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主流媒体在不同时期下的走向

2020-09-03 02:16丁雅致
传媒论坛 2020年18期
关键词:主流媒体新媒体时代

丁雅致

摘 要: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主要以电视、广播、报纸等为主,但随着时代的改变,网络传播成为最主流的传播形式。非典时期,人们只能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疫情新闻,从广播里听到疫情新闻,却不能得到更多的思考与反馈。而新冠肺炎时期,人们不仅可以从网络上的微信、微博、抖音段视频上看见新闻,还能看见不同人对于肺炎的看法与评价,并且通过这些讯息,来产生新的想法并拍摄上传到网上,起到一种呼吁反馈的作用,从而使社会气氛更加温馨平稳。

关键词:主流媒体:新媒体时代;新冠肺炎时期;非典时期;传统媒体时代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8-0-02

一、引言

如果说非典报道是对中国媒体的考验,那么肺炎报道则是中国媒体给世界的答卷。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打乱了原本过年的热闹气氛,如今,十七年后场面再度上演,但剧情却大不相同。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对比非典时期的主流媒体与新冠肺炎时期下的主流媒体,来分析传媒走向及优缺点,从而提出一些主流媒体值得改进的地方。

二、不同时期下的主流媒体

主流媒体,顾名思义就是指媒体中的主流,它有着引领其他的媒体、受众、社会走向一个正确的舆论方向的责任,它也是党的喉舌,社会的代表者。而此次主要分析不同时段下的媒体走向。

(一)非典时期媒体

不得不承认,在非典时期的媒体有不足与缺陷之处,这也是媒体发展历史中不可磨灭的一个失误。由于当时的新闻发布机制不完善以及传统观念在作祟,使得主流媒体在非典初期一度失语与缺席,也让大众第一次对主流媒体感到一丝心寒与失望。不过,媒体很快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通过反思与总结,迅速又在非典报道中走上了正轨。

(二)新冠肺炎时期媒体

反过来,再看如今新媒体时代下的主流媒体,就会发现,有了非典的前车之鉴,再加上新媒体的优势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使得这次肺炎疫情报道非常成功,也给了世界一份完美的答卷。

三、非典时期与新冠肺炎时期下的主流媒体相同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媒体与新媒体开始不断涌现,这也使得传统媒体的地位有所动摇,从而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可主流媒体无论是在非典时期还是在肺炎时期下都有着以下三个共同点。

(一)破谣言,表主流(地位相同)

主流媒体有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与意识,其中导向性与真实性是重点。主流媒体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是媒体中的领头羊,都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媒体机构,不会乱发表乱评价,同时也在为社会破除谣言,从以前的非典谣言再到现在的肺炎谣言,其都在第一时间出来官宣辟谣,同时呼吁大家不要听谣、信谣,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其社会地位的影响力与受众的公信力如何。

(二)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受傳者相同)

新闻讯息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大众传播当中,讯息是通过传播者利用媒介来传播给受传者的,而在主流媒体当中,不仅传播者没有改变,受传者也一直都是广大群众,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新闻的涉及面积之广,并且都是从生活中取材,以文字的方式又返回到生活中。

(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初心不变)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但对于媒体工作者而言,其初心就是为党发声,为人民发声。无论是非典时期的传统媒体时代,还是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都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初心,就算遇到艰难险阻,都会在自我反思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不仅代表着一个媒体的精神,更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

四、非典时期与新冠肺炎时期下的主流媒体不同点

(一)快与慢(时效性)

新闻最讲究时效性,而一篇新闻稿的点击率往往来源于速度二字。2003年的主流媒体虽然能力很强,但由于网络不发达、智能手机不普及、信息共享不到位等原因,只能通过收集整理、撰写、发表信息的漫长过程来向受众传播信息,这种形式早已比不上如今的5G时代,相比之下,新媒体形式下的主流媒体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短视频等平台,以实时共享的方式,向受众传达新冠肺炎的最新讯息,甚至以直播方式去到病房等地,让受众有如“亲临现场”的感受。

(二)长与短(视频或文字)

