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少年

2020-09-02 07:25蒋曼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投食培养皿王朔

蒋曼

在中国的城市,你会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热衷养生的老年人,忙忙碌碌的中年人。但你很难看到少年。

最是活泼灵动的少年,却以求知的名义被囚禁在逼仄的室内。为了未来,错过一生中的春光,自由自在的奔跑,和朋友一起的快乐,在城市或者田野中度过的无聊却温暖的日子。

文山书海中,这些培养皿中成长的少年,正在失去理解现实的能力。学业和成绩成为评判的唯一标准,他们本该用初谙人世的眼睛和心灵来感知世界真实的样子。有自然的草长莺飞,市井的鸡毛蒜皮,家族的生老病死,邻里的家长里短。现在,他们一无所知。活在书斋中的少年,一举一动,都符合国际标准舞动作,却少了自由奔放的意志和原始坚韧的生命力。

王朔写出“橡皮人”,对“没有神经,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的某种社会人格做出批评。今天,我们培养的孩子已是真正的橡皮人,他们被封锁在书本的世界里。

衡水中学的作息表曝光,大家都五体投地,认为这就是培养人才的好方法。连吃饭睡觉都被精确到分钟的学校,更像大型养殖场的定点投食。他们被严密地保护在各种建筑物中,按照最科学的方式训练、培养。然后成为这个庞大机器上的精密零件,他们的情绪与感官也一并削减、失去。当然,他们有着最完美的履历,学校看重什么,他们就准备什么。孩子习惯把一切当作考题。而他们面对的未来,从来没有答案,只有潜藏无数可能性的问题。

这些灌装的孩子,在城市昏暗的街道快速穿行,连阳光和草木都来不及凝视。因为把人生定义为赛道,少年们只能学习奔跑,遵守规则。然而,真正的人生是从学校結束的地方开始,它从无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荒原。那时,这些少年,能否游刃有余?

(摘自《深圳商报》)

猜你喜欢
投食培养皿王朔
许愿池
NASA and Space Exploration
无处不在的细菌
微生物“长”出惊艳画作
金庸坦然面对王朔批评
投食
微观世界给艺术创作带来的无限可能
如果王朔遇上韩乔生
当二锅头VS彝家米酒——王朔玩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