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的现状及发展探寻

2020-09-03 07:12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水工人才研究

韩 笑

(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兰州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水工环具体是指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的简称[1]。水文地质,简而言之,指的是地下水循环状况,其研究内容具体是对地下水的形成、流动、分布等研究,通过此项研究,我们能够更为清晰具体的分析出地下水的组成物质及其物理、化学性能,从而更好地开发利用地下水。同时,还可以具体分析开采地下水对地表建筑工程项目的影响,以免在工程建设中出现事故。

工程地质,换句话说,就是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情况进行研究,从而了解和掌握地质区域的资源分布,对工程建设的灾害风险进行预估与评价,从而选取风险程度比较小的区域进行施工,从而有针对性的规避风险。此项研究对于提升工程的施工安全具备重要影响。环境地质,具体是指通过地质资料的有关数据,对破坏的地质环境进行分析。目前而言,在社会绿色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水工环地质现状处于劣势,因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1 水工环地质的现状

1.1 矿产资源匮乏

当前社会对煤矿、金属矿等各式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这些资源绝大多数都属于不可再生,所以社会损耗的增多也意味着资源储存量的减少[2]。

最近几年,中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过度开发资源,造成部分资源短缺。目前我国主要矿产储藏量已经不足以满足国内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需求,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短缺问题,有关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储藏量见下图。除此之外,在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因为环境保护意识的薄弱,造成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也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生态急剧恶化,已经发展到威胁人类正常生活的地步。

图1 我国主要矿产储藏量比例

1.2 生态环境建设不够完善

我国地质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因为国内起步较晚,所以目前尚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地质工作的展开实在令人担忧,地质研究领域、发展理念仍处在八十年代,特别是对水工环地质的研究。如现代社会主要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而地质发展却很难满足此项理念的发展要求,生态环境建设难以完全表现。水工环地质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在这项工作的展开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性,由环境破坏带来一系列的多米诺骨牌效。譬如,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已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影响。

1.3 地质人才梯队建设不完善

虽然在国家意义上,有专门的负责单位和技术人员从事水工环的地质调查,对我国的水工环地质调研具备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一旦具体到地方省市,会发现人才紧缺的现象极其普遍。因为水工地质调研工作对专业性要求很高,而水工地质调查队中主要还是以八十年代的专家学者为主力,新生力量不足以完全胜任这一工作,随着骨干人员的老龄化,新的人才梯队建设不完善,不利于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深入进行。

2 水工环地质发展新趋势

2.1 未来研究发展领域

党的十八大会议明确提出“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所以在水工环地质勘探过程中,必须响应国家号召,与时俱进,增强环保意识,结合社会现状,采取有利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尽可能减少生态污染,对于绝大多数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在实际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谨记环保观念,最大限度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环境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因为水工环地质任务的执行具备一定的困难性和复杂性,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借助现代化科技的应用,才可以有效提高结果的精确度,为了可以提升国内水工环地质研究工作的水平,首先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科研力量,立足于现实工作的需求,同时,还必须强化中国内部自主创新的科研力度。当代科学技术的提高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对于水工环地质而言,利用远程监控以及信息技术,则可以大幅提高地质研究效率,并推动技术革新。

2.2 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通常来说会将研究领域作为实践研究的操作基础,对实践过程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然而在水工环地质调研过程中,未来的发展方向必须坚持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一是,在信息化手段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水工环地质调研需要设置较高的标准,这是因为提高精确度是当今研究内容的关键。二是,对非线性预测理论的研究。有关技术人员需要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进行全面控制,积极研究和预测,确保地质灾害预报的精确性,从而实现对地质灾害的事前预警。三是,将灾害评估与3S技术结合,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必须就某些对核心技术不间断升级革新,提升水工环地质调查效率,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3]。3S技术在其应用上具备一定的优越性,对地质灾害预警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其中GPS技术作为3S技术的核心内容,必须被有效应用在灾害预防之中。水工环地质调查的工作人员有必要深入研究发展。现在工程地质学已经发展为一门完备科学的专业,在中国地质学研究中充当着重要角色,要想让我国的地质研究工作继续创新式发展,有关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有必要对技术进行升级优化[4]。需要注意的是,水工环地质调查对科研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其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技术水平之间有着紧密关系,在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中革新技术,并按照现场环境及时调整,有助于地质调查结果精确性的提高,且对我国地质研究工作起到助推作用。

2.3 未来人才培养方向

落实人才保障工作,就必须努力培养适应新时代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需要的技术人才,全方位、综合性的选拔人才,强化人才梯队建设[5],加大对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有意识的提高人才待遇,如此才可以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这也是提高国内水工环地质勘察水平的重点建设内容。同时,推动工作落实强开,就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制定出符合新时代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计划和长期方案。建立健全各方面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执法人员的执行力,以制度管权,根据规章制度管理人。另外一方面,还必须重视前期调研,认真搜集水工环的现场情况,努力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在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水工环地质勘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联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合理安排好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计划纲要,并以此为根据,切实落实好工程项目的后续环节,一步一个脚印,从而促进国内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创新应用。

3 结束语

对水工环地质的现状及发展探寻进行分析,依托道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根据水工环地质现状,对新时代的水工环地质勘察进行升级改造。希望本文研究对推动水工环现代化、科学化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保障。

猜你喜欢
水工人才研究
水工建筑渗漏成因与措施探析
水工环地质灾害评估方法初探
人才云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天下水工看淮安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