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冬季辣椒育苗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0-09-01 10:55王灿袁恩平屈用函王绍祥张雪廷李云赵水灵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山州霜冻辣椒

王灿 袁恩平 屈用函 王绍祥 张雪廷 李云 赵水灵

辣椒(Capsicum annuum L.),茄科辣椒属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适应性广、营养丰富、产业链长,栽培面积逐年上升,近年来我国辣椒年播种面积在150万~200万hm2,占全国蔬菜总播种面积的8%~10%[1]。云南省作为国内辣椒生产地之一,辣椒种植面积约220万亩(14.67万hm2),主要分布于文山、昭通、红河等地。2019年文山州辣椒种植面积约178.9万亩(11.93万hm2),占云南省辣椒种植面积的81.32%,现已成为云南省主要的辣椒原料生产基地,主要栽培品种为丘北辣椒、朝天椒和小米辣[2]。文山州地处云南省东南部低纬度高原地区,大部分地区属西风带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境山峦起伏,河谷沟壑纵横,海拔618~2991.2 m,高低海拔气候差异显著,具有地形地貌多样和气候立体的特点。文山春秋长冬夏短,气候终年温暖。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2.8~18.1℃,月均最高气温16.8~23℃,最低气温7.2~10.6℃;年均日照时数2028 h,年均积温6829.3℃。无霜期平均为309天,初霜出现于12月初,终霜出现于1月底,全年昼夜温差11.7℃,平均相对湿度75%,常年平均降雨量1187.8 mm,全年降雨量约28亿m3。

为进一步摸清文山州辣椒冬季育苗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为下一步指导文山州冬季辣椒工厂化育苗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2019年12月下旬~2020年1月上旬,文山州农业科学院辣椒研究所科技人员组成调研组深入文山州辣椒种植适宜区、次适宜区调研辣椒冬季育苗现状,调研方式主要以实地查看、谈话走访为主,针对调研情况梳理出文山州冬季辣椒育苗现状、冬季育苗方式、冬季育苗主要设施、冬季育苗存在问题等几方面内容,同时对冬季育苗中存在问题及冬季育苗产业化发展提出合理对策及建议。

文山州冬季辣椒育苗现状地域分布现状

共调查16家辣椒育苗基地,其中砚山县7家(43.75%),丘北县4家(25%),文山市2家(12.5%),广南县、富宁县1家、马关县各1家(各占6.25%),文山州辣椒冬季育苗地域分布见表1。

规模现状

将调查的16家育苗基地按规模大小分为3个等级(表2)。等级1为辣椒育苗量500万株以上的有3家,占本次调查总数的18.75%;等级2为辣椒育苗量100~500万株的有8家,占50%;等级3为辣椒育苗量100万株以下的有5家,占31.25%。从地域分布看文山州“3县1市”中育苗基地最多、规模最大的辣椒育苗基地主要分布在砚山县,多集中于砚山县G80、G8013高速周边乡镇。从规模分布来看,总体呈“中间重,两头轻”,大部分育苗场多为等级2(图1)。

育苗设施现状

育苗设施是否完善是影响工厂化育苗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育苗设施越完善,其效益相对越高,同时前期投入也越大。受不同地区环境条件影响,育苗设施、苗床类型也多种多样。公司、合作社等育苗基地的育苗设施以塑料连栋大棚为主,高度在3~6 m,内外设有遮阳网,顶部及四周有窗(图2)。白天当连栋大棚中的温度比较高时,可以直接开启顶窗,并结合内外遮阳效果,同时也可将侧窗开启通风,来保证大棚内适宜的温度。文山地区冬季霜冻较频繁,棚内可搭建高90 cm、宽150 cm的小拱棚(图3)防霜冻灾害。苗床大部分为高度在30 cm或100 cm左右固定式的干漂简易苗床,少部分为漂浮育苗床架子,苗盘均采用162、200孔白色聚苯泡沫盘,一方面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拆建方便(图4)。

个体经营的高、中规模育苗基地以塑料大棚为主(图5),宽2 m、高1.8 m,中间设过道,两边为育苗区域,可进行干漂育苗和漂浮育苗(图6)。调查中发现,个体经营的育苗基地多以漂浮育苗为主,其原因是相较于干漂育苗,漂浮育苗的劳动力、成本投入都比较低,平时管理花费时间相对较少。另外由于文山州的地形气候多样、农业设施落后,一些地区没有接通农业用水,无法铺设灌溉设施,只能依靠当地降雨蓄水或使用水车运水,导致干漂育苗受到限制。漂浮育苗对水需求量相对较低,因此一些水源缺乏地区多以漂浮育苗为主。

