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中反思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分析

2020-09-05 07:23苏岳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0期
关键词:反思性学习教学方式初中数学

苏岳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反思性学习是指总结并改进自己获得的学习成果、用于学习的学习方法以及实际的学习情况着手的学习能力,以便学生提高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以及能力,促进他们的能力综合发展。然而,考虑到学习环境的作用,学生的反思性学习会面临诸多问题,这影响了他们在初中数学中进行反思性学习的效果。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数学课堂反思学习的教学方式,旨在推动我国素质教育更好的落实。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教学方式

伴随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在初中数学课上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的能力。基于这种情形,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进行详细分析,可以显著提升初中生的整体素养。

1 培养学生反思意识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社会的到来,对人才思维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思维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不竭动力。学生不能只掌握死板的知识,更要学会灵活运用和思考,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数学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数学知识非常灵活,如果在学习中采用死板的方式,就会降低学习效果。因此,培养反思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考方式,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提升,促使学生不断开发大脑,挖掘自己的潜力,从而体会到数学真正的乐趣,将数学应用到生活中来,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价值,提升我国人才的综合能力。反思能力能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激活他们的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对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符合当下人才培养的目标。

2 初中数学课堂中反思性学习的教学的策略

2.1 做好课前预习反思

预习的过程就相当于在上战场之前,有了一把武器,就会打倒更多的敌人,让自己能够保持绝对的安全,玉玺就会让自己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促进自己更好的,得到更多的知识的积累。做好课前预习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要求,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了解老师上课的重点,难点,还可以提高自己听课效率,而且能够在预习当中将自己积累到的问题在上课统一针对性地去听老师讲解,可以在老师上课时得到明确的解答。对于初中生而言,数学的难度不断提高,以及初中生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影响学生的因素很多,多数学生产生了厌倦课前预习的情况。依据已有的数学知识,以及一定的数学经验和事实,结合目前的课本进行课前预习反思。必须从课题教学方法上入手,在课堂上重新拾回学生的预习反思的习惯。在进行课前预习的时候,主要就是进行预习之后的反思总结,反思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书本的意思,是否能够正确的解决问题。在预习时,教师要要求学生做到“读”“划”“写”“思”四个步骤。

例如:在上“全等三角形”这一章节时,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读”——大致的读一遍教材,通过阅读教材,知道这一章节要求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还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性质。阅读完有关章节的概念后就可以按照课本上所给的例题进行理解,弄清楚各步骤的依据,养成每一步骤必问为什么的习惯。学生也应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做一些阅读时的标注,这样能够让读的时候更加有效率,达到阅读教材的目的。而且可以做一个大体的思维导图,通过这个思维导图,让整个阅读的教材内容清晰地展现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在之后的学习中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划”——在课本中勾画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判断方法,利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它们的难易程度,可以将比较难的关于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能够在之前阅读时做的思维导图当中标注出来,这样也能够更加醒目,在再一次的预习或者是复习当中,能够准确地找到,不用一遍一遍地翻阅教材。比较简单的知识就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标注,知道这个知识掌握的比较牢靠和稳固。“写”——在理解了例题和做题过程后可以在书上进行演算,并写下自己的看法,学生可以通过在书上的演算来自己独立的思考一下,演算一下,自己独立的写一遍。将一些典型的例题也记录在思维导图上,让这个思维导图更加的有价值,能够富含更多学生的心血和精力,会让学生在之后翻阅的时候有成就感,能够有进一步的反思。“思”——重点在于自我检查预习的效果。根据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制作的思维导图进行自我的反思与学习,反思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课本的意思以及例题的讲解,然后可以思考下节课老师所要讲的重点,难点,可以自己对照课本列一个学习提纲,记录还有自己模糊的地方,根据课本的练习,通过翻阅一些课外的资料,或者是课后的练习来做几道有代表性的习题,这樣可以加深自己的印象,巩固自己的所学的数学知识,让这个反思过程更加的有成果和效果。

2.2上课环节学习反思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战场,课堂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主要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听课效率都影响着最终的学习结果。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也要教授学生正确的听课方法,一味地只听老师讲课和只会低头做笔记都是不可取的学习方法。正因为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且数学的难度大,老师在课堂中更应该要求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反思,养成有惑必问的好习惯。上课环节学习反思能够快速的带动课堂,使得课堂效益高,初中学生学习数学难度大大降低。思维得到提高就会突破原有的局限,思考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从而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反思教学能够良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3 解题之后进行变式反思

在解答综合性强的习题时,可以对题目中重点考的知识点进行反思,对其进行举一反三、一题多变以及一题多解,进而掌握这些题目的解题技巧。要纠正观点,不要进行题海战术,并不是做的题目越多成绩就越好。相反,许多学生整日忙于做题,但学生的成绩并未显著提高。主要原因是没有对典型的例题中知识结构进行反思。特别是在中考最后的冲刺阶段,有必要反思在同一考试方向上选择不同的题目类型,以明确解题的思路。,科学分配每个教学步骤的时间。

2.4 利用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反思意识

有效的探究活动能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模式。初中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学科,因此,数学教学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只有将数学知识放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有效的问题引导下实施探究活动,才能激发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反思和探索,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按照课本的学习目标和情感要求,设计有效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探究,鼓励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勇敢提出自己的质疑,肯定他们的反思思维和思考方向,从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树立学习的信心。当然,要想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教师还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在新知识导入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发挥出探究活动的价值。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当下的教育形式而言,反思性学习正在成为初中越来越重要的学习方法。这是国内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总结和反思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思维上的习惯以及错误,进而可以更好地调整学习的方法。这对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言,可以使数学精神以及思维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使学生可以拓展思考的空间,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并且可以更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勇.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3):274-275.

[2]孙全芳.反思性学习,让数学学习走向深度[J].新课程,2021(05):127.

[3]殷爱梅.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2):46.

猜你喜欢
反思性学习教学方式初中数学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课例研究下的高校英语教师学习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性学习的运用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