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破解对策探讨

2020-09-05 08:00韩雨轩吕涛陈海鑫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0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对策

韩雨轩 吕涛 陈海鑫

【摘 要】随着我国数学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研究者要求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扎根数学教育,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诊断学生学习行为,引导学生成长。数学解题是小学数学教育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教育中得到高度重视。因此,如何有效在小学开展数学解题教学法,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本文对小学数学解题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教学策略,希望对小学数学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学生;教师;对策

引言:

解题能力是对知识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综合评价,培养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授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考试核心标准。过去,小学数学中的解题被缩小为应用题解题训练,被视为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其实,学习数学的整个过程应该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些概念的影响下,解决问题教学是有目的的、功能性的数学教育内容,数学解题不仅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基于此,本文探讨解决问题教学,分析其存在问题与合理策略。

1.解决问题教学分析

1.1内容

解决问题教学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强化直观教学法。运行后计算、运行中计算、运行前计算。第二,强调数学和推理的教学策略。强调学生对计算过程的全面理解,教他们在数学理论的指导下总结算法,强调学生对计算过程的表达。第三,强化前向迁移策略。从现有计算中引入新计算,并强调创造性计算方法在新学习中的作用。将原有计算方法纳入新计算方法。第四,加强对比与整合的教学策略。注重逐步归纳整理,适当加强系统归纳整理[1]。

1.2解决问题教学的优势分析

1.2.1培养学生正确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计算精度的保证。一是学生计算时要复习题,二是格式规范,字迹清晰,字数干净,草稿均匀,字迹工整、清晰。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及时、规范、认真地修改作业。

1.2.2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一是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教师善于解开学生的学习难题,进行各类算术训练,以增加学生对算术的兴趣和克服复杂算术问题的信心。第二,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小学生注意力往往不稳定、不可持续,容易分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准确生动的教材,充分调动学生感官,保持清晰的记忆,鼓励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探索应用,养成启发引导的习惯。第三,防止干扰。在解决问题教育中,学生要学会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规则和概念,形成积极心态,养成仔细阅读和复习题的习惯,避免消极刻板印象干扰。

1.2.3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第一,在理解算术规律和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明确算术和算法,便于学生灵活、简单地进行计算。其次,可通过加强记忆常用数据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第三,提倡简单计算。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独立观察和思考,确保计算准确快速,计算方法正确。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提高计算效率。

2解决问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师对解决问题理解不充分

《标准》非常重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最终目的是掌握一个特定数学问题,同时引导学生认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但是,目前大多数小學数学教师对解决问题教学认识还很肤浅,把解决问题教学等同于解决数学题。他们的观念还局限于应试教育,多数教师认为新课标的解决问题教学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难以在教育实践中发展。对这种解决问题教学的误解会抑制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不利于长远发展[2]。

2.2教师课前准备不足

备课可确保教师能够实现有效的教学。然而,研究表明,小学数学老师几乎没有时间认真备课,因为他们忙于批改作业、处理日常事务,以及辅导表现不佳的学生。因此,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研究不够深入,缺乏对教材的深入探索。教师往往凭借自身教学经验,在开课前复习课程材料。课堂上,小学生被象征性地组织成小组学习,学习气氛僵硬,教师单方面输出观点,直接把数学问题的答案与解题步骤进行展示,没有细化解决问题教学。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清晰理解数学概念与提醒,影响学生系统掌握数学知识[3]。

3解决策略

3.1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新课程标准虽然提出培养学生的总体目标,但一线教师教学理念需要及时更新,教师需要正确理解和应用解决问题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技能,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教师培训要结构化,让教师唤醒挑战意识和自我超越意识,树立教师终身学习信念,感受到教育成长的感觉,脱离传统教学思维。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可相互观察和学习,交流和反思。小学数学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虽然简单,但教师本身在相关学科方面必须具备足够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数学教师必须掌握心理学、教育学、数学方法论、数学思维史等知识,才能深入分析教材,解决问题。教师需要灵活掌控课堂,以多种教学方式丰富解决问题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3.2加强教师的课前准备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从教课本,还要用课本对课本进行透彻分析。教师需要明确教育目标,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实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深入分析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总结不同类型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克服教学难点。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时刻学会反思,改善教学并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坚持教师小组备课实践,建立教师团队精神,鼓励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师收集的资料和讲授的内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有助于整合和建设教学团队,提高教师整体教学质量。

4.结语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时代赋予教育的新使命,它使学生用数学思维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开发思维能力,发展探索性学习,提高学习主动性,培养创新技能。因此,小学教师要转变教育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课前准备,帮助学生完善学习习惯,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卢建喜.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08):80-82.

[2]孙广林.刍议小学数学三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J].才智,2019(24):109.

[3]祁晓梅.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28):82.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