散户、农户多采用集中搭建小拱棚(图7),也可在自家后院、田间搭建进行育苗,仅以满足自身需求为主,大部分为简易小拱棚育地苗、少部分是漂浮育苗。选取平整土地,在起好垄的土地两边插入竹片使其成为圆拱形,覆盖上薄膜,一个简易的小拱棚便搭建完成。同时调查中发现,农户为提高苗床温度、湿度,根据自身积累的经验和当地的自然资源采用覆盖松针、稻草等措施,具有一定保护效果,也为有机废弃物基质化提供了新的利用途径。

总之,不同规模育苗基地设施受经济条件、管理技术、环境条件、秧苗需求量等因素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和优缺点(表3)。

文山州冬季辣椒育苗方式

本次调查中,育苗方式大致可分为3种,干漂育苗、漂浮育苗和露地育苗。大型育苗基地均以干漂为主,中小型育苗基地以漂浮为主,散户以平畦育苗为主,极个别农户采用撒播+漂浮育苗。从表4中可以看出年出苗在100万株以上的育苗基地為干漂方式育苗的占63.64%,采用漂浮育苗的占18.18%,撒播+漂浮结合和平畦育苗占18.18%,这反映了干漂育苗在文山冬季育苗中的独特优势。

详细了解育苗基地管理人员对不同育苗方式的看法后,对各育苗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表5)。

干漂育苗

干漂育苗为穴盘育苗的一种,使用的是泡沫穴盘,为云南当地特有的育苗方式。实际生产中,干漂育苗作为最主要的辣椒育苗方式,其优点显而易见。育苗基质具有良好的固相、液相、气相结构,为根系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可促进多级侧根生长,增大根的表面积,使根系与基质紧密交织为一体,移栽时成团移出,保护根系不受物理损伤,有效缩短移栽后的缓苗期,极大提高成活率。育苗过程中由于每一株苗都独立生长在一个孔穴中,显著降低了病虫害传播速度,使病害容易得到控制,保证了秧苗质量和产量。缺点是对育苗设施要求较高,受地形环境、农业设施基础建设限制,同时前期建设投入成本高,要求具备一定的管理技术。

漂浮育苗

优点是一方面漂浮育苗相对于干漂育苗方便、省水、省事、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对育苗设施要求不高,投入资金小,适合个体经营。缺点是由于农户为节约成本,对营养液的更换和消毒工作不重视,导致水体、幼苗根际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一旦部分区域幼苗感病,就会通过营养液大面积传播,加重苗期病害,导致病情不可控制和对农民利益造成损失;其次由于大棚设施简陋(薄膜覆盖不严实,存在漏风现象),缺少相关抗寒设施和加温设施,对霜冻抵抗能力较弱,导致霜降期幼苗受到低温胁迫;同时夏季通风降温管理不方便,需多人把覆盖大棚薄膜掀开,操作复杂繁琐。

平畦育苗

该方式对育苗设施要求不高,机动灵活,但也存在抵抗霜冻能力较弱、薄膜覆盖不严实等问题,其次在小拱棚育地苗中,由于农户无法对育苗土壤彻底消毒杀菌,因此在育苗过程中,容易滋生微生物、杂草等,增加清除工作量,另外播种时由于人工撒种过于随意,某些区域生长出来的幼苗过于集中,养分竞争激烈,导致秧苗质量参差不齐、不易管理(表5)。

文山州冬季辣椒育苗市场现状及发展潜力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地区辣椒苗价格受育苗时间早晚、育苗量多少、辣椒品种不同、霜冻灾害是否发生等因素影响各有差异(表6)。以砚山县稼依镇砚绿农民专业合作社育苗基地代育苗价格为例,正常年份辣椒苗价格为0.12~0.16元/株,育苗时间约从当年10月开始,次年1~2月移栽;辣椒品种多为‘润冠78‘权御天下‘茂研24号‘艳红等朝天椒品种及云南本地小米辣。2019年文山所在区霜冻灾害严重,辣椒苗价格提高为0.5元/株,较上一年价格翻三番多,且呈供不应求态势。

随着文山州辣椒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育苗成为辣椒全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受种子价格高、霜冻灾害频繁、劳动力短缺等因素影响,辣椒育苗正由传统的农户自家育苗向委托育苗工厂进行无土育苗转变,文山州辣椒工厂化育苗产业正在起步阶段,现有的育苗基地无论从规模、现代科技含量、数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辣椒苗年供应量不足1亿株,根据文山州辣椒产业“十三五”规划,2020年全州辣椒种植面积200万亩(133333 hm2),2020年共需辣椒秧苗50亿株左右,产业潜力巨大。

