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中哈罗德的主体建构

2020-09-01 07:10张秀文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3期
关键词:哈罗德拉康雅克

摘  要:本文运用雅克·拉康的主体理论,对《一个人的朝圣》中哈罗德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童年由于缺少父母的爱而对自我产生迷茫;成年由于与妻子儿子关系的疏远主体意识进一步模糊;老年的哈罗德在拯救好友的路上,在与不同的人的镜像关系中渐渐得到了主体的建构。

关键词:哈罗德;主体理论;雅克·拉康

作者简介:张秀文(1995-),女,汉族,河南省鹤壁市人,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3--02

引言:

《一个人的朝圣》是剧作家蕾秋·乔伊斯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六十五岁的主人公哈罗德·弗莱突然收到来自昔日老友奎妮的一封信。听闻奎妮身患绝症后,哈罗德毅然决定徒步到贝里克郡来拯救老友的生命。在路途中,哈罗德通过回忆自己的一生以及与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交流,最终找到了真实的自我。

研究者大致是从存在主义,叙事学以及精神分析的角度对《一个人的朝圣》展开分析。例如,赵丽丽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基础,对哈罗德的悲剧人生进行解读并认为哈罗德始终无法确立自己的主体身份。本文将从拉康的主体理论入手,分析哈罗德在朝圣的路途上的主体建构过程。

基于黑格尔对主人与奴隶的辩证关系的阐述,雅克·拉康提出了自己的主体理论。拉康对于主体概念的基本看法是,自我之外的人和事物对主体具有能动的构成作用(雅克·拉康,2001,32)。主体的生成建立在与他者关系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主体建构是否成功与他者有莫大关系。

一.缺失的主体

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认为6-18个月大的婴儿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影像时,会产生某种好奇心。当它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可以导致镜中影像的相应变化时,婴儿则把自己等同于这一形象,从而第一次萌发了主体意识。周小仪认为自我的形成就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主体与身体的实际状况的想象性关系基础之上的。在《一个人的朝圣》中,哈罗德从小就经历了家庭的不幸,以致他在与家人的镜像关系中没有建构出理想的主体。

1.缺失的父母之愛

母亲在婴儿时期甚至儿童时期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拉康也曾对两者的关系做出解释:“镜像时期表示了主体与某种确切地说是现实同时又不是的东西即虚像的相遇。这一东西在我称之为其原型的主体的某种结晶中扮演了一种关键的角色。我把镜像时期放在与母婴之间所产生的关系的平行位置上。”(Lacan,2001:12)在拉康看来,婴儿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最多是一种受挫,然而,如果得不到母亲的爱,就是一种精神分析学上的挫折。

在少之又少的哈罗德对母亲的回忆中足可窥见母亲对其的影响十分重要。初为人母的她并没有因为哈罗德的到来倍感欣喜,在哈罗德出生那天,她竟然感到的是“完全不知所措”(Joyce,2013:56)。由此可见,母亲对哈罗德的爱远远不够,这也致使哈罗德在与母亲的镜像关系中没有建构出理想的自我。之后当哈罗德问出:“你要去哪?”时,母亲再次说道:“祝我好运吧”,她便永远地消失了,唯一留下的是一封“连解释都写得错字连篇”的信。很显然,母亲的离开对幼年的哈罗德的心理产生了深深的不可抹去的影响。

与母亲相似,父亲也在主体的建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黄作认为象征母亲的维度为主体性的确立创造条件,而象征父亲维度的引入才使得主体性真正的确立。菲勒斯是母亲欲望的能指,为了取悦母亲,儿童必须成为菲勒斯。在儿童的想象中,父亲是菲勒斯的拥有者,因此,儿童要去认同父亲。拉康认为:“因为且仅仅因为他是法的持有者或支持者,父亲才表现出他拥有菲勒斯”(Lacan,2001:89)。只有当儿童取代父亲的位置成为法的持有者,他才可能顺利地进入拉康“三界说”中的象征界。在《一个人的朝圣》中,从战场回来的哈罗德的父亲过着糜烂的生活。哈罗德与父亲的关系每况愈下,父亲并没有在哈罗德的童年时代扮演好一个真正的父亲的角色。与父亲关系的疏离更加导致哈罗德对自我的认识产生怀疑,同时哈罗德从小“就学会了安身立命之道——保持低调,做个隐形人”(Joyce,2013:56)。

在拉康看来,由于个体本质上自我的虚无和缺失,自我需要不断在他者身上进行投射并获取认可才能完成主体身份的确立和建构。儿童时期的哈罗德并没有获得理想的自我,他的自我建构成了困扰其一生的问题。

2.破裂的家庭关系

拉康认为:“自我是像洋葱一样的多层组织,它的形成得益于与所爱客体的连续认同”(Lacan,2001:135)。镜像认同可以发生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并且不同的客体都会对主体的建构产生影响。由于从小受到被父母遗弃的打击,哈罗德对自我身份的建构十分迷茫。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哈罗德在自己所建立的新的家庭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尤其是与儿子戴维的关系上。由于自己父亲没有给予哈罗德足够的爱,哈罗德并不知道如何做好一个父亲。哈罗德是这样描述儿子的死亡的:“二十年前我亲手埋葬了我的儿子……他是在花园的棚架上吊的……是我发现他的”(Joyce,2013:101)。由于哈罗德对待儿子的异常态度,儿子对哈罗德的态度也是不闻不问。于是,在与儿子的镜像关系中,哈罗德再次陷入建构自我的迷惘状态。

