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中的美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课堂效率的有效路径

2020-09-05 07:53于洁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0期
关键词:有效路径小学美术生活

于洁

【摘 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持续推进,学校也对美术、音乐等学科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新课改的要求致使学校对美术学科越加重视,这对教师教授方面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要找到更为先进、更为有效率的教授路径。小学学生通过美术这门课可以提高审美力、创造力和生活意趣,为自身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一定助益。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引导学生进入美术氛围之中,让其通过探究、实践的方式提高自身美术素养,最大化地发挥课程优势。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教学;有效路径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美,美术既是对美的理解,并加以展现,呈现给世人。教师应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美,吸引其去探索美,能自主地学习相关知识,再在之后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使美术教学的课堂教学得到有效提高。

一、当前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情况

社会上的学前教育、兴趣学习机构层出不穷,很多家长让孩子在课外时间参加兴趣课程、学习课程,提高了小学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体现了家长对孩子兴趣爱好培养的重视。在小学阶段教育中,教学大纲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对兴趣的养成也有着足够的重视。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小学美术教师大多都是让学生以画画、橡皮泥的方式认识和体验周围事物,这样的培养方式还存在提升空间,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善。

(一)应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美术的表达较为抽象,小学学生因年龄尚小,对事物的理解还较为浅显,构思与画图对其而言涉及很少,所以其在接触美术这门课时,教师不应该先开始理论知识教学,这会减弱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先動手尝试画画,再随着画画进度进行实践结合理论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学习效率加快,美术理论知识不再晦涩难懂,其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加强[1]。

还有就是一些学校还存在对美术学科重视不足的问题,欠缺相应教学工具及设备,所以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只能通过粉笔与黑板进行知识讲解,这致使美术的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也难以品尝到美术之味,这样的循环导致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也削弱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应提高上课方式的变化

一些小学美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存在没有感情地讲课本内容,致使没有把教材中的美术韵味传导给学生,且学生也因为枯燥的课堂氛围而丧失对美术学习兴趣。美术在小学阶段,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美术的一些手段对事物进行描绘表现,若只是毫无情感地讲教材,随便让学生自己画画,这样的教学如何能让学生学习好美术这门课?如何发挥美术这门课的根本意义?所以教师要积极地、有感情地表达美术的美,在课堂上积极地与学生互动,品评其所画,纠正其错误,肯定其优点,进而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三)应提高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

有些小学美术教师存在专业素养不过关的情况,逐渐在遵循课本教学,不思创新中失去了对美术创作的灵感,忽略创作和上课是有区别的,不能以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能从周围事物引导学生发现美。

二、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效率

(一)通过课前时间的利用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利用好课前时间。虽然美术教学活动可以用灵活的方式进行,但教师要有全局观,把控好课程计划及进度,通过趣味点的设定,制定合理的教案,使得学生在课前就参与到美术氛围和课堂之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之事,以学生熟悉的内容做例子,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快速从现实中领会美术,进而走入课堂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2]。

例如,在一年级美术下册(鲁教版)《摸一摸画一画》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拿起粉笔询问学生怎样画一支笔,引导学生先看样子,再动手画形状,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分解笔的画法,一步步带着学生画,这样教学生:大家看,笔是直的,所以用直线画,笔的两边,一边是小三角,一边是圆的……以此类推,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和寻找描绘事物的方法,使得学生加深对是事物的认识。

(二)通过提高美术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句老话说得很对,想要让教学质量高,就需要教师自身具备极强的美术素养,所以教师应该多在闲暇时进修美术,多在网络中学习新知识,和其他教师交流探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另外教师还可以订阅美术刊物给学生看,提高学生欣赏水平。

例如,与领导申请为学生订阅一批书刊,如《中国儿童画报》、《写给孩子的艺术史》、《艺术原来可以这样看》等,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拿出书中的一些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通过提高自身美术素养,再用课外读物辅助课中教材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三)通过课后实践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课后实践可以使其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让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升。并且美术源于生活,课堂练习是一部分,课后实践是另一部分,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积极性[3]。

例如,在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鲁教版)《香甜的水果》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中,除了课上对水果进行参照画图,还可以让学生回家看看冰箱或桌子上有什么水果,是什么样子的,尝试用自己的想法进行画出来,在下节课的时候分享给大家。当然,举办同年级的美术比赛也可以,诸如橡皮泥捏出心目中的美、我家的房子等主题进行比赛,这样的比赛内容很多样化,再对学生的作品品评和评奖,展出优秀作品,增加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四)通过课堂氛围的营造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氛围能够很大程度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之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快乐积极地发现生活中的美,通过这样的方式与学生营造出愉悦积极地学分氛围。教师要把自己当学生的朋友,以学生的角度思考,帮助其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美,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另外教师可以把自己所画的作品放到学生作品中,通过学生投票选出优秀作品,在课上进行品评作业时,加以揭露,拉近师生间的关系,请学生观察到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美术方面的差距,致使学生可以有目标有榜样的成长。还有,教师若能够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得以更好地促进欢快学习氛围的形成,教师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调整适合的教学方法,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五)通过传统艺术品的品评提高教学效率

美术的教学应以实际生活为基准,用生活中的种种资源来完成教学,通过把传统艺术品带到课堂上,为学生讲解,来扩充学生的美术认知,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促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更多提高[4]。

例如,教师可以购买一些如风俗农民画、石画、绣花、剪纸等艺术品,在课堂上讲解艺术品的历史,这件作品是描述了怎样的生活等,让学生不局限于只通过画笔对生活进行描绘,这样的做法极大地扩展了学生视野、学生对美术描绘生活的认识,也进一步提升了课堂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生活中出发,把生活美带到课堂上,激发出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把教材、生活与学生进行有机结合,使得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思维逐渐活跃、态度逐渐积极、美术认知逐渐加深、美术素养逐渐提高。小学美术教师应严于律己在平时多注意提高自身美术素养,这样才能做好美术的教学工作,给学生带来美术的美,引领学生发现生活美,用美术的知识对生活美进行描绘表现。愿广大小学美术教师,通过这些手段和方法积极地提高课堂效率,为小学美术教学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汪亚平. 试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J]. 文理导航(下旬),2021,(08):76-77.

[2]高杭.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策略[J]. 考试周刊,2021,(61):157-159.

[3]张凤香. 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要点分析[J]. 考试周刊,2021,(61):166-168.

[4]侯丽. 浅谈趣味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8):31-32.

猜你喜欢
有效路径小学美术生活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生活感悟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