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溶—lCP-MS法测定硫化铜镍合金中的锇钌

2020-09-03 07:11喻生洁刘同银朱国忠文占杰魏发旺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12期
关键词:还原剂抗坏血酸标准溶液

喻生洁,刘同银,朱国忠,文占杰,魏发旺

(1.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甘肃 金昌 737100;2.金川集团铜业有限公司,甘肃 金昌 737100;3.国家镍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101;4.金川集团精密铜材有限公司,甘肃 金昌 737100)

硫化铜镍矿通常伴生贵金属元素,贵金属元素的综合利用是铜镍矿冶炼的重要内容,硫化铜镍矿经过一系列火法冶炼生产工序,得到富含贵金属的硫化铜镍合金,是贵金属生产的重要原料。硫化铜镍合金中金铂钯铑铱的测定采用酸溶—ICP-MS法[1、2],锇钌则通常采用碱熔蒸馏催化比色法[3]测定,检测方法分析流程长、需采用三氧化二砷、硫酸汞等有毒试剂做吸收液。锇由于特殊的化学性质,样品无论采用王水分解,或是碱熔,锇均会不同程度的被氧化为Os(Ⅷ),以OsO4形式存在,由于不同价态锇在ICP-MS中灵敏度差异较大[4],目前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锇钌的方法,通常有碱熔-蒸馏-还原剂吸收后测定[5],以及在同位素稀释剂190Os存在下,采用火试金等富集手段后,采用ICP-MS法测定[6-10],但方法流程长、操作较为繁琐。

本文考察了样品在酸溶过程中锇钌的损失情况,采用耐压消解罐溶解样品,进行了试样的溶解方法、分析条件选择、共存元素干扰等试验,研究解决了不同价态锇在ICP-MS中灵敏度差异较大的问题,无需采用同位素稀释剂190Os,实现了锇钌含量的直接测定。建立的酸溶—ICP-MS法测定铜镍合金中锇钌的分析方法,操作流程短,分析速度快,避免了有毒试剂的使用,提高了检测效率,分析质量满足要求,经与碱熔蒸馏催化比色法对照,结果准确。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及工作参数

Elan60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美国Perkinelmer),仪器工作参数见表1。

表1 ICP-MS工作参数

耐压消解罐:100mL,内罐为聚四氟乙烯,外罐为不锈钢,具毛细管回流装置(自制)。

1.2 试剂

氟化氢铵(GR)。盐酸(GR)。硝酸(GR)。硝酸(1+1)。盐酸(10%,V/V)。乙醇。硫脲(5g/L)。抗坏血酸(5g/L)。盐酸羟胺(5g/L)。氯化亚锡(5g/L)。锇标准溶液(1mg/mL,市售)。钌标准溶液(1mg/mL,市售)。锇、钌混合标准溶液:由锇、钌标准溶液(1mL/mg)逐级稀释得到含锇、钌100μg/L的混合标准溶液。

1.3 试验方法

1.3.1 试样处理

称取0.5000g试样于100mL耐压消解罐中,加入少量氟化氢铵和20mL盐酸,罐口敞开,将内罐低温加热使样品中大量硫化物分解逸出,取下冷却后,加入10mL硝酸(1+1),迅速盖好内盖、旋紧外罐,在200℃左右加热使样品溶解完全。充分冷却使产生的蒸汽回流至溶液内,打开消解罐将溶液移入200mL容量瓶中,以水定容。

分取5.00mL试液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5mL抗坏血酸,以水定容。于ICP-MS上按设定的工作条件测定锇钌。

1.3.2 工作曲线的绘制

分别移取100μg/L锇、钌混合标准溶液0.00mL、2.00mL、4.00mL、6.00mL、8.00mL、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抗坏血酸,测定介质为2%盐酸,以水定容。

于ICP-MS上按设定的工作条件测定,仪器自动绘制工作曲线。

2 结果讨论

2.1 样品分解方式的选择

硫化铜镍合金中锇钌是以硫化相形态赋存,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性矿物酸溶解,在氧化性介质中锇极易生成易挥发OsO4导致损失,经考察,在烧杯中采用盐酸+硝酸可使样品分解完全,但测得锇的结果远低于实际含量;采用碱熔法分解样品,空白较高,且试液的盐类浓度大,不利于ICPMS的测定。因此,用酸分解样品需在密闭体系中进行,避免锇的损失。

2.2 样品溶解方法的选择

2.2.1 盐酸浓度的选择

由于硫化铜镍合金含硫较高,加入不同浓度的盐酸在低温下分解样品,使大部分硫以H2S形式逸出,用盛有40mL盐酸溶液(10%)的50mL比色管吸收逸出的气体,反应完毕后,吸收液中加入5mL抗坏血酸,以水定容,于ICP-MS上按设定的工作条件测定锇、钌,考察锇、钌的损失情况。结果见表2。

