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2020-09-04 08:21庄建林
中外文摘 2020年16期
关键词:传染源感染者筛查

□ 庄建林

因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没有出现症状,所以他们无法通过简单的方法被识别出来。那么,如何在茫茫人群中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呢?

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

一个人感染新冠病毒后,要么会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呼吸困难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要么没有症状(可能完全没有,也可能因极其轻微而不易感知)。

传统的传染病学概念里,整个感染阶段都不表现出明显症状的感染者被称为无症状感染者;潜伏期内还没有表现出症状的感染者,严格来说不算是无症状感染者。目前,在进行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统计时,将这两种情况都计入在内,后者转为确诊病例后再进行身份的变更。

由于没有咳嗽、打喷嚏等剧烈地排出病毒的临床症状,无症状感染者将病毒排出体外引起传播的概率较有症状感染者相对小一些。对被感染者来说,不同来源的病毒并没有毒力上的显著差异。因此,从病毒传播角度来看,无症状感染者和有症状感染者都是传染源。

如何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首先是“感染者”,因此我们要关注那些可能被感染的人群。目前来看,来自疫区的人群(输入性病例)是主要的锁定对象。通过对这部分人群的主动筛查,可以发现一部分无症状感染者。另外,从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可疑的二代病例)、确诊患者发病前曾经密切接触过的人(可疑的传染源)之中,也能够发现一部分无症状感染者。

由于无症状人群的筛查需要依赖于检测试剂,所以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是必不可少的。人们提出很多建议,比如每天检测、全员检测等。这些建议虽好,但不切实际。各地可结合当地的情况和资源对无症状感染者进行筛查,而不是大海捞针。

一旦发现无症状感染者,须将其集中隔离14 天。对于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同样也要集中隔离14 天。原则上,集中隔离满14 天且两次连续标本核酸检测为阴性者(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 小时),可解除隔离;核酸检测仍为阳性者,须继续隔离。在隔离期间,无症状感染者如出现临床表现,应及时转为确诊病例,进行规范治疗。

无症状感染者带来的传播风险

虽然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存在传播风险,但是由于技术手段及筛查范围的局限性,我们不可能发现所有的无症状感染者。

在我们身边,可能隐藏着以下两类无症状感染者:(1)无症状感染者A,在有限的排毒期内没有感染其他人,自己也没有被发现,在人群中悄无声息地存在过;(2)无症状感染者B,在排毒期内感染了其他人。对于已经造成二代传播的无症状感染者,要及时发现他们,否则还会造成更大的公共健康威胁。

如果不想被无症状感染者传染上新冠病毒,我们需要做好个人防范:戴口罩,勤洗手,注意通风,不扎堆,保持社交距离。在疫情完全结束前,我们仍应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空间密闭、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如果绝大多数人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即使周边有个别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也难以传播。

猜你喜欢
传染源感染者筛查
知信行模式在HIV感染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艾滋病感染者管理新模式
手足口病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