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结合 上好抗疫思政课

2020-09-05 08:25邹艳凤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0期
关键词:思政课实效性

邹艳凤

【摘 要】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全国人民的生活轨迹。面对疫情,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发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动员令。身为高校思政工作主力军,我校思政课教师把握教育时机,加强集体备课,整理校友案例,拓宽教学渠道,开展系列线上抗疫专题教学活动,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关键词】思政课;抗击疫情;实效性

一、增强政治敏锐性,抓住最佳教育时机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疫情爆发突然,一时间,各种传闻、谣言甚嚣尘上,加之高校延期复学复课,学生非常焦虑。如何及时有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疫情以及党和政府的抗疫举措,坚定抗疫必胜信心,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我校思政教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抓住教育最佳时机,2020年2月上旬便开始组织教师录制疫情防控专题讲座,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在我校春季学期线上教学第一天《形势与政策》课第一讲如期开设了《共克时艰战疫情 中国制度显优势》的抗疫专题讲座。

讲座从中国战“疫”时间线的脉络梳理到众志成城、全民抗疫的案例讲述,再到战“疫”彰显中国制度优势的理论升华,最后落脚到医学生应如何在战“疫”中坚定医学探索之路的脉络设计教学内容。既有抗疫过程的明晰和先进事迹的讲述,又有对抗疫举措的理论分析,通过对战疫中优秀学长责任担当的展示,加深学生对抗击疫情的直观感受。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蓄养家国情怀,坚定“四个自信”。并通过系列线上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坚守居家阵地,坚定抗疫必胜信心,积蓄力量,耐心等待校园重逢的一天。

二、加强集体备课,确保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是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我校思政部始终高度重视集体备课,为给同学们呈现一堂精彩的疫情防控专题讲座,达到最佳教育教学效果,本专题讲座进行了多轮线上集体备课。前两轮集体备课确定了基本内容、逻辑框架、主讲教师试讲等。为确保课程内容和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教师们分工合作,对讲稿进行严格把关,骨干教师、教研室主任、思政部主任逐字逐句探讨修改,使讲稿从语言准确性、内容实效性到情感态度全方位升华。教师们争分夺秒,学术讨论不分昼夜,确保了第一时间为学生们呈现这堂疫情防控专题讲座,也体现了我校思政教师在疫情防控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中的责任和担当。

三、搜集整理校友案例,增强教育实效性

身边的榜样更具感召力和影响力。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会极大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我校作为医学护理院校,在往届护理、检验等专业毕业生中涌现出许多驰援湖北武汉抗疫一线的优秀校友。在抗疫之初,我校辅导员、思政教师就认真开展本校支援湖北武汉优秀校友案例的搜集整理工作,积累了大量文字和视频资料,为本次课程的开展提供了生动鲜活的素材。同学们看到逆流而上冲锋在前的白衣英雄就是自己的学长,听到学长逆行驰援湖北武汉的感人事迹和学长们的心声,自然而然的生发出“我要成为你的样子”的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担当意识。

四、开辟公众号抗疫专栏,拓宽教育渠道

为拓宽思政课教育教学渠道,增强教育实效性,我校思政教师在公众号开辟了“同心战‘疫”特别专栏。针对同学们对疫情之下延期开学和线上教学的焦虑,公众号2月初陆续发布“思政教师致龙护专学子的一封信”、“致敬!白衣逆行的你”、“即便平凡也要闪耀人性的光辉”等文章,引導被疫情困居家中的同学们认识到肩负的责任与使命,鼓励同学们不做疫情防控的旁观者,纵然不能奔赴一线,也要利用好时间,充实自我,积蓄力量,坚定战“疫”必胜的信心,耐心等待校园重逢的一天。“同心战‘疫”特别专栏还陆续推送一线校友的战“疫”故事、战“疫”家书、在校生致敬战“疫”一线学长的慰问信等。通过微信公众号,传两地书,展校友情,广受学生们的关注,起到了显著的教育引导作用。

五、积极组织线上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教学中的互动讨论可以激发兴趣、活跃思维、开阔视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而正确引导组织讨论对发挥讨论在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抗疫专题线上讲座开始后,教师们结合课程内容设置了“你有什么话想对学长说?”“前辈们的举动,对你未来从医之路有哪些启示?”等讨论。同学们反响热烈,讨论留言的关键词有“榜样、无私奉献、为民服务、努力学习”等。总书记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思政课教师在讨论中积极引导同学致敬英雄,感恩英雄、争做英雄,鼓励同学们居家学习,也是在为防控疫情做贡献,也是战士。同学们表示“学长就是我们的榜样,现在你们保护我们,将来我们来保护你们。”

六、理论与实践结合,坚定学生医学探索之路

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断了人们面对面的交流,但网络可以把战“疫”前线的学长与居家学习的同学们连接起来。思政部向全校学生发起“给战‘疫一线学长写一封慰问信”的倡议,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向驰援湖北武汉一线学长转达了在校学生的慰问信。学长和学弟学妹虽未曾谋面,但大家因校友这一身份而结缘。学长们的信谆谆教诲,让同学们受益良多;同学们的慰问信敬意无限,温暖了一线学长的心,也坚定了大家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决心。返校后我校邀请驰援湖北武汉一线学长返校做抗疫分享报告。讲述临危受命“最美逆行者”的故事,坚定学生医学探索之路。真正做到线上有互动,线下有交流,使线上小课堂与抗疫大课堂紧密结合。

基金项目:

注1:本论文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8-2020年度职业院校德育课题研究”项目《新时代职业院校创新网络育人模式的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DGW1820GZ054。

注2:本论文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备案课题《跨学科视域下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ZJD1319002

猜你喜欢
思政课实效性
基于艺术素质测评的初中生音乐课堂实效性提升对策探讨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探讨
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