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小儿吼喘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2020-09-01 12:49李周雯姜汉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4期
关键词:发作小儿常规

李周雯,姜汉兰

(武汉市儿童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0 引言

吼喘属于临床小儿呼吸科常见、高发性病,该病具有起病急、发病率高、易复发等特征,对患儿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患儿主要以气喘、呼吸不畅、呼吸困难等为临床主要表现[1]。由于患儿年龄小、机体免疫力、抵抗力较弱,个别患儿还存在先天性气管发育不良等症状,所以在经折磨下,极易诱发诸多并发症,导致临床治疗难度明显增大,因此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预后至关重要。此研究选取我院50例小儿吼喘患儿展开研究,重点分析健康教育实施的临床价值,现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50例我院门诊(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接收的小儿吼喘患儿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n=26):男12例,女14例,年龄4.5-12.5岁,平均(8.50±3.11)岁。对照组(n=24):男14例,女10例,年龄5-12.5岁,平均(8.56±2.12)岁。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可比性较高。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热情接待,完善各项检查,严格以检查结果作为参考而开展基础性护理操作,将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告知家长。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准,联合健康教育:①热情接待,完善各项检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安排专人了解患儿生活环境,分析日常生活中潜在的风险,并对家长对疾病知识的需求进行了解,而后通过知网、万方等平台下载参考文献,结合我科室现状后制定针对性宣教方案。②具体实施:①诊治阶段,主要通过普及疾病知识、开展针对性的指导措施为主。以“一对一、面对面”的教育形式开展宣教。将患儿病情诊断、进展情况告知家长,沟通过程中注意语言简练,叮嘱家长将治疗过程、注意事项做好配合,将症状发作时的具体处理措施教会家长。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提前准备并且下载好漫画宣教片,在大厅电视上播放,寓教于乐,提高患儿治疗积极性。②患儿年龄较小,生病后家长过于担心,存在焦虑、紧张等情绪,所以治疗前先将各项检查、治疗操作解释清楚;药物治疗时提前对家长进行药物指导,将各类药物药理、剂量、时间等信息详细告知家长,避免引起误会。③饮食方面,严格根据患儿病情恢复情况制定针对性干预计划,将饮食清淡的重要性、相关禁忌告知家长,叮嘱其为患儿准备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食物,确保营养均衡。④建立院内外交流平台:通过QQ、微信等平台来实施,对患儿联系方式做好详细记录。建立QQ、微信群后邀请患儿至内,编写小儿吼喘院外护理措施,审核后定时发送。患儿再讲康复期间隔2d打一次电话,对患儿服药情况、饮食情况进行关注。而后每周打一次电话,详细了解遵医嘱用药情况,若服药情况不佳,给予重点观察[2]。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临床疗效、急性发作次数;②观察临床症状(咳嗽、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气喘)消失时间;③观察家长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计算软件:SPSS 22.0版本,连续性变量资料:“t”计算以(±s)表示。定性数据:χ2核实后以百分比形式(%)表示。P值在0.05区间:统计学成立。

2 结果

2.1 阐明临床疗效、急性发作次数。观察组临床疗效92.3%,对照组为70.8%,P<0.05。观察组吼喘急性发作次数较少P<0.05,见表1。

2.2 阐明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数据示: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用时明显较低P<0.05,见表2。

2.3 阐明家长满意度。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96.1%,对照组70.8%P<0.05,见表3。

表1 临床疗效、急性发作次数

表2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表3 家长满意度

3 讨论

吼喘属于典型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主要由气管痉挛、分泌物增加、水肿引发;在多细胞共同参与下,炎症导致机体气道反应增高,引发患儿反复出现毛细支气管炎、喘憋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调查发现,该病发病急、病势发展快,加之部分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气流阻塞,所以对其身心健康成长产生直接影响。疾病发作时患儿黏液分泌增多、支气管痉挛,随疾病进一步发展,极易损伤其肺功能[3-5]。目前临床治疗该病,多以药物保守方案为主,而在治疗期间辅以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预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家长对吼喘病的认知程度,在疾病发生、进展、复发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重视家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以往临床门诊对小儿吼喘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多以常规护理应用较广泛,但调查发现,常规护理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规范性,护理措施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对症下药”,导致护理效果欠佳[6]。健康教育建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更注重护理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患儿治疗期间,不仅为其提供舒适的护理体验,还对家长展开宣教,确保并促进患儿更好、更快康复。

此研究选取我院门诊50例小儿吼喘患儿展开,分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结果示:①观察组临床疗效92.3%,对照组为70.8%,P<0.05。观察组吼喘急性发作次数较少,P<0.05。②经护理后观察组呼吸苦难等临床症状消失用时明显较低,P<0.05。③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96.1%,对照组70.8%。P<0.05。可见,对小儿吼喘患儿在常规护理的模式上联合健康教育效果显著。提示:健康教育具备以下优势:①护理措施中秉承并贯彻“以人为本、以患儿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将患儿视为护理主体,严格以患儿实际情况实施干预,从而最大程度的满足患儿意愿[7]。②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际护理中一改常规护理的被动模式,主动沟通,让其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热情与关心,从而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便于后续护理措施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对小儿吼喘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健康宣教效果显著,具备推广和借鉴价值。

猜你喜欢
发作小儿常规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常规之外
半胱氨或能逆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过程
单眼发作的原发性急性房角关闭双眼生物学参数差异
小儿涵之三事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小儿难养
别受限于常规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