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2020-09-05 07:53吕涛陈海鑫韩雨轩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0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小学问题

吕涛 陈海鑫 韩雨轩

【摘 要】课堂导入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始,是奠定整个课堂教学基础的关鍵。课堂导入教学应用不当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无助于学生参与课堂,难以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本文从小学数学入手,针对性研究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教学,为课堂提供一个良好开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存在若干问题,探讨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教学;学生;问题;策略

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这一要求使得采用在数学课堂导入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确,教师需要利用好导入教学环节,抓住开课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1.现状

数学导入教对数学后续教学具有启发作用,可积极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不断对小学数学的导入教学进行深刻思考和探索性研究。导入教学是课堂教育的第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整合已有知识,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然而,在小学实际数学课堂中,导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由于缺乏丰富教学经验,数学课堂导入教学偏离学生生活和教学内容,导致教学效果不佳[1]。

2导入教学存在问题

2.1教学方法使用不当,偏离应用原则

当前老师对课堂导入教学的理解不够准确,对每种导入教学方法的应用原理没有准确把握。导入教学基本原则是短、新、精、平、快、奇、巧、准。如果导入时间太长,无法体现"短"和"快"的特点,引入策略缺乏"精准"和"精准"特点,与主题内容相关度不足,没能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数学课堂导入教学内容与教科书具有差异,偏离相关性原则。教师在课堂上介绍内容应根据对学术背景准确分析选择。然而小学教师对学生学业情况分析不全面,存在认知偏差,对学生了解不够。同时,课堂导入教学内容繁琐,有悖于"简明扼要"原则。课堂介绍内容不简洁,内容复杂,学生不易理解。由于内容无趣,学生注意力分散,课堂导入教学失去作用。最后,课堂导入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脱离"新奇"原则,教师选择的导入教学内容没有真正结合学生兴趣特点,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

2.2课堂导入教学形式存在问题

首先,课堂介绍单一,缺乏灵活性。当教师进行课堂导入教学时,通常只使用两种形式,即师生交流和生生活动。由于教师和学生是课堂中的两个重要角色,教师必须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原则,让学生更多参与。但是导入教学中,学生只进行简单分组,缺乏灵活性,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导入教学时,师生之间互动比较简单,主要是语言交流,活动和游戏相对较少,造成学生对数学导入教学的激情不足。

其次,课堂导入教学形式过时。教师选择引入课堂的方法反映现代课堂的质量,当前小学配备多媒体教学环境,每个班级配备多媒体多功能设备和展示架。课堂教学可结合多种教育资源,例如多媒体设备和教育辅助工具。然而,教师根据教学资源内容使用多媒体次数不足,并没有结合教学设计设计课件内容,不利于学生的知识点记忆,过度依赖板书。

2.3数学课堂导入流程杂乱

首先,问题设置是缺乏科学。导入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出问题或引用相关例子,无疑是一种重要的策略。教师提出问题,要帮助学生开阔思路,但在问题设计失衡,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操作活动的真正目的,忽视教学重点。例如,在学习图形面积时,教师使用房屋平面图进行导入教学,学生大多不理解房屋平面图的含义,造成教学导入失效。

其次,教师对学生回应不足。在导入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学会提问,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倾听。由于导入教学过程相对较短,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的提问与回答,而更注重导入教学过程后新课程开展[2]。

其三,设定情境不符合实际。引导学生进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是引入情境的关键。事实上,教师往往在忽视学生生活状况,使教师环境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形成大多数学生不熟悉的情境教学模式。导入设计不符合学生实际生活情况,仅从教师"成人"角度进行。

3策略

3.1加强对引入小学数学课堂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小学数学教师对课堂介绍存在误解,忽视小学生特点和小学数学课堂新课程标准。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效率,需要加强教师对小学数学的兴趣,充分强调数学课堂导入教学的重要性,促进教师的成长和成熟,帮助教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利用教研活动的机会,强调导入教学的重要性。组织小学数学课堂,引入适当评价标准和激励措施,量化标准,从而引起师生兴趣[3]。

3.2合理使用导入教学形式

首先,加强教师课堂理论内容的学习。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更新自身知识体系,掌握理论知识与信息技术技能,加以融合,增加导入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教师强化导入教学技能训练。学校可根据教师实践能力,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学习后,分享学习经验和技能提升经验。教师要保持恒久教学能力,就必须不断自我提升,学习新教学原理,掌握科学教学方法。

其三,现代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在引进现代教学方法时,应根据小学生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作课件。多媒体课件功能多样、色彩丰富,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吸引学生。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为依据,促进数学导入教学有效进行[4]。

3.3完善小学数学导入教学过程

首先,确立引入"教师主导、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理念。

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教学效率,教师需要树立新教学观,把学生视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必须正视他们的角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发现新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在明确角色情况下,才能以正确角色进行导入教学活动。在导入教学环节,小学数学老师是真正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明确引导主体的同时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了解教学重难点。以学生为导向,尊重学生地位,锻炼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5]。

其次,提高提升教师语言表达水平。语言是人类文明传播的重要渠道,同样,教学语言是重要的知识传递方式,影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在导入教学环节,教师讲解和说明必须清晰准确,教师清晰的语言直接影响学生对信息的接受程度。现代小学数学教师要使教学语言优美,体现数学本质,准确率高,逻辑清晰。

其三,从小学生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生活状况。小学生是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教学主体,具有鲜明个性特点。教师作为教育者,必须站在学生角度思考教育问题并付诸行动。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生活。因此,在导入教学中,应关注儿童当下生活内在价值,促进学校与社会生活的有机融合,加强学校与儿童生活的有效联系。数学课堂导入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和校园,而应融合生活、学习,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

4.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核心学科之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教学存在各种问题,是发展创新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作为数学教师,必须正视这种情况,找到具体对策,解决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小学数学导入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晓珊.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4):125-126.

[2]杨进.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9(05):89.

[3]张治辉.小学数学教学中模型思想的渗透[J].科技风,2019(18):19.

[4]马荣.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教学法的几点不同见解[J].才智,2019(29):70.

[5]范桂梅.例析小学数学导入教学设计[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9):80-81.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小学问题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