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老年人出行特征的长春城市交通适老化对策研究

2020-09-05 08:25刘福生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0期
关键词:适老化公共交通老龄化

刘福生

【摘 要】老龄化现象是我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东北地区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以长春城区为例,基于手机信令、交通调查等手段对退休人群出行特征进行梳理,分析城市交通在应对老龄化方面的不足,提出从慢行交通空间、公共交通体系、交通设施以及交通管理四方面提升城市交通适老化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退休人群;老龄化;手机信令;出行特征;适老化;公共交通;对策

1 引言

快速城镇化和交通高速机动化的发展态势,城市交通在重点关注效率和速度中往往忽略老年群体的交通需求。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标准。2018年底,长春市60岁以上的人口为159.51万人,占总人口的21.17%,高于全国17.9%平均老龄化程度3.27个百分点。65岁以上的人口为104.21万人,占总人口的13.9%。老年人口比例呈上升局面,长春市基本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考虑到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②对年龄的规定为:企业男职工 60 周岁、女干部 55 周岁、女工人 50 周岁应当退休。国家老年人标准同退休规定存在年龄空白区域,考虑到工作出行将不再是退休人群的主要出行目的,同老年人出行特基本一致,本文将退休人群纳入到老年人群体一并研究。

相关调查表明,老年人的交通出行逐步由通勤型转变为生活型。日常活动在老年人出行中的占比较大且较为频繁,主要集中在购物、休闲、看病和会友等方面。此外接送孩子上下学也是退休人员出行的重要构成。

本文以长春为例,借助手机信令、交通调查等手段了老年人口的出行特征和需求,从空间规划,设施配置到管理制度方面探讨交通适老化的改善提升,保障老年人的出行权益。

2 老年人结构及趋势分析

结合地方统计年鉴、公安户籍信息以及手机信令数据估算,目前长春市城区内共有老年人口约7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0%。其中女性37万人,男性33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0:112.6。

目前,人口预测的模型主要有Logistic模型、线性回归模型和年龄移算模型等,这些模型都各有适用范围。年龄移算法是以各个年龄组的实际人口数为基数,按照一定的存活率进行逐年递推来预测人口的方法。它是一种最主要的人口预测方法,也是一种被借鉴、应用较多的人口预测模型,年龄移算法移算原理严谨,能够准确地对未来人口作出预测,所以采用年龄移算模型对长春市人口变化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是较好的选择。

年龄移算法模型的基本表达式为:

式中,为预测年度年的人口数;为预测基年年岁的实际人口数;为年岁活到岁的人口存活率。运用该模型可具体描述为:

由式中可知,年龄移算法并未给出出生人口的预测方法,本文对原始的年龄移算法进行修正,利用年龄别妇女人数和年龄别生育率估算0岁组人口数,同时考虑迁移因素。将式子修改为:

其中,为年出生婴儿存活率,t为2020,2030,2040年出生婴儿性别比,(15x49)为年妇女年龄别生育率,为年x15,16,,49岁育龄妇女人数,为年迁移人口数。

综合考虑今后的人口政策调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卫生技术不断进步、人口流入等相关因素,采用年龄移算法对未来长春市的人口规模,在短期和中长期两个阶段分别进行了预测分析。

通过对长春市人口规模及人口结构的预测,到2025年,长春市老年人约占总人口25%,到2035年(假如退休政策不调整),长春市老年人约占总人口31%。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春市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总体来看,长春市已经具有老龄化社会的趋势,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医疗保健系统的不断完善,人们也变得更加长寿。长春老年人口数量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也在不断的提升过程中,未来的老龄化社会将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

3老年人群出行需求及出行特征分析

对于人口时空规律问题,手机信令数据能够识别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出行需求和出行特征,借用此方法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老年人口的出行规律。

从出行比例来看,全天老年人出行比例为64%(全市出行比例为75%),有出行的老年人出行强度为2.27(全市有出行的居民出行强度为2.66)。出行需求和出行强度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3.1 季节变化

長春交通出行有着明显的冬夏季节不同,夏季退休人口出行需求更为旺盛,冬季老年人口出行减少10%。,天气因素对老年人口出行影响较大。从性别来看,老年人口中女性人口较男性出行比例更高(如表1)。从工作日及周末来看,老年人口整体工作日出行比例高于周末。不同季节出行量如表1及图1所示。

3.2出行时段分析

从全天24小时出行分布来看,老年人口出行无明显早高峰,但晚高峰出行相对集中。其中老年人口男性出行与女性相比,出发时间相对较早,但女性中午后出行需求更高,与全市出行比例相比,8点-16点老年人口更加集中,16点后老年人出行比例明显低于全市出行比例。

3.3 出行耗时分析

从出行时耗来看,老年人口(男女无差异)出行时长主要集中在11-20分钟,占比全出行的16.2%。与全市相比,老年人口出行时耗在41-50分钟比重较大,11-20分钟出行相对比例较低。0-10分钟出行比例略有增加,与老年人出行主要采取步行、公交车出行有关。

