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与实践

2020-09-05 07:23方明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0期
关键词:教学衔接大学物理中学物理

方明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法、调查法、试验等方法就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衔接问题分别从大学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学生学习方法转变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对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大学物理;中学物理;教学衔接

一、研究意义

1.是落实“以本为本”,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的需要。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他同时强调指出,“要着力推动课堂革命”大学物理是中学物理的延伸和拓展,由于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跨度较大,大一新生一时难以适应,这也是造成大学物理难教、学生难学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做好二者衔接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制约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之一。

2.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解决学生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知识脱节、知识碎片化的的需要。大学甚至认为是中学物理的简单重复,在认识上产生误区,缺乏对大学物理知识的认识,造成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知识“脱节”,学生更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实施路径

1.深度开展调查研究,建立大学物理合作教学共同体

大学物理任课教师开课前应积极开展調研,包括对其它大学物理任课教师、大一新生、高中物理教师、高数教师,并积极开展合作教研,树立衔接理念,了解高中物理教学覆盖内容、高中新课改要求、高等数学教学进度难度等等,对大学生学情进行分析,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为顺利进行教学衔接提供保障。

2.讲好大学物理绪论课,明确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区别

(1)除了讲教材中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及研究方法等内容外,大学教师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白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和中学不同,以及对自然科学及后继专业课程的重要作用,使他们从思想上重视大学物理课。

(2)纠正“大学物理就是高中物理翻版”的错误认识,教师可以从以下二点进行说明,第一,大学物理是中学物理的拓展和延伸,研究的问题更深刻和普遍,得到的结论具有普遍性,中学学到的只是它的一个特例,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情况,如中学我们只能研究恒力沿直线做功,大学物理中研究变力沿曲线情况下的功,得到的公式具有普遍性,包含恒力做功的情况;第二,使用的数学工具不同,中学研究的问题比较简单,只需要使用初等数学,大学物理研究的问题具有普遍性,需要使用高等数学内容,特别是矢量及微积分知识,大学生必须逐渐适应这一点。

3.改革教学方法,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1)把控进度,循序渐进。适当放慢教学进度,学生从中学慢节奏、小容量、讲练结合的课堂一下子过渡到快节奏、大容量的课堂,必然会很不适应,容易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解决物理问题所用到的高等数学知识,所以大学物理课刚开始一定要放慢节奏,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等学生适应以后,再按正常进度教学。

(2)问题驱动,创新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物理学内容的难度从初中、高中到大学由浅入深,呈螺旋式上升。那么如何做好衔接呢?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找出在哪里上升延续了?怎样上升的?延续了什么内容?甚至要考虑上升到什么程度了?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设置一些问题,特别是当大学物理内容和中学物理内容在认知上产生冲突时通过设置问题-找出知识差异点、生长点-启发引导-顺利衔接,尤其要设置那种用中学知识解决受限的问题,如计算载流圆线圈在轴线上产生的磁场时需要判断其中一个电流源在轴线处产生的磁场方向,电流源磁场方向如果用中学方法不便判出,但用矢量的右手定则则可以准确判出。

4.改革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针对性

(1)大学阶段与高中阶段共有知识点的处理。对那些与高中阶段共有知识点既不能轻易忽略,也不能劳而无功,仅仅是高中的翻版,应寻找他们之间的差异和延续点,在哪里拓展和延伸了,怎样拓展和延伸了?比如库仓定律是电场的一条最为基本的规律,对此知识点讲解不能仅仅是高中的翻版,讲解时要突出其矢量性、有理化,帮助学生树立运用微积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及用矢量思想解题的思维方式。

(2)大学物理特有知识点内容的处理。对那些高中阶段没有,大学阶段オ出现的知识点的讲解,尽可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点“生长”出来,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或方法中“迁移”“类比”过来,例如:电场强度通量的概念可以从电力线的空间分布生长出来;又如:毕奥-萨伐尔定律学生在中学没有接触过,难于理解,可以与电场中点电荷公式作类比;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内部的认识,水到渠成,顺其自然。

(3)“中学未讲,大学要讲”知识点内容的处理。这部分内容是指中学教材内容由于受到高考模式或选修模块的影响学生没有学到的内容,而大学物理要讲的内容,比如,机械波时有近1/3的学生没有学过,基础课程改革及高考模式变革后,衔接问题更加凸显.对此,教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建议学校可以开设大学物理预科班,或通过导读、网络指导等完成。

5.中学物理教师,要树立“以本为本”的理念和大学物理衔接的理念,要了解大学物理教学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讲教学内容时,尽可能拓展与延伸,树立全局意识,为大学阶段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打下良好基础,树立为大学本科服务的理念,同时要培养中学生学习方式,逐渐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1]董秀红.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问题的探讨[J].凯里学院学报,2017,35(06):11-13.

[2]闫金铎.中学物理教材教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基金项目:

渤海大学2019年度中小学联合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以本为本”背景下的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衔接研究(19ZXXJG04)

猜你喜欢
教学衔接大学物理中学物理
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智慧课堂”构建探究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关于《大学物理》中一道习题的讨论
MATLAB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实践教学研究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运用导数法巧解大学物理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