评分、活力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总体健康评分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表明采取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该研究结果与段浏华[7]在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在骨肉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中相关研究结果相似度更高。

综上所述,对于骨肉瘤患者的预后来说,康复护理的影响确切有效,能够控制并发症发生率,起到预防的作用,对于患者的恢复起到了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

猜你喜欢
患肢康复评分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空气波压力仪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对促进乳腺癌手术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