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CIN病变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0-09-01 12:49雷彦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4期
关键词:电切术宫颈出血量

雷彦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31)

0 引言

宫颈CIN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属于浸润性宫颈癌的一种前期病变,具备较高的发病率给广大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1]。为探讨宫颈CIN病变患者的有效治疗途径,为今后的宫颈CIN病变临床治疗工作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本次研究选择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16例宫颈CIN病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治疗,对照组给予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观察两组应用效果,现将具体研究过程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16例宫颈CIN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8例。对照组年龄25-49岁,平均(33.5±5.2)岁;孕产次均在0至3次之间,平均孕产次(1.5±0.4)次;实验组年龄25-50岁,平均(34.2±5.5)岁;孕产次均在0至4次之间,平均孕产次为1.8±0.6次。两组患者在年龄及孕产次等基础资料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针对患者开展连续硬膜外麻醉,引导患者选择膀胱截石位,对其外阴以及阴道进行有效消毒,常规铺巾,以金属导尿管将患者膀胱排空,使其宫颈彻底暴露,对其宫颈上下唇进行钳夹并将其朝外牵拉。待其宫颈管充分扩张后,选择患者宫颈3点、9点间质位置,通过细针对其进行血液注入,具体注入量为5毫升,选择与患者病灶外缘0.5厘米至1厘米位置,通过手术刀行一个环形切口,从浅到深实施锥形切除处理,给予创面电凝止血处理,通过可吸收线实施缝合处理,并开展宫颈外口重建,对其解剖形态和功能进行恢复,强化抗炎及止血等相关处理。

实验组行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选择多功能高频电波刀,将其具体功率设置为25W至50W之间,具体频率控制为3.8MHz,引导患者选择膀胱截石位,对其外阴、阴道以及宫颈等部位进行有效消毒,常规铺巾,窥器暴露其宫颈,通过环形垫圈对患者病灶进行顺时针旋转切除,若患者宫颈病变面积较大则可选择环形电圈对其宫颈组织进行扩大切除,并给予球形电极电凝止血处理。

1.3 临床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情况,计算其术后出血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整体疗效,将其分为治愈、病变持续存在和复发,其中,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6个月没有发现CIN病变则视为治愈;若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6个月仍发现CIN病变则视为病变持续存在;若患者术后未发现CIN残留,但接受手术治疗后6个月发现CIN病变则视为复发。

1.4 统计学分析。经SPSS 19.0数据软件包对研究中数据资料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实验组经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治愈、病变持续存在率分别为94.8%和5.2%,与对照组的91.4%和8.6%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复发病例,详情如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对比。实验组经宫颈环形电切除治疗,其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

2.3 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情况。实验组术后出血13例,其术后出血率为22.4%;对照组术后出血3例,出血率为5.2%。实验组术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CIN实际上是与宫颈浸润癌存在密切关系的一种癌前病变,能够对宫颈癌的发生以及进展等进行有效反映,大部分患者年龄处于25-35岁之间[2]。通常,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可在8-10年之间逐步发展为宫颈癌,危害性不容小觑,为进一步促进宫颈癌发生率的下降,临床上必须要针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进行早期检查和诊断,检出该病变后应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控制其病情。大量研究认为,及时、科学治疗宫颈上皮内流变是预防宫颈癌的一个关键手段[3]。目前,临床上对于宫颈CIN病变的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冷刀宫颈锥切术以及宫颈环形电切术均属于治疗该疾病的常见手术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宫颈环形电切术是近年来临床上治疗宫颈CIN病变的一种新型电切疗法,该手术方法具备较高的精细度,能够避免对邻近组织产生损伤,并可减少电化现象,顺利获取完整组织标本,有利于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4]。同时,有研究认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CIN病变能够克服冷刀锥切治疗及子宫切除治疗需给予住院麻醉再手术的弊端,能够简化手术过程,经济性更高[5-7]。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经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治愈、病变持续存在率分别为94.8%和5.2%,与对照组的91.4%和8.6%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出血率高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结果与朱莉等人相关研究结果基本相符[8-10]。这说明,宫颈环形电切术确实能够在宫颈CIN病变治疗中发挥良好的应用效果。

总之,子宫环形电切术以及冷刀宫颈锥切术均为治疗宫颈CIN病变患者的有效方法,子宫颈环形电切术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但冷刀宫颈锥切术术后出血率更低,实际临床治疗中应综合分析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

猜你喜欢
电切术宫颈出血量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观察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电切术在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说说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1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