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精神,一脉相承

2020-09-02 09:15王辉
时代人物 2020年8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

王辉

关键词:王定国精神;红色文化;核心思想;传承精神

王定国是一位真正平凡而伟大的中共党员,也是一名优秀的女战士。在战乱时期,她用瘦弱的身躯走完了这条漫长又艰辛的征伐路;在和平年代,她又用自己的余热为无数人带来了光明和力量。王定国一生都在践行着党员的宗旨,也一直在用行动诠释着党员的价值,她是一个带着神奇色彩的女红军,她身上的很多特质至今仍存在着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接下来我将带着崇高的敬意回顾王定国的一生,探索王定国精神的真正含义和衍生价值。

一、时代的传奇:形成与坚守

王定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的夫人,扎扎实实的一位女红军。她这一生拥有很多成就,也保留着很多职务,但归根结底,王定国最根本的身份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加入红军,我没有感觉到苦,而是感觉到了解放。有饭大家一起吃,没饭大家一块饿,咱们是平等的。”——王定国

探究王定国精神的形成,就不得不说起她的成长历程。我想王定国之所以足够坚强和勇敢,与她的童年有着密切的联系。王定国是身处偏远乡村的一个贫苦人家的女儿,七岁便开始干活养家糊口,15岁时被卖做了童养媳。在共产党的军队解放了当地之后,王定国便带着同乡400多名妇女一起参加了共产党。

在她仅入党一年后,便跟随的大部队开启了艰苦的长征之路。在长征期间,她一手拿着剧本,一手带着枪,从队伍前头一直表演到队伍末尾,用自己的表演给红军战士们带来温暖和动力,她走过的路比谁都多。吃尽了苦头,受尽了折磨,可王定國从未屈服于命运,也从未想过退缩。这份精神和力量一直引领着她走过了战争年代,迎来了中国发展新世纪。

“多年来,我一直照顾你们和你们的父亲。从现在开始,我要去做我的事情了。”——王定国

日子虽然逐渐在变好,但王定国不愿安于现状,始终走在党的第一线。在她回到老家看望老友时,发现贫苦乡村里的人民群众仍然使用的是煤油灯,电路仍然未通到这里。从那之后,她便决定用余生重走长征路,深入穷苦人民,解决人民困难,为偏远地区的脱贫致富而奔波忙碌。她反映现实,将自己看到的问题上报与国家和党中央,鞭策着党和国家不断完善,不断提升。

王定国是真正站在人民群众身边的共产党员,她已至晚年仍关心环保等等,注重历史传承,关注青少年和老人等弱式群体,还促成了我国《老年法》的建立。她将自己百余年的人生描绘得淋漓尽致、丰富多彩,令人敬佩,也带给人无限启发。

只要你想出发,任何时间都是最好的时机。王定国在年轻时毅然加入了共产党,受了半辈子的苦,却也从未觉得委屈和不甘;她在中年照顾丈夫和孩子们,任劳任怨,负责认真地做好后方工作;她又在晚年重拾心愿,走上了一条新的革命和发展的道路。王定国的传奇人生,其实就在于对信念的坚守,而王定国精神的形成,都来源于一个个稳实的脚印。

在穷苦中找寻理想,于微弱时寻找阳光。王定国说,共产党的出现拨动了年少时自己的心弦,同时也给予了自己不断奋斗的方向。我想正是因为这些艰苦的生活和经历,才逐渐形成了如钢铁般坚硬的王定国精神。

二、坚定的信仰:回顾与衔接

站在新时期的立场来追忆过往岁月,不难发现王定国精神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汇聚了许多经典精神的内涵,列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等,同时也蕴含了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含义。

