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及实践路径

2020-09-02 06:48兰岚
理论观察 2020年5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兰岚

关键词: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方社会思潮;网络舆情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4 — 0047 — 04

一、新时代意识形态面临机遇与风险并存

经济全球化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交流提供了平台。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在多层次多领域的对话、交流、合作和互鉴,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创新提供了多层次的思想文化平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向世界的中心,影响力、感召力和引领力不断加强,使世界上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人多了起来,使两种社会制度力量对比发生了改变,有利于向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转变。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在一体化进程中不断进行着交汇、交融与交锋。世界格局从对峙转为和平发展,然而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道路之争、制度之争、文化之争愈演愈烈。西方敌对势力散布“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言论,意图损毁中国国际形象。近年来西方社会思潮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等通过网络等途径传播,侵蚀高校师生的思想,恶意曲解和丑化我国民族文化,削弱了青少年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基本认同。

二、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的内容

新时代,国家对高校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中提出,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高校教师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承担着重要的意识形态责任,从具体责任内容上可以从四个维度进行划分。

(一)价值观引导

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对我国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承担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社会成员必须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和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成员提供了价值选择、价值判断的参照标尺,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认知力、辨别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中国价值观精髓。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培育大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的价值观念至关重要。

1.要坚持理论灌输。理论的旨趣在于理论力求掌握大众。人们头脑中不会自发产生先进的理论,只有通过理论灌输才会有确立正确政治信仰的基础。毛泽东指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②因此,高校教师在开展价值观教育时要开展正面理论灌输,既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科学阐释和分析,又要注重回应大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使学生对理论内容产生内化,从而让他们理解、接受灌输的内容,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灌输强调“灌”的外在性和“输”的内因性有机统一,既强调理论的科学性,加强对学生的理论引导,又要强调以理服人,使学生理解和认同科学理论。

2.坚持实践教育。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人们的思想政治观念就是在实践中自觉和不自觉地形成和发展的。意识形态理论教育离不开实践。江泽民指出:“在我们国家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③教师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时,要加强大学生对理论的科学把握,而且要把意识形态教育置于可感知的实践生活中去,广泛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核心价值观有关的实践活动,化抽象理论为具体行为,有效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对社会主义道德的感悟,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

(二)主流意识形态主导

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整个国家思想文化的凝结,反映了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信仰。“它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是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和经济思想、法律、道德、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④通常而言,通过主流意识形态就能看到相应的统治阶级的利益。它在该社会的意识形态系统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规定和影响其他意识形态的生存与发展。

1.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

在整个社会体系中,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体系,其中必然有一个主流,那就是主流意识形态,而整个国家的行为就是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下展开的。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旗帜。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論,是关于人类彻底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是共产主义运动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根本性原则问题。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权、话语权。

2.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质上是思想领域内的东西,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具有很好的反映,反映了广大无产阶级的利益。它是思想意识的主要内容体现。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主要内容包括无产阶级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宗教信仰和哲学等。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的传播开始于新文化运动。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形成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巩固,则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大所产生的一系列的重大战略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最具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的意识形态。

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每一种社会制度都有其价值观,这是一个社会制度在上层意识形态问题上的特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主义经济分配制度中对各种事物所持有价值的基本看法和总体要求。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正是在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上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精度提炼。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增进思想共识,扩大社会认同,从而强化和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错误思潮批判

1.认清西方社会思潮演变与实质

当今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世界各国在不同程度上超越国界、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各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为我国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文化和科技成果、利用世界资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实现世界多极化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异常复杂和尖锐。对此,高校教师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西方敌对势力从“攻心”着手,利用各种方式,对我国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加紧对青年一代搞“精神和灵魂的征服”,以实现其“分化”和“西化”的图谋。近年来西方社会思潮如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新殖民主义等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等途径涌入国内,从而得到广泛传播。这些西方社会思潮所代表和裹挟的价值观加剧了师生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混淆和矛盾,极易引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影响着青年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也给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批判揭露西方思潮的错误

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师应该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分析问题,批判和揭露西方思潮的错误观点。在当代中国,各种社会思潮以唯心史观修正或解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意图诋毁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例如,新自由主义主张彻底私有化、完全市场化。西方媒体所宣扬的普世价值观、意识形态终结论、历史终结论等理论,其实质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否定世界范围的政治多级性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宣扬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统一化。这些社会思潮所内含的价值取向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必然会受到不良影响,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容易导致政治观念发生错误,误入歧途。作为教师一定要坚决抵制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和“社会主义倒退论”等思想,讲明其思想的实质,及时澄清事实,引导当代青年学生批判错误思潮。

(四)网络意识形态管理

随着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呈现多元化。八九十年代国人通过传统报纸、书籍和电视接收国内外资讯和信息,现今通过互联网多媒体信息技术传播便可知晓天下事。报纸、书籍、电视节目大多为主流媒体,主要传播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人们很少接触到西方意识形态及其价值观。而现今互联网的传播给人们带来全新世界的同时,西方意识形态也混杂其中,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面临威胁,出现意识形态失衡的状况。