表2 盐酸浓度的选择

由表2可知,加入不同浓度的盐酸在低温下分解样品,锇、钌无明显损失,为使样品中的硫尽可能分解逸出,本文选择加入20mL浓盐酸。

2.2.2 硝酸浓度及用量的选择

盐酸分解试样中大量硫化物后,加入不同浓度硝酸,考察样品的溶解情况。结果见表3。

表3 硝酸浓度的选择

由表3可知,无论是浓硝酸还是稀硝酸,均可使样品溶解完全,为避免刚加入硝酸反应过于剧烈,在样品分解完全的条件下,本文选择加入10mL硝酸(1+1)。

2.3 还原剂选择实验

样品按试验方法分解、定容后,直接稀释测定。结果见表4。

表4 不加还原剂的测定结果

由表4可知,样品溶解后直接稀释测定,锇分析结果差异非常大,钌结果无显著差异,说明溶液中存在高价态的锇,Os(Ⅷ)在ICP中其灵敏度被大大提高,而锇的标准溶液一般为Os(Ⅳ),与样品溶液中锇的存在状态不一致。因此,本文研究加入适宜的还原剂,使锇价态一致后进行测定,考察方法的可行性。

2.2.1 还原剂的选择

平行移取5.00mL样品溶液多份,置于一组5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还原剂氯化亚锡、抗坏血酸、盐酸羟胺、硫脲,以水定容,在ICP-MS上按选定的仪器条件测定,进行还原剂选择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不同还原剂的试验结果及现象

由表5可知,氯化亚锡还原能力过强,不适用;硫脲的稳定性不好;抗坏血酸和盐酸羟胺还原效果好,但盐酸羟胺反应速度较慢,抗坏血酸还原速度快、稳定性好。因此,本文选择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在待测溶液中加入2mL以上抗坏血酸溶液,锇钌的测定结果稳定,为保证还原剂足够,选择加入5mL抗坏血酸溶液。

2.2.2 抗坏血酸对标准溶液的影响

按试验方法现用现配系列标准溶液制作工作曲线,对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还原剂加和不加的对照试验,以及标准溶液放置不同时间后测定的试验,结果见表6。

表6 抗坏血酸对标准溶液的影响

由表6可知,现配制的标准溶液,锇测定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加入抗坏血酸后,标准溶液稳定时间长。因此,本文选择在标准曲线溶液中也加入相同量的抗坏血酸,以保持与样品溶液的一致性。

2.3 测定酸度的选择

配制一组5μg/mL锇、钌混合标准溶液,加入不同量的盐酸,在5mL抗坏血酸溶液存在下,按试验方法测定,考察酸度对锇、钌测定的影响。结果见表7。

表7 盐酸酸度对测定的影响

由表7可知,5%以下的盐酸对测定无显著影响,本文选择2%的盐酸测定体系。

2.4 共存元扰素干扰考察

在硫化铜镍合金物料中共存元素主要有金、钯、铂、铑、铱、镍、铜、铁、硫、硅等,其中硫和硅在样品溶解过程中大部分生成气体逸出,其他组份经稀释后在待测溶液中的浓度均大幅降低.按试验方法配制一组浓度分别2.0μg/L、10.0μg/L的锇、钌混合标准溶液,加入不低于待测溶液中各共存元素量,考察其对测定锇、钌的干扰。结果见表8。

表8 共存元素干扰试验

由表8可知,样品中共存元素不干扰锇、钌的测定。

2.5 方法的检出限及测定下限

在选定仪器工作条件下,用含痕量锇、钌的溶液连续测定11次,以测定结果的3倍标准偏差为检出限、10倍标准偏差为该方法的测定下限。结果见表9。

表9 方法的检出限及测定下限

由表9可知,方法的检出限满足分析要求。

3 样品分析

3.1 精密度试验

在选定条件下,对硫化铜镍合金样品进行9次测定,结果见表10。

表10 精密度试验

由表10可知,该方法的RSD分别为锇3.01%、钌1.72%,满足样品检测的要求。

3.2 加标回收试验

称取0.5000g质控样品,分别加入不同量的锇、钌标准,按实验方法进行加标回收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1。

表11 加标回收试验

从表12可知,该方法锇钌的回收率分别为94%~105%,97%~104%,满足痕量分析要求。

3.3 对照实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方法的准确性,与碱熔蒸馏催化比色法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见表12。

表12 对照实验结果

从表12可知,该方法测定结果与原有方法吻合,满足痕量贵金属分析的要求。

4 结论

通过大量试验,建立了酸溶—ICP-MS测定硫化铜镍合金物料中锇钌的分析方法,与原碱熔催化比色法相比缩短了分析流程,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分析成本,避免了三氧化二砷等剧毒试剂的使用,改善了作业环境,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满足硫化铜镍合金物料的分析要求。

猜你喜欢
还原剂抗坏血酸标准溶液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同时测定小麦粉中L-抗坏血酸和D-异抗坏血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毛樱桃中维生素C含量
HPLC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
氨还原剂喷枪中保护气旋流喷射作用的研究
定值痕量溶解CH4标准实验溶液的配制试验研究
“氧化剂与还原剂”知识解读
熟悉优先原理 迅速准确解题
环境在线监测设备检定中常见问题探讨
影响离子色谱分析准确性的几个因素
基于磷钨酸/ZnO纳米纤维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的制备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