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连城怀古

2020-09-01 03:52
参花·青春文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凭祥连城炮台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体系感兴趣,那么你一定听说过“北有长城,南有连城”这句话。“南国连城”,狭义上指的是位于广西凭祥的大连城和位于龙州的小连城,广义上指广西千里中越边境线上的边防体系。

从空中鸟瞰祖国南疆广西的中越边境线,在茫茫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道道灰色的线条在山脊上蜿蜒伸展。人若沿着山势爬行探索,就会发现这些灰色线条原来是石头垒砌成的墙。石墙经过风吹雨打,如今有的只剩下断壁残垣,有的淹没在灌木丛中,但最终都分别通向不同山头的古炮台。

扒开历史的尘烟,我们把目光引向过去。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清政府,屡战屡败,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当时,号称世界第二强国的法国企图吞并越南,然后以此为跳板,北上侵略中国。一八八三年,野心勃勃的法国人挑起了中法战争。

面对狂妄敌人的嚣张气焰,冯子材、苏元春和刘永福等爱国将领和仁人志士,不畏强敌,身先士卒, 以血肉之躯打退了法军的进攻,取得了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可腐朽懦弱的清政府却乘胜议和,以赔款、“割地”、停战了事。中法战争后,法国吞并越南,对中国大西南虎视眈眈。落后的清政府与强邻为伴,日夜芒刺在背。

为防法国侵略者继续北进,清政府命当时的广西提督(时任广西最高军事长官)苏元春积极防御。经过考察,苏元春准备在所有敌人有可能进犯的线路上都修筑碉台、炮台扼守,并修筑关卡、城门等。一八八六年,沿着千里中越边境线,一个规模宏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拉开了建筑序幕。

镇南关(今天的友谊关),是中国通向越南的南大门。举世闻名的镇南关大捷就发生在这里,也是当时法军的主攻方向。为保卫中国南大门,苏元春在镇南关周边的山头,建设了炮台群,特别在制高点金鸡岭上建设了镇南炮台和镇北炮台。炮台上设有驻兵房、弹药库、暗道等等,均用大块花岗岩垒砌而成,坚固异常。南北炮台各装备了一门克虏伯大炮,这种大炮射程可达二十公里,直接威慑当时法军基地凉山。

平而关,也是法军可能进攻的方向之一,从这里突破既可以包抄镇南关的后路,又进一步威胁凭祥,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苏元春依据中越界河平而河的地势,在平岗岭上居高临下,建造了南北两座炮台。考虑到平而关的地势没有金鸡山那么险要,苏元春便在这里修建了长达一公里的地下长城。这个地下长城沟通南北炮台的同时,通道每隔十米就有两个出口与外界相连,或通后方,或通边境的射击位置。地下设有驻兵室、弹药库、指挥室等,中部设有一条地下通道,直通中越界河平而河。整个地下营垒和通道占地数十亩,纵横交错,结构巧妙,犹如一座地下迷宫,被称为中国清代最隐秘的地下工事。坚固的平岗岭炮台在抗法战争、解放战争、援越抗美中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如今站立炮台,耳边依稀回响当年的隆隆炮声和呐喊厮杀声。

扼守了两处险要关口,还必须有一座大本营。经过实地考察,苏元春发现,凭祥以北一点五公里处,四面环山,易守难攻,是修建据点的理想场所。于是,苏元春依山势修筑城墙、碉堡和石垒,将周围的山峰连成一体,八座炮台耸立于各山头,山谷处设置城门和关闸,形成一道牢固的环形防线。苏元春把此处命名为大垒城,后来,人们形象地称为大连城,是前线军事指挥中心。山谷下是指挥中心建筑群,包括提督衙门、演武厅、练兵场、武圣庙、财神庙等。并挖了四口大井——士兵饮用的福井,军官饮用的禄井,长者饮用的寿井,红白喜事用的喜井。建有可供万人练兵的校场坪,衙门前三十米的四排房屋为兵营。在提督衙门的后山上,有白玉洞,是苏元春的军机要地和养心处。当年,他扩通了灵明、灵光、朱砂三个洞穴,修阶梯,砌围墙,盖住室,塑神像,砌花坛鱼池,并建亭阁牌坊等。

从凭祥往北行进三十多公里,就是龙州县。龙州地处左江水路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以水路交通为主的年代,从镇南关、平而关、水口关三个方向通往内地,龙州是交通的咽喉要道,有着“一镇锁三关”的战略意义。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命苏元春把广西提督府从柳州迁到龙州,以便处理对法防御事务。

龙州城西郊外的将山,是龙州的制高点。将山群峰环抱,矗立在进出龙州的必经之道上,是建立大本营的绝佳位置。苏元春决定把边防指挥中心设在将山,在这里構筑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因建筑方式类似大连城,在主峰及左右山峰的五座峰峦之上及山间洞中,共修筑炮碉台十五座,及连接炮台之间的单双跺城墙长近六公里,烽火台、帅旗各一座,垒做城门、山门两座,修练兵场、兵房、来安馆、别境亭、惜子塔、元春阁、保元宫等设施。主峰镇龙炮台,原安放德国克鲁伯一百二十毫米口径加农炮一门,占地一千九百二十五平方米,内有兵房、弹药库、相台等,屯兵积粮,与下冻、水口炮台连成一体,扼守镇南关孔道和水口关隘口,成为规模庞大、气势雄伟的边防要塞。

小连城要塞建成后,苏元春开设圩市,兴建商铺、戏台,鼓励内陆民众移居边塞,实行移民实边政策,使龙州成为广西第一个通商口岸,从而形成一个设施完备的前线指挥中心和前方补给基地。作为近代广西边防最大的军事要塞,大、小连城险要天成,粉碎了法国侵略者在中越边境的凭祥、龙州段向我国进攻的图谋。

但与强敌为邻,广西光有大、小连城,还不能高枕无忧,于是苏元春继续构筑边防体系。经过十八年的辛勤耕耘,他最终在广西的千里中越边境线上修建了一百六十五座炮台和碉台,一百零九处关隘,六十六个关卡,号称“乌鸦飞不过,老鼠钻不进”。据统计,当时修筑这项巨大的军事工程耗资五十五点五五万两白银,而清政府先后两次只拨付了二十八万两白银,剩下的由苏元春多方筹集,或募捐,或借款,或节省部队开支,甚至变卖自己的家产。

然而,世事难料,苏元春没想到在军事防御工程几近完成之日,正是自己政治生命完结之时。一九零四年,因“明月与天分一半”的诗句,苏元春被政敌诬告,以“纵兵殃民,克扣军饷”的罪名发配新疆。一九〇八年才得以平反昭雪。得知消息不久,苏元春不幸染病,客死他乡,终年六十四岁。在他孤寂的身影后,留下了这道固若金汤的军事防御体系。

如今,历史的硝烟炮火已散尽,“南国连城”的军事防御功能也已褪去,但巍巍的石墙见证了中国军民齐心抗击侵略者的历史,并一直激励后人保家卫国的雄心。

猜你喜欢
凭祥连城炮台
漫行边城,听一曲凭祥之声
广西跨境劳务合作发展研究
广西跨境劳务合作发展研究
浅说晚清广州江防重镇沙路炮台
胶东半岛炮台的开发利用
炮台,战争与和平
洋务运动时期出洋官员对西方炮台的考察
广西凭祥口岸:水果交易进入节前旺季
和猫狗一起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