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与体育社团的共融性研究

2020-09-02 08:36邓珠丽王石峰
运动精品 2020年4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社团体育

邓珠丽 王石峰

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与体育社团的共融性研究

邓珠丽1王石峰2

(1.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小学玮鹏校区,广东 深圳 518028;2.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广东 珠海 519041)

文章对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与体育社团的共融性进行研究,认为体育社团参与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体现在体育社团的异化发展、体育社团理论研究不足、体育社团实践效果欠佳等方面。体育社团参与中小学体育课程内涵建设是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体育社团内容为中间载体,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课程氛围建设等方面都围绕着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而展开,旨在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促使学生基本掌握1~2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努力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让体育社团真正融入到体育课堂,并延伸到体育课堂外,形成体育社团课内外一体化建设,改变原有的“学生喜欢运动,不喜欢体育课”的窘境。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课程建设;体育社团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的要繁荣校园文化,促进中小学社团的发展,阳光体育活动明确指出,要加强青少年体育社团的建设,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的能力[1]。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普遍关注体育社团在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活跃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自从2001年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发生了新的变化,改变了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的分类方式,紧紧围绕着“三个维度”“五个领域”“两条主线”展开体育教学内容。其中“三个维度”是认知、情感、技能;“五个领域”是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条主线”是以传承体育运动文化的教学功能和以增进学生健康的育人功能为主线。中小学学生通过参与体育社团获得技能水平的提升,运动文化得到有效传承,以达到教学目的。此外,体育社团还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通过社团的导向激励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以达到育人目的。体育社团正是凝聚了教学和育人的双重作用,因此,体育社团参与体育课程内容建设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1 体育社团的概述

1.1 体育社团的内涵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体育社团属于一种社会组织,是一个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繁杂社会组织,是为了达成某种共同体育目标并按照一定的方式而聚集的群体或团体。到目前为止,国内少数学者对体育社团概念作出了界定,卢元镇教授是国内较早时期开展对体育社团的研究的学者,他提出,“体育社团就是以体育运动为目的或内容活动的社会团体”[2]。许仲槐教授对体育社团定义为:“体育社团是社会成员为实现共同的体育目的、参与同一体育社会活动而自愿组织起来的宽松的社会群体”[3],强调了社团的自愿性和组织宽松性。体育社团现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按照社团的正规程度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体育社团;按活动内容可分为学校、竞技及群众体育社团;按非营利组织分为会员制和非会员制;根据体育社团的形成条件又可分为官办、半官办和民办三类;按传统的成立方式分为“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社团,按地域可分为全国性与地方性社团等[4]。

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按照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校体育社团与中小学体育社团两种形式,前者是高校体育文化最为常见和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发展迅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团实体。目前我国学者对高校体育社团的研究颇为丰富,然而对中小学体育社团的研究则寥寥无几,有也是停留在对学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的研究层面。中小学体育社团与高校体育社团之间的衔接体系断层现象严重。学者对中小学体育社团的内部结构、外部对人社会行为的关系以及微观层面的具体操作实效上还有待继续深究。综上所述:体育社团的目标和内容与中小学的课程建设具有鲜明的共性,为两者的共融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中小学体育社团组织

目前,现行的学校体育结构包含了学前、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四个不同阶段的体育形态。其中,中小学阶段体育是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教育过程。高校通过体育社团组织来达成不同阶段的体育目标。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综合前人的研究,认为中小学体育社团组织是指在中小学学校体育环境内,以体育内容为载体,依据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由专门的体育教师在特定的时期内,在课内外引导学生自主自愿参与,为实现共同体育目标的群体或团体,此定义结合了卢元镇教授和许仲槐教授两者的观点。常见的组织形式有单项体育协会、兴趣小组、运动训练队、体育俱乐部等。由于小学与中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尤其是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认知能力上差异性显著,体育社团将呈现出自愿性、兴趣性、指导性等特征。

2 体育社团参与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2.1 体育社团异化发展

体育社团是学生课内外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在高等教育中,体育社团是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体现,是相对于社会大环境下的一个小社会。然而,中小学体育教育明显弱化了体育社团在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大基础性功能。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学校领导一味地追求学生的智力至上,任意缩减体育课时,增加主科学业,造成学生身心俱惫,体育社团演变成为仅有少数特长生参与的活动,一种精英式的运动,一定程度上造成体育社团本身异化发展。让全体学生参与体育社团乃是社团成立的初衷,体育社团回归体育课程建设必然是一种发展趋势,这也是两者共融性发展的必然趋势。