王定国精神与长征精神有很多交汇之处,王定国的价值理念也是在长征时期才初步奠定的基础。在长征期间,王定国曾被硬生生冻掉了一根脚趾,据她本人描述,当时天寒地冻,自己的脚趾轻轻一动便掉了,但是被冻地流不出血来,由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己不能拖后腿,便忍着伤痛继续前行。她在回忆这些事时,表情淡然又无畏,能活下来就已经是极幸运的事。她从未抱怨,也未曾后悔,由此可见,长征精神中所包含的不畏强敌,不惧牺牲等精神理念,也同样是王定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丈夫谢觉哉逝世之后,王定国明明可以依靠其家属关系安度晚年生活,可王定国毅然决然地表示,自己是多大的职位,就应该享受多大的待遇。因此她遣散了司机,带着孩子们搬出了大房子。即使生活已经变好,但是王定国没有被这些利益蒙蔽了双眼,而是始终坚守原则,廉洁自律,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也为当下党员的思想建设提供了学习素材和样板。

甘于牺牲自我,勇于实现价值。王定国在晚年仍在四处奔波,为革命者谋福利,为人民群众求福祉。与此同时,王定国也时刻坚守着延安精神中不断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价值。王定国在回访老朋友时发现当地经济依旧穷苦,便打报告向组织如实反映情况。为了使更多的人摆脱贫苦,她承诺要用余生重走长征路,重访长征沿线的穷苦百姓。王定国真的做到了,她始终在路上,一直走到了100岁。她一生心系国家,在晚年时期又开启了新的事业。

王定国精神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融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除此之外,王定国组织成立了“山海关长城研究会”,还拍摄了相关专题片。她还积极投入到了挽救失足少年的活动中,让自己的能量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从上述事例的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定国精神前承长征文化,后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时间跨度虽大,内涵建设却有很多相同之处。社会主义核心思想要求我们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平等......”,这些价值观的引导要求都需要建立在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和党基础之上,而王定国的思想精神很明显贴合了这些要求。

王定国精神之所以被世人所敬佩,是因为其内容包含了各个时期的时代特色。它不是单一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丰满,给予了我们无限研究和学习的价值。

三、不朽的精神:发扬与传递

不放弃、敢拼搏、不畏艰难、牢记党员初心和使命的王定国精神为我们带来了跨越世纪的力量,也为新时期的建设者们树立了学习的目标和榜样。许多地区自发展开各类学习活动,向王定国精神领会,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展开多种形式的引导,从而发扬社会正能量,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建设水平。

我始终认为“王定国”是革命红军一个代表,而她的背后还有成千上万个如她一般默默无闻,始终在用实际行动为国家和人民做实事的党员和战士,他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改变着命运,发扬和传递着精神。

就拿近期正在发生的南方抗洪事迹来说,今年的汛期时节,降水量格外丰富,导致我国长江、淮河等流域多地发生了严重的汛情危害。为了保障更多人们的生命财产,各地纷纷展开了救援抢险活动。在如此严峻的汛情面前,我们彰显的不是慌乱无措,而是齐心协力,共同作战。

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一起见证了无数的感动。许多官兵战士们在洪水中奋战了近十个小时后才满身泥泞地吃上了一口饭,他们浑身的泥泞根本都来不及洗去,便马上就要投入下一场战斗中。部队军人以及官民都冲在了第一线,他们用双脚走出了一条泥泞之路,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一袋袋淤泥,用双手修筑了一道道堤坝。这些一线战士们席地而睡,每天都坚守在最危险的地方,不顾自己的生命来守护着人民群众,守护着国家。可以说,各地方官兵都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国家与群众同在,党与人民共存。

自南方汛情逐步加重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也格外重视,习总书记发表了许多有关抢险救援的重要讲话,呼吁党员要真正深入到一线,和人民群众一起渡过难关。随后各级干部也纷纷响应讲话精神,在此抗洪期间,相关部门的党员干部纷纷前往最严峻和最危险的一线,统筹工作,观察实地情况,也涌现了一大批为民服务、抗洪救灾的“办实事”干部。

正是由于党员与官兵们的不懈奋斗与坚守,才换来了群众们的支持与协助,汛情相对严峻地方的人民群众还自行组织了志愿者团队,与官兵们并肩作战。有的抗洪人手不够的地区还在网上发布了相关信息,呼吁外地游子回家参与抗洪,唤起更多的人加强重视,为家乡和社会做出一些自己的贡献。

