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诊断脑囊虫病的作用

2020-09-01 12:49宋义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4期
关键词:医务脑部准确率

宋义光

(罗甸县人民医院 放射科,贵州 罗甸 550100)

0 引言

脑囊虫病是由寄生虫引发的顽固性疾病,引发疾病的寄生虫大多为猪绦虫。大多数患者是由于食用了含有猪绦虫虫卵的猪肉,导致囊尾蚴经由肠壁进入小静脉中,再通过静脉进入人体脑膜、脑室当中[1]。此疾病将严重损害患者大脑中枢,患者可能出现头疼、浑身无力等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癫痫、失明等症状。依据脑囊虫病病理特点,可将患者病情发展分为活跃期、蜕变死亡期、钙化期、混杂期这几个阶段。为保证治疗方案合理性,应对疾病进行科学诊断。本次选择50例疑似脑囊虫病患者探析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诊断脑囊虫病的价值。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选择本院于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收治的50例疑似脑囊虫病患者为例进行研究,回顾分析患者的检查结果。其中有男28例,女22例,年龄22-86岁,平均(49.23±2.15)岁。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所有患者入院时头病、头晕、颅内压高等症状。检查发现其中有42例患者患有脑囊虫病。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MRI检查方法:检查过程中,选用1.5T超导型MR机进行检查。检查中采用普通平扫方式(T2WI+T2WI+ T2FLAIR+ADC图+ DWI)。设置TSE序列行平扫轴位,将层厚设置为3 mm,将矩阵设置为230×256 mm,将层间距设置为0.6 mm,将视野设置为200×200 mm。设置一个扫描点(TR/TE=500 ms/13 ms,NEX=3)。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方法:确定横轴位置,并设置相关值。之后合理确定行层面、相位编码、频率编码,检查设备将自动形成弥散系数图。

1.3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研究,计数资料利用(百分数)表示,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相关性。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方面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检查方式准确率。由表1可发现,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准确率、灵敏度均高于MRI检查方式,但是二者差异不大(P>0.05);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最高(P<0.05)。

表1 不同检查方式准确率对比

2.2 脑囊虫病患者MRI、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图像。图1:活动期一退变死亡期脑囊虫病的MRI检查图像。图2:活动期一退变死亡期囊虫周围小水肿弥散受限检查图像。

2.3 探析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脑囊虫病的相关性。由表2 可发现,这几种检查方式均与脑囊虫病呈现正相关关系(P<0.05)。

表2 探析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脑囊虫病的相关性

图1 T2WI活动期一退变死亡期囊肿图像

图2 DWI上虫体周围水肿弥散受限图像

3 讨论

脑囊虫病是由寄生虫引发的顽固性疾病,引发疾病的寄生虫大多为猪绦虫。大多数患者是由于食用了含有猪绦虫虫卵的猪肉,导致囊尾蚴经由肠壁进入小静脉中,再通过静脉进入人体脑膜、脑室当中。另外,感染部位可能出现在皮下肌肉、心脏等多个部位。依据此疾病的病理特点、脑内囊虫数量、脑内囊虫分布区域等条件,可将脑内囊虫病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脑内囊虫病也将引发不同临床症状,主要症状为:癫痫、精神异常、颅内压上升等[2]。目前,临床上大多依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脑室窥镜检查、MRI检查等多种方式进行诊断,其中最常用的检查方式为MRI检查、扩散加权成像检查。

临床上诊断患者是否患有脑内囊虫病时,大多采用MRI检查方式,且采用此种检查方式可充分展现脑囊虫的不同发展时期、不同发展类型,这对医务工作者诊断脑内囊虫病、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3]。在对患者脑部进行平扫时,可能存在患者脑部囊虫未检出的情况,出现此情况的主要原因为:患者脑部囊虫病变发展程度较强[4-5]。MRI检查方式可向医务工作者充分展现患者脑部囊虫形态,还可用于分析患者患处软体组织情况,其分辨率较高,医务工作者可依据检查结果了解患者脑部囊虫病变情况,科学制定治疗方案。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方式与MRI检查方式不同,此种检查方式将依据弥散系数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利用视频,医务工作者可了解人体组织中水分子如何扩散,为病情的诊断提供准确依据。患者病灶位置水分子扩散情况与周围正常组织存在一定差异。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中的水分子呈现高度自由的运动状态,且弥散系数比较高,其在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结果中呈现为低信号反应。病变区域水分子的布朗运动与正常部位存在差异,因而此部位的弥散系数较低,在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结果中呈现高信号反应,医务工作者可依据此标准诊断患者是否患有脑囊虫病[6-8]。

本次研究中,患者均接受MRI、扩散加权成像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发现,与MRI检查相比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较高。由此可见,采用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可提升诊断结果准确度,为患者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但是两者的差异并不大(P>0.05)。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最高(P<0.05),由此可见,采用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可有效提升诊断结果准确率、安全性较高。同时,这几种检查方式均与脑囊虫病呈现正相关关系(P<0.05)。

总而言之,采用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方式诊断患者是否患有脑囊虫病,可提升诊断结果准确率,这对疾病的治疗、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有益。

猜你喜欢
医务脑部准确率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Two angels for teens amid pandemic 疫情下的青少年天使
致逝去的医务者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无舵雪橇生物学监控与医务监督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