2.2 体育社团理论研究不足

近些年来,在我国有关于体育社团组织建设问题上,研究的焦点落在高校体育社团建设和社会单项体育协会的实体化建设两方面,主要集中在对体育社团的作用、发展现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经费来源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研究[5],面对中小学体育社团组织建设的研究,仅围绕着以运动项目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现状调查上,如基本现状、管理现状、认知现状、内容现状、指导教师现状等较为表浅的分析,总体上缺乏较为实质性的创新性研究,对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几乎是无人问津:(1)中小学体育社团发展模式研究;(2)中小学体育社团教学功能与育人功能的结合研究;(3)中小学体育社团组织创新性研究;(4)中小学体育社团与高校体育社团的对比性研究;(5)中小学体育社团的初步实体化探究;(6)中小学体育社团参与体育课程建设性研究。以上几方面是中小学课程建设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今后即将研究的热门课题。

2.3 体育社团实践效果欠佳

在体育社团实践层面上,体育与健康课与课外体育锻炼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过去我们单一地认为,体育与健康课与体育社团两者是相互独立的,互不相干的整体,除了少部分的学生自主锻炼之外,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活动要依赖于体育社团开展,基于中小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在一定时间内没有体育教师专门的指导下,难以达成较高的练习效果。刘平江(20113)选取北京、吉林、湖北、江苏及广东5个省市的中小学体育社团进行问卷及走访调查指出:中小学体育社团存在着学生时间缺乏、场地器材不足、时间安排不合理、内容枯燥、项目种类单一等共性问题,再加上师生比的矛盾问题突出,严重影响指导效率。而在体育课堂上,大都采用行政班级上体育课,由体育教师专门制定体育教学内容,体育委员协助组织课堂纪律,严格按照教学程序来实施体育教学过程,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组织练习,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不高,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造成教学效果堪忧。

2.4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下降

“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下降。”这是多年来“全国学生体质监测”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最终结果[6],结果是学生的肥胖率上升、近视严重,身体形态与机能指标下降,学生的心理疾病等一系列问题。体育课堂相关问题也频频发生,使体育课成为“可有可无”的副科。大部分学生上了12年体育课,都没有基本掌握一门运动技能的内在规律。我们如何完成《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对学校体育的目标要求,即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技能目标。然而在现实的体育教学环境中,有些同学甚至对体育课产生“痛、累、烦”的反感情绪,学生一旦毕业走出校门谈何体育终身化?面对当前体育教学突出问题,体育课程亟需进行教学改革,如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融合互动工程”,强化体育社团在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职能,让体育社团成为课内外互动的中间载体。

3 体育社团参与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的分析

2013年12月8日,由教育部体卫艺司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举办的“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成立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召开,标志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开启新一轮的征程,学校体育教育将会面临将来的“10+1” 改革工程。其中,有两项是 “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工程和“课内外、校内外体育互动融合”工程,强调体育教育改革的重心落在教学与育人的功能上。笔者认为“课内外、校内外体育互动融合”工程是重在整合资源,教学与育人互动融合,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过程,是贯彻实施“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并最终形成终身体育思想。

体育社团作为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不应只局限于课外体育的发展,应着重加强体育课堂内的建设,在欧美及一些亚洲国家的不同层次学校体育教育中,如日本、韩国,大部分中小学以体育社团为主的教育方式贯穿体育课内外。近几年,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体育俱乐部出现在体育课堂已成常态化,甚至在一些沿海及省会城市,中小学的体育课普遍采用体育俱乐部的形式,且收到一定的成效。徐兴国(2009)对江苏省镇江市中小学青少年俱乐部的研究后,得出:俱乐部为中小学课堂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康熙(2018)以贵州省为例,对“俱乐部模式”代替“中小学传统体育课程”做了系统可行性调查,认为将俱乐部模式应用到中小学体育课堂,将打破传统教学弊端,是一种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体育社团参与中小学体育课程内涵建设是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体育社团内容为中间载体,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课程氛围建设等方面都围绕着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展开(图1),目标旨在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促使学生基本掌握1~2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努力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让体育社团真正融入到体育课堂,并延伸到体育课堂之外,形成体育社团课内外一体化建设,改变原有的“学生喜欢运动,不喜欢体育课”的窘境。

