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战“长梅” 林水铁军保安澜

2020-09-01 03:36徐志刚
杭州 2020年13期
关键词:险情防洪水文

徐志刚

今年的梅雨季,时间超长、雨量超大、范围超广,杭州市平均梅雨量793毫米,是常年梅雨量的3倍。杭州南部的淳安县平均梅雨量更是达到了1035毫米;新安江水库建库61年来首次9孔开闸泄洪,坝前水位创历史新高;东苕溪流域全线超保证水位,北湖滞洪区分洪、德清大闸开闸泄洪。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全市上下发扬连续作战、团结抗洪的精神,流域上下“一盘棋”,众志成城战“长梅”。

水文尖兵,抢测洪峰“强支撑”

水文是防汛的“耳目”和“尖兵”,是调度决策的“参谋”。这是一项“技术活”,要根据水位的高低、涨率的变幅,不断改变监测的频次,以精准的捕捉“洪峰流量”。这也是一项“体力活”,携带着流速仪的铅鱼(监测辅助设备),重达一百多斤,要挂上缆道,力气小的还真干不来。在湍急的水流中“拖拽”河猫(流量监测设备),既要有“力气”,又要把控“方向”。

7月2日新一轮强降雨开始,钱塘江、东苕溪、分水江各大流域同时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杭州水文职工日以继夜、连续作战、不眠不休,应急测验队伍顶风冒雨开展河道流量监测30轮120余次,为流域水库群联合错峰调度提供决策依据。

年逾50岁的水文监测中心副主任王玉明,是大家眼中的“老支委”“老水文”。这个“老”字不仅指年纪,更是他超出常人的水文阅历和老道经验。东苕溪的洪峰流量是否超过下游河道安全流量?上游水库是否需要关闸错峰?北湖是否需要开闸分洪?这一系列的决策依据都来自水文监测。“水文预报”离不开“监测数据”,“预报结果”需要“监测数据”来印证修正。东苕溪流域防汛调度的关键时刻,王玉明不顾多日值守的疲倦,带着三组野外应急测验队伍连夜奔赴余杭区瓶窑镇支援。洪峰抢测要求每三小时监测一组数据,并根据水位抬升情况随时加密监测频次。这一夜,雨时停时骤,王玉明在四个站点之间不断来回奔波,实时比对着上下游流量数据,直到洪峰已过、水势相对平稳后,他才放下心来,而这时,天已经亮了。

梅汛期,水文监测中心共接收处理水雨情遥测数据2000万余条,人工报汛报文1753份,发出山洪预警短信18.9万余条、降雨预警通告单287份,发布主要江河洪水预警18期,预警及时率达100%,为防汛调度决策提供了坚强技术支撑。

林水铁军,连续奋战“化险情”

5月29日入梅,林水铁军连续防御八次强降雨过程。随着雨带的南北摆动,运河、东苕溪、分水江、兰江、钱塘江轮番发生洪水,有时甚至两江洪水碰头叠加。梅汛后期,经历多轮强降雨,江河底水抬高、土壤吸收能力减弱、山塘水库蓄满,上游金华衢州和安徽黄山洪水过境,下游太湖高水位和农历天文高潮位顶托,流域防汛形势日趋严峻。7月2日,一场全市域的强降雨让全市18座大中型水库几乎全部超汛限水位。预报后期还有降雨,出梅“遥遥无期”。市林水局党组果断决策,领导带队下沉一线,六个抢险技术指导组预先配置到位,随机应变。

东苕溪流域由南苕溪、中苕溪、北苕溪三条支流汇合而成,一条45公里的“西险大塘”将西部山水阻隔于杭城之外。瓶窑以上140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天降10毫米的雨,就将产生1个西湖的水量。如何让三条支流的洪水有序下泄,避免同时到达瓶窑造成峰值叠加,是水库调度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洪水来临前,要利用降雨间歇“加大下泄腾空库容”。洪水来临时,上游水库要及时“关闸拦洪错峰”。洪水调度是以分钟为单位的,要时刻盯牢“区间”降雨,对流域水库群进行“动态调度”。新安江、兰江、分水江同樣也存在“错峰调度”的需求,在新安江9孔泄洪,兰江洪峰同时过境之时,分水江流域的水库群错峰调度22小时,闸门全关拦蓄洪水3000万方,减轻下游桐庐、富阳的压力。

