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与效能提升研究

2020-09-05 07:29武莉莉任洁华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0期
关键词:体系建设思想政治

武莉莉 任洁华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极端重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在新形势下,从保障国家思想政治安全之必须、巩固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之必须等视角看,都必须把高校思想政治安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牛鼻子”来抓,因此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与效能提升研究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从一个时期来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思想政治工作的软肋和短板,社会思想向高校散播等因素严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安全建设。这表明高校思想政治领域的核心治理能力不够明确,社会尚未形成凝集智慧和力量的有机整体。我们要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与效能提升有深入的研究,来对高校思想政治有新的研究文献。

【关键词】思想政治;体系建设;效能提升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与效能提升背景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也已明确,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高校思想政治安全建设受社会矛盾的影响。尤其是西方对中国进行了思想政治的渗透、手段也更加隐秘、更加复杂,更加具有迷惑性与欺骗性,导致高校思想政治安全体系的建立面临威胁:高校思想政治领域的核心治理能力不够明确,社会尚未形成凝集智慧和力量的有机整体。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与效能提升问题分析

(一)社会主义主流思想社会认同难度增加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显著提高。同时,市场经济规律中的等价交换原则也融入到了思想政治领域,逐步的形成思想政治领域“一元主导,多元竞争”的局面,这就加大了在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政治领域进行思想引导和社会认同的难度,导致马克思主义在某些领域被“边缘化,空泛化和标签化”(陈勇、马晓燕,2020)。

(二)网络文化多元复杂影响思想政治倾向

网络文化的多元复杂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使得“大学生”的组织依赖性和组织认同感开始淡化。每个大学生的离散和支离破碎的状态是显而易见的,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离散。与过去相比,时间和空间不再是束缚人们思想的鸿沟了,各种思想政治文化可以通过网络相互交织,给辨别能力弱的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同时,在互联网和微媒介技术的推波助澜下,思想政治文化的蝴蝶效应更加明显,这给传统高校依靠自身力量和传统路径完成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三)集体规则被消减,给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育带来极大困难

原来在组织纪律和组织规则的约束下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大学生获得系统化的知识,但在分散的网络结构中,大学生的组织观念和群体意识被弱化,集体规则被消减,给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育带来极大困难。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与效能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一)一个核心,发挥党建在思想政治中的引领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国家政治的主要核心。一方面党组织应该在思想政治工作多元主体结构中占据领导核心角色;另一方面党组织领导核心角色不是悬浮搁置而是以组织者、监督者、创新者等多元化角色融入具体思想政治工作之中。思想政治工作是指在党委的领导和政府的负责下,发挥多元化主体的作用,基于公平正义,来提升治理效能为核心的格局。

(二)三入体系,提升在思想政治中的治理效能

1、情境融入,提升在思想政治中的治理效能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情境是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必要条件。合理情境的创设可以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量,使学生主动建构与问题情境相关的知识,进而掌握相关技能和思维方法。因此,我们将丰富的情境嵌入思想政治理论之中,并让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发生联系,采用案例讨论、微视频制作等方式,将学生带入具体情境之中,使这门课的教学更加的有滋有味。

2、案例融入,提升在思想政治中的治理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座谈会上表明,思想政治就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把小课堂和社会的大课堂联系起来。实践教学可以促进课堂教学内容,在入脑、入心、入实践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拓展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的形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多媒体融入,提升在思想政治中的治理效能

如今多媒体迅猛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出回应、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富有时代特点的思政课。学院运用了超新兴、微视频等元素为一体的互动教学软件平台,建立微信公众号,充分利用“超新兴”软件等多媒体融入思政课教学。一是网络教学活动的个性化。由于学生们在学习风格以及信息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学习中会有不同的需求和困惑。线上学习时,有的学生喜欢发送弹幕,有的则喜欢匿名投稿,而有的学生习惯和教师微信私聊等;而在线上学习内容方面存疑更是不尽相同。在老师线上教学的过程中,要基于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或助教逐一回答学生线上发帖和提问,实施个性化教学,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维持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线上教学即时互动化。相对于线下课堂教学,线上教学的互动性和即时性优势更加凸显。在线下课 堂上,很多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听讲,不经常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而线上轻松的氛围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智慧教学软件,采用投稿或弹幕的方式,针对教师所讲授内容或特定问题,进行师生、生生互动。学生可以任意的发表自己的想法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都能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即时回答,大大增加了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的见解。

(三)四个联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构

“四个联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和效能提升研究:研究对策形成高校、教师、学生、家庭职责明确的格局。关注和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高校辅导员的配置。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形成专业评价。提高政治素质,给学生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和疏解,减少对学生负面的情绪影响。同时,提高学生干部对参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热情,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丰富工作思路。通过发挥高校教师的积极作用,充分配置高校教师的工作经历以及工作重点,并且给予相应的训练以及人生观的正确引导。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在高校意识政治工作体系当中的主动性,通过正确和有精准的教育,使得学生们在思政认知方面得到重视,提升学生的思政自治能力。此外,充分重视家庭的作用,将家庭与学生的成长情境融为一体,并通过积极引导,使其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靳诺.围绕立德树人 加强“四史”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0;

[2]马路倚,宋红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现路径探究[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 2021;

[3]李娟.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

[4]戚静.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5]Liao Yongxian.Studies on the Practical Mechanism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nk Tank Era.2019;

作者簡介:

武莉莉(1979-),女,河北张家口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基层治理研究。

任洁华(1991-),女,浙江宁波市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党建与思政专项)成果,(DJ2021Y06)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与效能提升研究

猜你喜欢
体系建设思想政治
浅谈工厂化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浅谈风力发电企业培训体系建设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警犬使用法制化体系建设初探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