图1 课程建设与体育社团参与模式图

3.1 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是指导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与活动所要达成的预期学习结果。课程目标制定要从学校体育的文化使命和文化价值出发,结合体育社团的内部结构特征、外在功能与特点、运行机制,对课程目标要有更深层的认识。中小学阶段的体育健康课程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能够让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就能达成。我们通过对新课标课程目标的解读发现,体育社团目标与身体健康、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目标设置具有一定的吻合性,因此,学生需要通过参与社团(体育俱乐部)来达到预期的效果目标,寻求两者融合发展的最佳效果。

3.2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体育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决定着教学手段与方法。体育课程内容依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可分成不同的活动内容,目前常见的依据学科分类分成知识与技术类、运动参与类和体育活动经验类,而这些活动内容与体育社团内容基本上相吻合,且内容具有多元化、多样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为此,体育社团在内容选择上要注意达到“三符合”标准,即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符合学生的实际运动水平,才能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真正价值。洁琪(2016)在对广州8所高中学校15个体育社团调查后发现,除了有一所学校没有开设攀岩项目,其他学校均涵盖齐全。

3.3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把课程计划付诸教育实践的基本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清楚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明确课程实施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以体育社团作为课程实施的媒介来扩大课程影响。例如,在学期的课程实施中,体育教师科学、系统地传授一门技能,从基本技术的泛化阶段到稳定自动化阶段,技术强化到战术使用,再到技战术的实战应用过程,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高峰体验,有助于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王凤玮(2011)在对湖北省6个城市中小学体育社团展开系统调查后发现,在组织实施上,教师占65%,师生共同占35%,而由学生自发组织社团个数为0。由此说明,教师组织仍然是体育社团实施的主体。

3.4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标准和途径对课程方案、课程实施以及教学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7]。课程评价的主体主要有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育教师的评价和体育课程建设的评价三方面,而体育社团参与体育课程建设的评价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完善程度及课程内容先进性上,以体育社团运动技能质量为主要评价导向,突出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灵活性,同时在对学生评价时,更加容易体现学生对运动技能学习的真实性和表现性评价。

3.5 课程资源

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的总和。相对体育课程资源而言,只要能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一切因素都可视为有效资源,既包括有形的、又包括无形的,体育社团资源属于课程有形资源,如体育俱乐部的规章制度、宗旨服务、教学计划、项目体系建设等一系列资源,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人力资源和场地设施资源的匮乏[8]。在上海市,有些中小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发展形成自己不同的特色项目,每周固定时间将招收的艺术特长生组织起来开展社团活动,以校内外竞赛为平台,整体带动学校体育氛围。由此可见,体育社团资源是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途径。

3.6 课程氛围

体育课程氛围又可称之为体育课堂气氛,是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内体育大环境的不断转良,学校体育环境也逐渐得到极大改善,课程地位明显受到重视,“放羊式”“应付式”的教学模式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开始出现在体育课堂上,此教学模式具有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灵活,没有严格的教学程序,负荷强度和量度适中,学生的自主性强等特点,慢慢被广大学生、家长、老师所接受并认可。

4 结语

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学者对中小学体育社团参与体育课程建设的研究甚少。笔者基于当下现状,阐述了中小学体育社团的内涵,系统论述了中小学体育社团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构建了以体育社团为核心,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及课程氛围建设的体育社团参与课程建设的模式。体育课堂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第一空间,而课外体育则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体育社团参与课内外一体化互动融合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种新思路。

[1]刘毅.体育社团促进青少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曲阜师范大学,2016.

[2]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11-115.

[3]许仲槐.体育社团实体化初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

[4]王旭光.我国体育社团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7.

[5]韩小娟.北京市中小学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1.

[6]毛振明.面向未来,学校体育该如何改[J].人民教育,2017(1):72-74.

[7]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8.

[8]马海涛,王飞菲.陕西省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0(6):746-751.

On the Integration of P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Sports Association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DENG Zhuli, etal.

(Liyuan Primary School of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518028, Guangdong, China)

邓珠丽(1985—),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社团体育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专业认证视域下高师院校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的批判与重建:从“小三源”论走向“大四源”论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我们的“体育梦”
社团少年
文学社团简介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