一次洪水过程需要几天几夜,而防汛调度员需要“超长待机”。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孙映宏,身兼综合工作组和预报调度组的组长,像一颗钉子一般牢牢“钉”在岗位上,滚动制订水库群调度运行的最佳组合方案,发出一道道水库调度指令,把影响降到最低。7月7日上午,刚刚接待完电视台记者采访的他,一脸疲倦地靠在座椅上,头耷拉到椅背外,这么不舒服的姿势也不妨碍他即刻入睡,但接了一个电话后,他又马上进入战斗状态。已经算不清他在值班室待了多少个日夜,自5月29日杭州入梅以来,强降雨一轮接着一轮,孙映宏一刻不停地投入到防汛的各种工作当中。

在梅雨前期,市区林水部门及时发现、及时处置了西险大塘土桥湾段、浦阳江进化段堤防险情。钱塘江、东苕溪两岸堤防经历高水位、大流量、长时间浸泡,容易发生险情。余杭区启动西险大塘百米一人24小时不间断巡塘措施,发现险情及时处置。当接到北苕溪求是村闸站洪水倒灌险情时,工程抢险组凌晨2时赶赴现场,指导当地采取有力措施,天亮前成功封堵。当桐庐县洋滩闸站发生闸门破损险情,工程抢险组再次出发,第一时间封堵。

防洪利器,守护百姓“保安澜”

近年来,杭州市相继建成了一批流域性的防洪排涝工程,在决战“长梅”洪水中,防灾减灾成效显著。

从6月25日开始,三堡排涝泵站开机排涝至今未停,连续运行时间超历史记录,持续开机17日累计831台时,累计排水1.5亿立方米,相当于10个西湖的水量,较去年同期排水量多1.11亿立方米。在汛情最紧要关头,最高开机3台合计150立方米/秒。因长时间开机,进水口杂物多,需临时停机清理杂物。在停机的这1小时内,运河水位迅速上涨12厘米,也从侧面反映了三堡排涝泵站的作用。三堡排涝泵站作为杭城排涝的骨干工程,在有力保障城区排涝安全的同时,也全力外排运河河网水量入钱塘江,减轻了杭嘉湖平原防洪压力。

以往每到主汛期,家住兰江边上的大洋镇群众都要带上贵重物品提前转移。2017年的“6·25”特大洪灾,在大洋镇百姓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不少居民家里积水深达1.3米,财产损失严重。为彻底解决防洪问题,2017年汛后,建德市新安江兰江治理工程(大洋段)开工,按照20年一遇洪水量标准建设,新建及加固堤防4.08公里,极大地减轻了兰江洪水过境对沿岸3.4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余杭区羊山湾以闸代堤段翻板闸全长870米,自澄清港开始,沿西溪街、外窑街,至梦溪大桥。2018年11月开工安装调试,2019年3月完工进入试运行。独特的“以闸代堤”活动防洪闸门设计兼顾了景观和防洪的功能,放平的翻板闸门上铺设了防滑材料,枯水期作为“游步道”方便老街周边居民群众亲水和观景,洪水期间根据防洪调度预案,将翻板闸侧翻90°成一道“防洪墙”挡水防洪。2019年试运行阶段经受了“7.13”暴雨洪水、超强台风“利奇马”洪水的严峻考验。在本次“超长梅”中,翻板闸再次发挥防洪功效,在守护瓶窑老街安全的同时,也让饱受“逢水必淹”苦痛的瓶窑老街群众有了真真切切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单位:杭州市林业水利局

猜你喜欢
险情防洪水文
三门峡地区下沉式窑洞防洪防涝设计研究
我将赤脚走向荒野
浅议互联网技术在水文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可爱的想象力
可爱的想象力
江西省水文文化建设的思考
揭秘国产“抗洪神器”:可做到滴水不漏
水文档案的特点作用与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