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检测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09-05 08:50吕鑫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0期
关键词:解决对策

吕鑫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其建设进程也持续加快,而混凝土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项目当中作为常见的复合材料,其质量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使用寿命与使用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为了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为城市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有力的支持,就必须要注重对混凝土的检测。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混凝土检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仔细分析,首先从检测规范和混凝土试件自身因素以及养护角度分析混凝土检测中所常见的问题,再提出几点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为混凝土检测质量的提升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混凝土材料;检测问题;解决对策

混凝土材料一经研发就凭借其高强度、高稳定性以及较强的适用性优势在建筑工程项目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对居住的质量和要求也逐年增长,做为现代建筑工程项目主要的施工材料之一,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来讲,我国混凝土质量检测的方法只适用普通混凝土检测,对于一些高性能的混凝土材料,尤其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和性能的混凝土材料,在检测质量与规格时,仍然存在一些较为常见的问题。这就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提高检测的精准度,以确保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提供必要的支持。

一、混凝土检测常见问题

首先,混凝土材料检测规范并不统一。

目前来讲,我国对于混凝土材料检测的规范性以及各类方法使用的局限性并没有做到高度的规范性统一,也正是由于检测机构对检测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了检测标准的偏离,甚至与国家针对工程项目所使用混凝土材料施工质量要求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从龄期基本相同的角度分析,当国家规定审批为混凝土原材料混合比例成型养护以及龄期基本相同,但在实际落实过程当中,各个混凝土材料检测部门针对批文当中龄期基本相同的理解却产生了一定的偏差。例如时间并没有做到准确的把握,这就直接导致不同批次浇筑的混凝土在检测标准方面也出现了不同,部分混凝土由于某些原因在检测中发生质量问题。另外,在检测时选择随机性的问题,根据国家检测相关规定,被检测混凝土构件应进行随机抽取,选择抽样数不可少于同批构件的30%,且不应少于10件的数量。而由于我国检测制度通常构建的选择是由施工单位予以执行,这使得施工单位具有着混凝土材料检测的主动权,这种主观意识上的引导下,对于混凝土材料的检测必然会造成主观避开的情况,从而引发混凝土材料质量问题,造成检测标准的不统一和检测结果的差异性[1]。

其次,混凝土试件自身因素问题。

目前,我国针对混凝土材料检测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很多施工单位的试模质量无法达到标准规范要求,而且较为容易发生变形裂缝等问题。而在进行混凝土试件制作时,就难以避免会采用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试模制作,致使实践的尺寸和相关规格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此外,甚至部分施工单位缺乏监督管理意识。加上施工人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在进行试模装配时,并没有做好试件承压面与相邻面垂直情况的控制,导致混凝土试件不符合相关规范,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能够节省成本,忽视了养护工作,长期没有得到有效养护时,就会引发混凝土试件受压面不平整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混凝土材料检测的准确性[2]。

二、混凝土检测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混凝土检测规范化,提高检测准确性与真实性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下,建筑工程项目类型逐渐呈现多样化,对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以及性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混凝土质量的检测方法也开始更加多样化。由于检测规范并不统一,致使混凝土材料检测准确性降低的问题[3]。笔者建议,可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进一步改善:

第一,对于龄期理解不准确问题,要准确进行混凝土龄期的划分,对于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混凝土构件,必须要明确每个脚注的批次;

第二,相关部门要严格依据浇筑批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混凝土检测,此来提高混凝土检测的准确性,同时也要针对混凝土实际问题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对于无法弥补的问题要进行拆除;

第三,为了避免人为躲避质量问题检测,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理部门或检测部门的随机指定,由施工单位随机抽签决定检测试件,按照概率統计,如此才能够确保混凝土检测的可操作性,并以客观角度反映出混凝土质量的真实情况[4]。

(二)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严格进行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制作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材料依据设计比例进行均匀搅拌,混合成型后还需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养护,而由于混凝土成型后养护工作条件要求相对较为严格,因此,养护工艺的科学合理性对混凝土的检测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致使混凝土质量检测发生失真的问题,例如在混凝土养护当中,混凝土试件在制作完成后,没有及时进入规范标准的养护,导致其成型和混凝土规范的养护条件没有达到相关要求。这就需要施工单位采取正规的混凝土养护规范,在温度20摄氏度、湿度95%环境条件下静置一昼夜,再放置温度20摄氏度、湿度95%以上或不流动的饱和溶液当中进行为期28天的养护,之后再进行抗压强度检测。另外,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加强对混凝土材料质量检测的严格监督管理,这对每一步检测都要做到依法依规、合法合规,要能够确保在统一的检测标准下进行混凝土检测操作,尤其要提高施工单位混凝土检测规范化意识[5]。

结束语:

结合上述文章内容所述,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化建设当中,大量建筑工程项目的出现使得建筑施工对混凝土材料的需求也不断增长。而混凝土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但在混凝土质量检测过程当中,难免会受到一些因素影响而产生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混凝土材料质量,增强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就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有效的解决,尤其要注重对混凝土检测标准的统一和混凝土材料本身质量因素的重点检测,还要加强实际施工中混凝土材料的养护,如此才能够在高质量且健全的检测系统支持下,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郝念.混凝土检测方法、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8,000(004):72.

[2]孔先辉.混凝土强度检测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8,263(07):323-323.

[3]樊华.混凝土强度检测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17(15):132-133.

[4]李春芳.混凝土检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区域治理,2018,003(02):147.

[5]张海豹.混凝土检测方法、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3):279.

猜你喜欢
解决对策
担和平崛起大国形象,建和平稳定中日关系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状况研究
余额宝的理财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分析研究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输电线路运行事故及其解决对策
浅谈施工企业项目部工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