3.4 出行距离分析

从出行距离来看,老年人口(男女无差异)出行距离主要集中在0-2公里,占比全出行的38.5%。出行距离明显低于全市出行距离。

4 城市适老化交通现状和不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系统发展迅速,在高效和高速的建设思路下出现了对老龄人口交通需求忽视的问题,老年人口的出行诉求难以得到满足。

4.1步行空间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有待提升

步行是老年人口出行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长春机动车的无序发展,导致中心城区交通保障向小汽车出行倾斜,截至2020年底,长春市机动车保有量为173万辆,小汽车出行比例约为45%,在中心城区行车难和停车难的困局下,很多道路采取路口扩宽提升通行能力,但同时大大增加了退休人员的过街难度,特别是中高龄退休人员,路内特别是人行道上停车也是普遍现象,根据最新普查数据,路内停车占比27%,停车侵占慢行空间,并且部分道路铺装不平整,慢行空间的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由此,步行系统的适老化改善应当结合退休人群体力和反应能力下降的情况,提升步行空间的适宜性和安全性,降低老年人的步行障碍。

4.2公共交通使用和换乘不够便捷

根据公共交通出行人群特征调查,常规公交平峰期间15%的乘客为老年人,远远高于轨道交通0.6%的占比。目前公交系统在适应老化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等候时间过长、站点过远、上下车不便捷、标识信息不明晰和换乘距离过长等。以上这些不足一方面反映了公交供给能力、服务水平等软件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反映出公交系统在无障碍设施、导引系统等硬件方面的适老化有待改进。

4.3交通设施缺乏增加老年人出行困难

老年人口在出行中由于行动不便需要安排相关的交通设施协助其完成出行活动,然而很多城市存在交通设施不足导致老年居民出行困难的问题。例如缺少过街安全岛、过街天桥未设置电梯,城市路标路牌设置不完善等等问题增加了老年人出行的障碍。交通设施的不完善不仅造成了老年人绕路等体力的浪费,有时甚至还会导致一定的安全隐患。

5 适老化交通的发展对策

在老龄化不断快速进展的背景下,城市交通在适老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在总结老年人口出行特征的同时,分析当前城市交通在应对老龄化方面存在的不足,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提出适老化改善的策略,在提高老年人交通出行可达性和参与性的原则下,对当前城市交通系统进行补充和完善。

5.1 规划安全舒适的慢行交通空间

在养老社区集中的区域完善慢行交通空间的规划设计。(1)提升步行空间的安全性,合理进行人车分离,清理占人行道停车现象,对生活性支路采取稳静化交通措施降低车速,保障老年人步行安全;(2)提高慢行區域的连续性,对铺装不完整人行路面进行改造,增设过街安全岛,增加老年住区周边过街绿灯时长;(3)完善步行系统辅助设施,提高交通照明设施水平,在路口安装有声提示设施;(4)最后,对步行系统进行环境优化提升舒适度,增加休息座椅和遮雨长廊,提高步行系统的绿化面积。

5.2 构建便捷高可达性的公交系统

根据老年人行动不便的自身要求,提高城市公交系统的老年人服务水平应重点关注站点的可达性,候车乘车的舒适度以及乘车信息的直观性。(1)在公交系统的可达性方面,提高城市公交线路和站点密度,同时,在城市养老社区集中区域增设到社区周边商场、公园以及医院的公交支线,减少老年人步行距离和换乘次数;(2)在候车乘车环境方面,合理处理站台和公交车辆底盘的高度关系来减少老年人口上下站台和上下车的障碍;(3)在公交服务信息方面,站点可增设电子站牌提供车辆到站信息。

5.3 增设辅助老年出行的交通设施

辅助老年人出行交通设施改善可从无障碍设施和指路标识两方面入手。(1)提高城市交通系统中无障碍设施的覆盖及建设情况,在老年居住区及城市中心区增设户外电梯和无障碍坡道,坡道台阶两侧增设护栏及扶手,台阶高度根据老年人活动尺度进行调整,为活动不便及需要器械辅助出行老年人提供方便;(2)提高城市交通指路标识的可识别性,设计更加直观的路牌,通过鲜明的色彩及突出的文字来提高标示牌的易识别性,协助老年人获得所需信息。

6 结束语

目前全国多个主要城市早已进入老龄化阶段,长春老龄化形势较为严峻,本文通过梳理老年人口出行特征和城市交通在应对老龄化的不足,提出城市交通适老化水平的对策,有效改善老龄人群日常生活与交通出行的利益,避免安全隐患,营造更加完备的交通出行系统。对面对同样问题的二三线城市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参考文献:

[1]高敬恩.积极老龄化视角下城市退休人员再就业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8.

[2]单良,罗翔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退休人员再就业问题[J].改革与开放,2017(20):77-78.

[3]江泫静.长安区退休人员再就业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J].新西部,2019(13):60-63.

注释:

①《长春市交通发展白皮书》子专题《经济社会和区域发展对交通的影响分析》

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9年3月9日发布了《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

猜你喜欢
适老化公共交通老龄化
老龄化是医药行业的福音吗
城市轨道站点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分析
健康月历
在未来,我们不需要路
适老化居住空间设计
城市建设莫忘关注老年人需求
养老社区建筑中适老化设计研究
二次规划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北京超老龄化将持续50年以上
基于使用者行为心理需求的适老化公共座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