文山州冬季辣椒育苗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育苗产业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文山州辣椒冬季育苗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基础设施不完善  抗自然灾害能力弱 不同地区低温霜冻影响程度不同,辣椒苗受灾程度不同,主要原因为几乎所有育苗基地均无有效增温设施,仅靠人为加温或增加覆盖物提高棚温,抵抗霜冻灾害效果不理想。

◆文山州辣椒冬季育苗市场需求不均衡 从调查结果看,目前文山州辣椒冬季育苗供应量不足1亿株,市场缺口40多亿株,供不应求,特别是霜冻低温灾害频发年份,辣椒苗价格是常年的5倍左右,市场供需极不平衡。

◆产业缺乏统一标准 包括种子精选与处理、基质筛选、基质装盘、精量播种、水肥调控、病虫害防治、种苗出棚与运输等在内的诸多环节,没有统一标准,仅靠经验或人为判断,往往造成秧苗质量不一致,成本投入差异大,辣椒苗价格高低不一等问题,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

◆育苗基地业务单一  利用率不高限制基地自身发展 调查发现98%的育苗基地仅育辣椒苗,基地使用时间仅为半年,其余时间只能闲置,不能周年供应,基地效益大打折扣。

◆专业化程度低 基质质量是育苗的关键,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基地普遍存在基质质量不一、精细度低、灭菌不彻底、发酵不完全等问题,增大育苗风险,提高育苗成本。

育苗产业发展建议

文山州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辣椒育苗项目的支持力度,扩建改造现有基地,提高育苗基地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各地农科部门加强对基础设施薄弱育苗基地服务的指导,通过技术培训或气象预警,提前采取光照补温、增加覆盖物,增盖“棚内棚”等措施,减少霜冻灾害损失。

辣椒种植主产县农科部门可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布局,大力引导支持新建较高规格大中型育苗基地并给予水电等相关费用政策优惠,加大市场需求平衡能力,减少椒农成本投入。

加大对农业科研部门投入力度,鼓励科研部门积极开展文山州辣椒冬季育苗关键技术特别是专用型、功能型辣椒育苗基质研发,制订文山州冬季辣椒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标准)在全州推广应用,推进文山州辣椒工厂化育苗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延长产业链。

文山州辣椒种植面积最大的砚山县、丘北县蔬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地方政府在产业布局时应充分考虑辣椒与其他蔬菜产业合理布局,保证育苗基地周年使用,提高经济效益。

随着生物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如砧木嫁接、试管组培等繁殖技术得到大量的应用和推广,增强了秧苗的适应性和对环境的耐逆性,同时减少了育苗基质制作的材料资源与工时耗费,减少了病害,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的运用也使得育苗大棚越来越智能化、机械化和自动化。利用现代化智能设施设备对温度、湿度、光照、水肥等因素进行智能、精准的控制,可以有效缩短育苗时间、提高集约化程度、增强抗风险能力,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成本,保证了幼苗整齐、健壮、优质、抗病。政府及科研部门可因地制宜,以育苗大户为主导,适当进行科技补贴和技术培训,以加强现代化育苗技术和设施建设对辣椒育苗产业的推进与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屈用函,袁恩平,王绍祥,等.云南文山小米辣栽培情况调查及其主售品种评价[J].中国蔬菜,2016(11):15-19.

[2] 袁恩平,赵水灵,屈用函,等.文山州小米辣种植现状及发展对策[J].辣椒杂志,2016,14(2):1-3.

[3] 别之龙,黄丹枫.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6.

*项目支持:云南省科技人才和平台计划-创新人才项目(2017HB128);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文山干鲜两用辣椒新品种选育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2018AB011);文山州"七乡"系列人才项目-七乡产业技术领军人才。

作者简介:王灿(1993-),男,硕士,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设施园艺与蔬菜育种工作。E-mail: 1561848631@qq.com。

**通信作者:趙水灵,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丘北辣椒新品种选育与应用工作。E-mail:871927183@qq.com。

[引用信息]王灿,袁恩平,屈用函,等.云南省文山州冬季辣椒育苗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16):10-14.

猜你喜欢
文山州霜冻辣椒
辣椒之争
牙克石市图里河地区初终霜日及无霜期变化分析
对云南省文山州壮族传统体育项目抛绣球的研究
文山州高原特色农业稻鱼鸭稻田生态循环种养技术
1961—2014年临夏州霜冻特征及防御对策
文山州承接产业选择研究
我的办法我知道
文山州总工会:“四三二一”齐步走 贷免扶补争创优等
卖辣椒的智慧
针对作物遭遇霜冻的低温霜冻的防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