儿子的死亡不仅对哈罗德建构自我产生影响,同时也使哈罗德与莫琳的夫妻关系陷入了绝境。在戴维去世之前,哈罗德与莫琳也曾是一对恩爱的夫妻。直到有了戴维,哈罗德对待戴维的不知所措状态使得莫琳对他愈加失望。最终,戴维的离世导致两人的关系彻底陷入了僵局。“他和莫琳可以在一个房间内连续几个小时不说话”(Joyce,2013:88)。渐渐地,两人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哈罗德认为对于莫琳来说自己做什么似乎都是不对的。当他得到别人的赞扬的时候,他多么希望莫琳也能投来赞许的目光,然而,有时候他还没开口,莫琳就已经拒绝了他。莫琳作为哈罗德在自我建构中的他者,没能让哈罗德获得理想的自我,使得哈罗德几乎面临崩溃的边缘。如果说父母的遗弃使哈罗德在自我的建构中不知所措,那么,与妻子和儿子关系的失败使得哈罗德的主体彻底崩溃。

二.主体的回归

1.理想自我

镜前主体因自身的缺失被镜中虚构的统一形象吸引,这一形象又以反射的方式回返自身,建构想象的理想自我。同时,吴琼认为镜像是完整统一的,完整的镜像对镜前的主体起着赋形作用。

在与妻子莫琳和儿子戴维的关系破裂后,哈罗德的生活几乎是一片狼藉。于是,办公室新来的同事奎妮·轩尼斯似乎让哈罗德有了些许慰藉。刚来的奎妮默默无闻,只顾低头做事。“她矮矮胖胖,是个貌不惊人的女子”(Joyce,2013:8)。与妻子不理解自己,无法与妻子进行沟通交流形成鲜明对比,哈罗德却能与奎妮畅聊一翻。奎妮的出现似乎让哈罗德找到了真正的自己,然而,当纳比尔老板问到是谁把自己父亲留下的唯一遗物花瓶打碎时,哈罗却始终不敢承认自己的过错。令人惊讶的是,奎妮包揽了一切责任并被纳比尔开除。这时的哈罗德无比佩服奎妮,心想自己要是也能像奎妮勇敢该多好。奎妮身上所具有的某些特质是哈罗德所缺失的,哈罗德在奎妮的身上想象出了一个理想的自我,并希望能与之获得统一来获得完美的自我。在听到奎妮即将离世时,哈罗德是承受不住的。奎妮是哈罗德理想自我的化身,奎妮的离世代表着哈罗德理想主体的消失。因此,拯救奎妮的过程就是哈罗德在尽力挽回理想的自我。

2.他人认同

镜像不只在婴儿时期发挥作用,作为“他者”,它对自我的塑造功能贯穿人生的始终。由于自我本质上的内在空虚性,它需要外在的他者不断充实和确认自己。龙丹认为主体一生与不同客体发生的多次镜像认同因主体状态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样态:空无的主体内化吸收能够为它提供统一完整幻象的理想他者,披上他者的衣裳实现从无到有。

小说中的哈罗德在对自我主体的认识几近崩溃的状态下,认识了好友奎妮,在与奎妮的镜像关系中,自我主体意识渐渐苏醒。在拯救奎妮的路上,哈罗德结识了各种各样的人。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哈罗德渐渐地认识了真实的自己。例如,在遇到一个带着孩子的女人时,哈罗德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儿子戴维,想到自己并没有尽到一个好父亲该有的责任,为什么会对自己的儿子如此地生疏甚至是陌生;在遇到那个外科医生的时候,哈罗德不禁回忆起了自己与莫琳以前的快乐时光,回想为什么会把夫妻关系搞得如此尴尬;当所有人都对哈罗德的事迹大加赞赏时,哈罗德被别人所肯定。最终哈罗德认识到真实自我并与妻子和好如初。

这些形形色色的人都是哈罗德在建构自我过程中的他者,他们所拥有的正是哈罗德所缺失的,哈罗德在他们的身上建构出理想的自我,并与理想自我寻求身份统一,得到身份认同。

结语:

综上所述,童年的哈罗德在遭到父母的遗弃后,对自我的身份感到了迷茫。成年的哈罗德因为不知如何做好一个父亲而与儿子关系生疏并与妻子的关系逐步恶化,并没有在与他们的镜像关系中找到真正的自我。老年的哈罗德在拯救好友奎妮的过程中,在与不同人的镜像关系中渐渐获得身份认同并完成对主体身份的建构。

参考文献:

[1]Joyce,Rachel.2012.The Unlikely Pilgrimage of Harold Fry.Random House UK.

[2]Maslin,Janet.2012.Quiet Man Gets a Life and Also a Blister.New York:New York Times:33-35.

[3]黄作.《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

[4]龙丹.主体与镜像的辩证关系——镜像认同的三种样态[J].外国文学,2018年第1期.

[5]蕾秋·乔伊斯著,黄妙瑜译.《一个人的朝圣》[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年.

[6]吴琼.《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7]雅克·拉康著,褚孝泉译.《助成“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精神分析經验所揭示的一个阶段》,载《拉康选集》.上海:三联书店,2001.

[8]赵丽丽.大他者作用下主体身份的缺失——解读《一个人的朝圣》中哈罗德之痛[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9]周小仪.拉康的早期思想及其“镜像理论”[J].国外文学,1996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哈罗德拉康雅克
读书的快乐
读书的快乐
曾担任过12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雅克·罗格逝世,享年79岁
《一个人的朝圣》:在路上,重拾遗失的美好
哈罗德的帽子
生活中的爱与宽容
Inevitability of Willy’s Tragedy as Seen from Lacan’s Mirror Stage
“天下之言性也”
——拉康对《孟子》的误读?
雅克坚信:法雷奥会继续保持强劲的增势
精神分析批评中存在的几种对拉康的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