非典时期的主流媒体主要以长篇文字、少量图片或少量视频为主要发表疫情方式。但如今的新媒体时代下,站在受众的角度来看,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比起长篇大论的文字,现在更倾向于少文字、多图画、多视频的表达方式,这样不仅能以最少的时间了解新闻内容,使其工作效率变高,还能最大限度地还原新闻事实,让人身临其境,最终达到传播的效果。但肺炎期间的主流媒体报道,有许多都是碎片化且爆炸性的疫情信息,让受众看得眼花缭乱,而非典时期的讯息更多是有深度且逻辑性强的文章,有可读性。

(三)宽与窄(传播范围、受众面积、媒体发展空间)

如果说现在的媒体是一片大海,那以前的媒体则是一口小井。

首先,从媒体传播发展空间来看,以前的媒体受一些传统体制及社会影响,并不能完全有效地传达真实信息给群众,例如非典时期的媒体报道病人人数时,就没有详细具体的报道内容,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下,主流媒体就吸取了教训,在政府的帮助下,透明详细的每天实时公开疫情的整体情况,在社会的共同监督下一起度过这困难时刻。

其次,以前的媒体都是垄断性质的媒体,只为特定的单位发声,政治性极强,但现在自媒体的出现,让许多普通人也可以发声,表达出自己的意愿,例如当身边有躲避检查的疑似肺炎病例患者时,就有民众通过自媒体形式向社会检举,达到社会监督职能效果,不仅节省社会人力资源,还让每一位群众都多了一份责任感,更加团结的爱护国家。

(四)多与少(媒体形式)

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主要以电视、广播、报纸等为主,但随着时代的改变,网络传播成为最主流的传播形式。非典时期,人们只能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疫情新闻,从广播里听到疫情新闻,却不能得到更多的思考与反馈。而如今新冠肺炎时期,人们不仅可以从网络上的微信、微博、抖音段视频上看见新闻,还能看见不同人对于肺炎的看法与评价,并且能通过这些讯息,来产生新的想法并拍摄上传到网上,起到一种呼吁反馈的作用。

不仅如此,从肺炎疫情下的新媒体中还可以发现,微信是获取讯息范围最广最平均的一个平台,人们关注的各种讯息都会在上面出现,微博则是数据讯息最多的一个平台,其中会把所有肺炎疫情期间的各种数据通过图表的方式,来向受众最直观的展示疫情,而抖音短视频则是通过受众的观看时长来向受众推荐其所喜欢的视频类型,并以短而精的剪辑方式,向受众传达讯息,达到人人可发声,处处能抒情的目的,从而使社会气氛更加温馨平稳。

五、结语

主流媒体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都代表着权威,其以前也许不够全面,但现在足以支撑起媒体的一片天。如今的主流媒体不仅保留了传统媒体报道内容的深度、广度、高度以及信息生产力的强大,还融合了新媒体的互动性与时效性,让主流媒体很快在新时代背景下再一次被大众所接受认可。但新媒体时代下的主流媒体仍有不足之处,首先并不是所有的主流媒体都能做到新旧融合,共同发展,其次,对于讯息本身的价值而言有所降低,更多的媒体都开始复制粘贴主流媒体的讯息,使受众得到的讯息是重复且无意义的,也使得媒体整个行业收入有所影响。所以,首先主流媒体要懂得扩大影响力,其次,还应做好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陆窈,宁海林.人民日报新媒体矩阵的新冠肺炎疫情报道实证研究[J].当代电视,2020(4).

[2]姚成得.“非典”时期的媒体传播[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07).

[3]尹韵公.对非典时期新闻传播的再反思[C].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2006.

[4]杨禹.回归新闻规律的本原[J].研究与交流,2003(5).

[5]赵红军.中国政府应对非典疫情冲击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29-36.

[6]俱孟军.非典时期的非典报道[J].新闻业务研究,2003(013):7-9.

猜你喜欢
主流媒体新媒体时代
主流媒体回应网络谣言引导舆论策略思考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探讨主流媒体的改革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