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棉花套种花生效益研究

2020-09-05 09:42陈菊云
园艺与种苗 2020年7期
关键词:肥东县单作棉田

陈菊云

(肥东县花生原种场,安徽肥东231600)

棉花田套种花生,除2019 年《新疆棉花//花生碳足迹研究》报道外,其他地区报道较少。为提高棉田复种指数,增收增效,笔者于2018—2019 年在肥东县花生原种场进行了棉花田套种花生试验研究,旨在为促进绿色、低碳、立体农业模式的发展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设在肥东县花生原种场试验田,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属江淮丘陵地区下属粘盘黄棕壤,前茬水稻,连续2 年种棉花,冬闲、次春在耕犁前,撒施申沃特三元复合化肥(N∶P2O5∶K2O=15∶15∶15,总含量45%)750 kg/hm2+尿素150 kg/hm2+30 kg/hm2毒死蜱(1%)+3 kg/hm2抑菌抗病剂基面肥,大机旋耕,细耙,开沟作畦。棉花按270 000 株/hm2的密度,于谷雨(4 月20 日)左右播种。套种的花生一般在6 月初棉花现蕾前播种,密度120 000~150 000 穴/hm2,靠棉花大行和间隔畦边双粒干种穴播,成苗率80%以上,试验田面积133.4 m2。参试花生品种为本场选育的芦花12 号。

田间管理方面,主要为在棉花苗、蕾、花期进行追肥、锄草、培土。分期喷药防病治虫和化控,7 月中旬喷施1 次毒死蜱或辛硫磷乳剂以防蛴螬。套种花生于9月下旬收获结束,棉花分期收摘到11 月下旬结束,可相互错开。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从表1 可以看出,2018—2019 年棉花产量基本稳定在籽棉4 050~4 500 kg/hm2,套种花生2018—2019 年平均荚果产量2 325 kg/hm2,折合籽仁1 630.5 kg/hm2,平均出仁率69.3%,其中2018 年荚果产量达2 715 kg/hm2,比同期同品种未套直播(CK)的荚果产量2 496 kg 增产8.8%,籽仁产量1 965 kg/hm2,比CK 增产3.0%。

表1 肥东县花生原种场2018—2019 年棉田套种花生产量统计

2.2 植株性状和经济性状

从表2 可以看出,棉田套种花生2018 年主茎高47 cm,比2019 年高12 cm,侧枝长25 cm,总分枝多2 个,结果枝多1 个,总果数多27.5 个,出仁率高5.3%。

表2 肥东县花生原种场2018—2019 年棉田套种花生植株性状及经济性状

3 讨论

3.1 棉田套种花生的适用性

经2 年不同气候条件的考验,棉田套种花生模式在肥东地区基本适应。据肥东县气象局提供的2018、2019 年5—9 月份资料可知,2019 年在持续高温、干旱无雨、强日照的5 月份降雨量为99.2 mm,比2018 年的132.3 mm 少33.1 mm,6 月份降雨量为155.5 mm,比2018 年同期77.2 mm多78.3 mm,7 月份仅为21.9 mm,比2018 年同期145.9 mm少124 mm,8 月份降雨量为61.9 mm,比2018 年同期331.6 mm 少269.7 mm,9 月份降雨量为6.7 mm,比2018年同期78.6 mm 少71.9 mm;2019 年5—9 月累计积温3995.1℃,比2018 年同期积温3 306.2℃,增加688.9℃;2019 年5—9 月累日照时数达1 105.6 h,比2018 年同期累计日照时数的761 h,增加344.6 h。由此可见,在2 年气候条件完全不同的情况下,棉田套种花生试验的花生均取得一定的收成,说明在棉田中套种花生,基本可行,风险性不高。

但是不同的气候条件对花生产量、生物性状、经济性状的影响较大。与2018 年比较,2019 年棉田套种花生在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树、总果枝数、总果数方面,分别矮12 cm、短25 cm、少2 个、少1 个、少27.5 个,低5.3;荚果产量、籽仁产量分别减产780 kg/hm2和669 kg/hm2,出仁率下降5.3%。这是由于花生是短日照作物,每天日照只需6~8 h,而2019 年持续强日照时间长,虽然有棉花遮阴,但仍超过花生所需光照的极限,影响了养分积累,导致成果率、出仁率下降。加之前中期由于干旱,为保棉花沟灌水1次,然而花生需水时间较迟,以致缺苗较多,达20%左右,导致减产。

3.2 棉田套种花生能提高复种指数

棉田套种花生,一高一低,充分利用空间,培肥改土,互利共生,加之与棉田管理同并进行,省工节本。赵亚飞等对新疆棉花/花生间作模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间作净效益约为棉花单作的1.4 倍,为花生单作的1.2 倍,单位面积碳排放量4 878.4 kg/hm2,较棉花单作降低10.9%,较花生单作降低4.1%;间作模式单位净产值的碳排放为0.4 kg/hm2,较棉花单作降低66.6%,较花生单作降低29.6%。可见棉花/花生间作可以实现高产出与低碳排放的协同效益,符合绿色、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需要。

3.3 直接经济效益测评

该次研究按2018、2019 连续2 年棉花、花生平均产量,依照市场现行价格估算经济效益:棉花亩产籽棉4 350 kg/hm2(出皮率38%),折合皮棉1 653 kg/hm2,按市场价25 元/kg,计总产值41 325 元/hm2,扣除种子、化肥、农药、耕耙、人工投入费用约19 500 元/hm2,净收入21 825 元/hm2。花生荚果产量2 325 kg/hm2,按市场价7 元/kg,计总产值16 275 元/hm2,扣除种子、人工成本约7 500 元/hm2,净收入8 775 元/hm2。目前,在肥东地区棉花套花生种植模式还不能实现机器收割,若可利用机器摘果,每小时可摘200~300 kg,则更加省工节本。

4 小结

安徽省的光、温、气、水等有利自然资源充足,棉花、花生种植普遍。棉花、花生间作套种产生的低碳效应不可估量,可增收、增效,适合家庭农场,种植大户采用,应因地制宜,特别是在安徽省沿长江棉区劳动力密集地区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肥东县单作棉田
间作对澳洲坚果牛大力根茎叶和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开办“包公家宴职工食堂”安徽肥东县擦亮廉政品牌
间作大葱对桔梗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关于肥东县“党建+ 电商扶贫”的思考
甘蔗花生间作对红壤有效磷、pH值的影响
更 正
农林复合对近地面微气候环境的影响
关于肥东县新型城镇化的调查思考
棉田播种
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盐分累积效应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