这些场景似曾相识,身处困境仍不忘本,环境艰难却不退缩,流血流汗毫不在意,党员群众共同坚守。所有一线抗洪的战士与官兵们都发扬了不怕吃苦、信念坚定的长征精神,也践行了王定国精神中为国为民、甘于奉献的实质内涵。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正处于岗位上,坚守初心的优秀奋斗者,而这些新涌现出的各种社会建设者,既是对优秀时代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也彰显着新时期下新型力量的诞生。

四、历史的印记:固守与铭记

2020年6月9日,108岁的老红军王定国在北京逝世。她的生命虽已定格,可那份坚定的精神和她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永远留在了历史长河中,也永远铭记在了我们后辈们的心上。

王定国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一路以来的风霜和成长,这条路虽然充满了坎坷与挑战,却也无限光荣和有意义。王定国在教育子女时所传递出的革命思想与先进家风建设,都对孩子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所有的儿女都在自己的行业里发热发光,也都是所属行业的佼佼者,而王定国的思想精神也正在进一步传递者,将会给更多的人带来精神上的洗礼,为更多的人带去发展的希望。我想,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王定国精神都会以其独特性和先进性,为人们带来指引和力量。

百年风雨,我们国家经历了太多,从抗战时期的流血流汗,到建国初期的满眼荒芜,再到社会高速发展,我国之所以能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就是因为我们国家有许多像王定国一样的优秀党员,以及愿意相信党,始终追随国家脚步来寻求发展的人民群众。正是因为国家上下齐心,才能够将社会拧成一股绳,共同朝着目标前行。

我国近代史是充满血泪和屈辱的一段历史,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既是人民所望,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这段历史被铭刻史册,不仅是因为社会的悲惨,还因为这段时期涌现的各种时代精神。正是因为信仰足够的坚定,才共同度过了那段难熬的时光,才引领着人民找到了出路和阳光。

我庆幸自己能够身处和平时代,可以用全面视角看着过去人们走过的路,那些艰苦卓绝、从不放弃的时代文明,值得我们终身学習和传承。正如吴润泽理事长曾说,革命者永远年轻。王定国在多方面建设中开启了“新长征”,用一己之力推动了社会多方面的改革与进步,这种大爱思想与革命精神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和感恩,还有前进的动力和奋进的方向。

“有的人死了,可是他还活着。”总有些人在默默发光,即使已到达生命的尽头,即使躯体已不在人间,但是他们的灵魂和精神永远留在了世上。他们曾经用生命固守的理想和信念也被世代流传,永生铭记。

王定国是我们能够朝着她坚守的方向不断前行,发挥出自己能做到的最大价值,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当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正能量,都能够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理想,并始终朝着理想勇敢前行,那么中国梦的实现就会在不远的前方。

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前行,社会也在不断改变着自己的面貌,曾经的风雨与坎坷都已然化为了历史长河中被铭刻的烙印,或许有过鲜血和悲苦,但留给我们现代社会更多的则是坚守后剩余的能量,而这些如王定国精神一般璀璨的时代力量都会被永世传递,永远铭记。

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追随的时代理想,也终会随着时间的推动而逐步实现,而当下的中国社会也用着现实环境印证了历史和人民选择的正确性。我们从未停止向前,也不敢忘记初心。读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学精神是为了更好的建设祖国。历史上有许多像王定国一般坚定的奋斗者和建设者,对于身处现代文明的我们而言,学习和发扬仅仅是初步阶段,我们更要做的是要将这些精神铭记于心,真正地去践行,努力成为新时期的“王定国”,发挥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时代环境虽已瞬息万变,可是奋进的热血却仍在心间。王定国精神跨越了百年,其中既包含着对命运的反抗,也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它蕴含着一个女子传奇又伟大的一生,更连接着战乱时期与新社会之间的传承血脉,令人深省,又无限感动。

参考文献

[1]武国禄.百岁老红军王定国的传奇人生[J].雷锋,2015(01):54-59.

[2]吕研川.党史文化的时代价值及实践推进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8(20):148-150.

[3]邹德文.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性力量[J].学习月刊,2018(11):4-5.

[4]余玮.王定国:老红军的红色记忆[J].党史纵览,2016(05):30-33.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方面的作用
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途径探索
红色旅游对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研究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红色文化: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有效载体
遵义会议题材宣传画中的象征手法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