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野下江苏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研究

2020-09-01 03:25孙聪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生态文明乡村振兴

孙聪

【摘   要】 近几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江苏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农村发展缺乏规划、农业资源不匹配、农民生态意识薄弱等突出问题,在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加快江苏美丽乡村建设的针对性措施,即落实规划统筹农村保护和开发、因地制宜建设特色生态农业、加强宣传强化农民主人翁意识。

【关键词】 生态文明;美丽乡村;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1073(2020)09-0009-10

Study on the Path of Jiangsu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UN Cong

(Yancheng Normal University   Yancheng, Jiangsu   224299)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guidance of Xi Jinping's though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s in Jiangsu has achieved obvious results, but there are also outstanding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planning for rural development, mismatch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weak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farmers.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argeted measures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s in Jiangsu, that is, to carry out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rur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to build characteristic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to strengthen propaganda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ownership of farmers.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eautiful countryside; rural revitalization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都进一步突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而2015年6月,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制定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正式实施,为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国家标准”,这对推动各地美丽乡村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随着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日趋完备,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联系更加紧密,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也不断丰富。

1  生态文明思想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

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按照“创新、开放、绿色、共享、协调”的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因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辅相成、相互贯通,前者为后者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后者则为前者提供生动的实践案例。具体而言,习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属于上层建筑,对包括美丽乡村建设在内的具体生态实践起着理论指导的作用,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基本遵循;另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两者是局部与整体、微观与宏观的关系,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也进一步验证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价值。

2  江苏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结合乡村的自然禀赋,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文明乡村。近年来,作为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江苏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江苏美丽乡村建设也蓬勃开展,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取得了欣喜的成就,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江苏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

2.1.1  农村地区成为旅游景区    传统农村给人的印象就是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物质条件低下、交通出行不便,因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就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经过几年的建设,“厕所革命”解决了农村污水乱流乱排的问题,农村垃圾中转站解决了生活垃圾乱丢乱放乱烧的问题,美丽乡村建设首先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此基础上,各地农村结合自然禀赋,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开办农家乐、打造农村特色景点,从而逐渐将传统的农村地区发展成了旅游景区。

2.1.2  农业变致富产业    传统农村往往以种庄稼种蔬菜为主,各管各家,各显神通,很少有特色产业引领共同致富,更没有产业脱贫的观念。而随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农民走进合作社,农业走向集约化,农民开始有组织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成为了目前农村脱贫攻坚的基本理念,虽然依旧是以农业为主,但实现产业化经营之后附加值更高、产业链更长,农业再不是养家糊口的行当,而是变成了农民脱贫奔小康的致富产业。

2.1.3  农民变身新市民    传统的农民往往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或者是远离家乡亲人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他们往往被贴上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差、思想观念落后的标签,但现在的农民已经跟市民没有多少区别,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日常田间管理有专业的农技服务公司,农民不再需要每天下地辛勤劳动,有的甚至成为了股东,有了分红收入,实现了普遍持久的富裕起来,和城里市民一样有自己的社会保障,获得感不比城里人差。

2.2  江苏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2.1  农村缺乏规划导致自然生态遭到破坏    这是生态文明视野下江苏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首要问题。产业规模的急速扩张和人口的迅速增加直接导致了乡村空间的粗放型扩张,美丽乡村建设中空间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具体体现为:一方面是缺乏规划,土地利用未能与人口和产业的用地需求相匹配,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另一方面,缺乏对致富的科学布局,超过乡村资源承载能力,反而加剧了环境污染,甚至出现了为了尽快致富乱作为的情况。

2.2.2  农业资源不匹配導致产业致富不明显    美丽乡村建设与当地农业生态资源不匹配,使乡村失去了独特的生态景观与自然风貌,不再美丽。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内容,然而,由于对美丽乡村定位的错误认知,盲目养殖或种植与当地生态环境不适宜的动植物,导致乡村建设简单复制,同质化现象严重,从而使产业扶贫不明显。

2.2.3  部分农民生态意识薄弱影响建设进度    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核心群体,落实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提高农民的参与度。然而,部分农民生态文明意识薄弱,对美丽乡村建设不理解甚至抵触。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厚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就显得非常紧迫。对于这部分农民需要从改变生态文明观念入手,鼓励他们在发展致富产业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坚守美丽乡村建设的红线。

3  生态文明视野下江苏美丽乡村建设的措施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是一项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对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要求,在深入剖析江苏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应该从以下方面有针对性的改进,力争让江苏美丽乡村建设同样走在全国前列。

3.1  落实规划统筹农村保护和开发

我国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虽然在近年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要将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过程中,还要高度重视乡村空间发展规划,尤其是统筹好城市和乡村规划之间的关系,把生态环境放在乡村发展的首要位置,设计出以人为主体,能够满足农民多样化需求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生态空间建设规划。

3.2  因地制宜建设特色生态农业

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并不矛盾、相辅相成,美丽乡村建设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这其中发挥各乡村的资源禀赋优势建设特色小镇是重要的着力点和支撑点,对于夯实农村产业支撑、传承提升农村优秀文化、弥补乡村公共服务短板、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特色小镇建设,尤其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特色的生态小镇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选择。

3.3  加强宣传强化农民主人翁意识

加快江苏美丽乡村建设,必须通过加强宣传来不断强化村民的环保意识。事实上,“80后”“90后”的新农民普遍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更多是解决“50后”“60后”“70后”农民根深蒂固的农村刻板印象,让他们意识到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自己的事情,自身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以新观念指挥新行动,建设好自己所在的乡村就是为实施“美丽中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做贡献。

总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体现之一,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区结合自身实际特点,因地制宜,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各地同时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来实现江苏省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倩.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美丽江苏发展研究——以常州市金     坛区为例[D].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019年

[2] 方夏.广州美丽乡村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广州,2018年

[3] 罗少君.泉州市洛江区美丽乡村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福     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2017年

(编辑:赫亮)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生态文明乡村振兴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