1.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校园网络。

网络作为西方社会思潮传播的主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被西方国家当作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载体。在全球化、多极化的浪潮下,高校教师应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校园网络。通过在校园微博、学校官网、学校微信公众号建立专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相关栏目和内容,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实时报道党政方针、政策等前沿内容,主动占领网络意识形态舆论阵地。

2.加强校园网络意识形态监管。

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活跃,个性独立解放,高校教师通过校园网絡监控与管理,及时发现学生关注的问题,通过网络走进学生内心,融入他们的生活,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提供引导和支持是必然选择。在这个开放包容的平台上无论是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还是后勤人员都可以在新媒体建立的平台中与学生进行平等互动交流。通过建设和维护校园网络平台,进行网络舆论监控与引导,时时关注网络社会热点问题的答疑解惑,打造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网络平台。

三、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实践路径

(一)明确贯彻落实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方针是高校教师的职责所在。

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为社会主义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为根本教育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高校教师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力量,是推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力量。高校教师要明确自身肩负的意识形态责任,应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以及社会实践过程中都要牢记自身职责,履行意识形态责任。

(二)加强顶层设计,协同推进 “三全”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其核心内容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教育教学、贯通到教育教学首尾、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去。这也就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意识形态工作要融入高校其他工作之中,与其他专业课程相融合。高校党委统一领导,设计大思政方案,对高校教师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做好统筹规划,包括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落实的计划、目标,步骤,分工与合作,检查与督导等工作。“三全育人”首先要根据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总目标进行设计。对不同部门教师落实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分工与合作的安排。

“三全育人”的重要前提是全员参与。通过统一育人目标制定,明确各岗位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分工,将意识形态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等工作统一部署,同步进行,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成为各部门和全体教工的基本职责和重要工作。盘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各个岗位教师履行意识形态责任,克服轻视意识形态工作的倾向。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意识形态工作中,高校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推动高校育人育才目标的实现。首先,教师应积极提升自身政治理论素养。教师自觉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高校教师要主动提升个人政治理论素养,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坚守良好师德师风,做好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路人。其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体现与党保持一致,不传播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一致的言论,积极回应学生现实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看待和解决问题。对于网络传播的错误意识形态和思潮要及时给予批判,敢于亮劍。最后,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中,积极传播中国的历史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总之,教师要发挥好示范作用,维护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为培养时代新人作出贡献。

(四)建立健全高校教师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制度问题是根本问题,要解决当前高校教师意识形态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必须着力构建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努力发挥其目标鲜明、监督有力、效能持久的作用。建立健全高校教师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利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正常运转,对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得以较好地解决。

1.建立健全责任督查制度

其一,建立一整套督查制度,明确督查的主体和督查对象,明确督查的具体内容、方式、流程、标准。定期组织专家开展督查督导工作,有利于教师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有利于防范意识形态风险,对意识形态工作效率提升有很大帮助。

其二,督查工作要进行目标化管理,要将考核督查工作与高校其他具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例如与教学科研、教风学风建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等工作有机统一起来。在教师年度考核以及业绩评价时注重对高校教师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并将督查考核结果与教师业绩考核、评奖评优、职务任免晋升等直接挂钩,对于意识形态履责不力者实行“一票否决制”。

其三,督查工作要体现实效性。把督查工作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不走过场,不走形式。督查工作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现象提出对高校教师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指导性建议。

2.完善意识形态工作问责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讲责任,不追究责任,再好的制度也会成为纸老虎、稻草人。”①严格有力的问责追责机制对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效落实起到保障作用。通过问责追责,倒逼相关主体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当责任主体出现失责行为或不履行责任时,其应当承担相应的后果。根据实际调查情况,一些高校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追究方面存在以下问题:有的高校没有明确具体的问责制度,出现问题时,责任追究不力。还有一些高校虽然有相关的制度,但是没有按照规定执行追责、问责,这对于失责者缺乏应有的威慑力和警示教育意义。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必须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失责必究、究责必惩,才能有效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高校各级各类部门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问责制度,把问责追责纳入教师队伍建设之中,形成制度规约。同时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主流意识形态的行为和话语要受到制约。

〔参 考 文 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N〕. 人民日报,2016-12-09.

〔2〕 赖荣珍.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若干思考〔J〕.学术论坛,2013,(10).

〔3〕 任志锋.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4〕 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M〕.王观声,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89.

〔5〕 本报评论部.关键时刻敢于“亮剑”——创新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之四〔N〕.人民日报,2013-09-02(05).

〔6〕 田贵华.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体系〔J〕. 北京教育(德育),2017,(04).

〔7〕 王道红.高校党委要切实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J〕.思想理论教育,2017,(09).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