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探究

2020-09-05 09:26杨思思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0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综合治理水土保持

杨思思

【摘 要】近几年,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持续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成为了此项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项目,其对于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发展发挥出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同时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面,其也具备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強对区域内流域资源的高效利用,不但可以有效防治水土流失问题,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因此,本文便针对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做出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综合治理;生态建设;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

前言:

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水土流失问题却日益严重,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以及生态问题也越发突出,对我国生态环境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等多个方面都造成了不利影响。在实际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时,需要以小流域为单元,切实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多个方面的规划治理工作,也就是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此才可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好发展。

一、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分析

(1)能够严重破坏自然环境

一是,长期的水土流失能够对当地的地形地貌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例如:流域内出现基岩裸露问题、沟壑纵横问题等[1]。二是,能够导致坡面大量泥沙不断下泄,从而导致下游库坝河湖等出现严重的淤积问题,能够对水资源合理高效利用造成影响。三是,水土流失可以导致当地缺乏良好的水土资源,从而促使流域内的各类植被开始逐渐减少,这样能够导致植被蓄水保土能力遭到严重削弱,容易引发旱涝灾情。四是,水土流失的过程中,可以将化肥以及农药等一系列有害物质带入水体,从而引发水体污染。五是,严重的水土流失还可以引发洪涝、泥石流以及山体滑坡等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2)能够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由于水土流失可以导致当地土壤肥力持续下降,从而可以间接地引发耕地减少以及农作物产量质量持续下降等问题,对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造成影响,而为了可以维持土地的生产能力,当地农民便需要持续投入更多的劳动力以及化肥农药等,不但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还容易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破坏,同时流域内水土持续流失还可以引发生态环境失衡,导致人居环境持续恶化[2]。

二、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1)坡面治理措施研究

对于坡面治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坡面拦蓄,二是田间工程,三是水土保持绿化等。在开展水土保持绿化工作时,应对其措施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需秉持“相关配置”原则,主要指的是综合利用多种方式方法来对内裸地区以及侵蚀地区开展治理工作。例如:一是边坡生态修复法,二是水土保持造林法以及种草法等。

在对田间工程措施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应注重根据小流域当中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安排,一般对于顺坡垄以及内斜坡地带(通常坡度范围为0.25°-5°之间)应该将其有效转化为横坡垄作。如果坡度厚度达到25cm及以上,同时坡度范围处于5°-15°,需要将其有效改造成地埂植物带,以此来开展坡式梯田以及水平梯田工程建设。如果坡耕地坡度已然超过15°,此时应该将其有效改造成林地,用来开展果林或者是木林等林业。这样可以增加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问题持续恶化。

在对坡面拦蓄开展措施制定工作时,可以在水土流失相对较为严重的坡地上源带合理建设截水沟,这样能够有效阻拦雨水对土壤造成的冲击,从而对坡地周围水土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3]。

(2)生态修复措施研究

对于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工作来讲,一般可以分为人工修复以及自然修复两种方式。其中人工修复主要指的是借助人工补植等方式,来有效提升区域植被覆盖密度,相关部门可以选择一些比较适合此区域生长的林草植被将其有效栽植在荒坡当中,这样可以提高当地的植被覆盖面积,发挥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对于自然修复主要指的是针对相应小流域内落实禁止采伐或者是放牧等政策,利用管理保护工作以及封禁手段等对相应区域当中的草木植被开展科学有效的管理,然后再借助大自然的力量促使当地的山体植被逐渐恢复,以此来达到提升水土流失控制能力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对于低效林地以及郁闭度低于0.5的林地需要开展人工培植或者是封山育林等工作。如果选用人工造林方式,需要做好位置选择工作,一般可以将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陡坡地以及高山地区等作为人工培植区域,比较适合栽种一些乔灌型或者是乔木型林木,与此同时还应该借助封山育林等措施,严令禁止周围居民开展放牧以及砍伐树木等各类活动,以此来做好对区域内植被的保护工作,一般封山时限可以控制在3年左右。

在对封山育林的具体措施进行制定时,相关工作人员在对灌木林地以及远山的植被培育品种进行选择时,一般可以选择枫香、木荷以及杉木等,对于其他地区一般可以选择马尾松、枫香以及胡枝子等树种混交种植的方式来开展植被培育工作[4]。

(3)污水治理措施分析

一般情况下,小流域当中的污水,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几种:一是生产加工污水,二是雨水污染物,三是居民生活污水等。在实际开展污水治理工作时,需要尽可能地开展资源合理配置工作,使其变废为宝得到科学利用。

通常生产污水一般包括小流域当中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种植以及畜禽养殖等活动排放出来的一系列污水。这些污水当中,畜禽养殖污水一般含有较为丰富的氮磷营养物以及有机物质等,相关部门可以对此类污水当中的营养物质开展提取以及再利用工作。例如:借助氮磷营养物来生产加工肥料,借助有机物生产沼气等。

对于雨水污染主要指的是雨水降落以及冲刷地面时产生的一系列污染物,特别是在雨季阶段,能够形成的雨水污染浓度也将会逐渐加大。一般情况下雨水污染物当中大多数都呈固体颗粒状,包括氮磷以及一些有机物等,对此可以借助雨水调节池开展雨水污染处理工作,然后再将经过处理的水资源用来进行农田灌溉、绿地浇灌以及用作清洁用水等。

对于居民生活污水,一般包括厕所污水、洗浴污水或者是厨房污水等,由于部分小流域附近的居民并不是特别集中,所以生产生活的活动区域较为分散,这给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在实际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时,必须要根据居民生活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制定工作。例如:借助人工湿地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时,应该对小流域范围内居民厕所数量开展统计,在此基础上,集中将所有粪池处理污水有效输送到中下游沟渠当中,再利用下游池塘或者是水沟等开展人工湿地沉淀净化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来讲,其主要针对相应区域范围当中的植被、水土以及坡耕地等相应资源开展保护或者是修复工作,以此来为周围居民打造和谐、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当地土地生产力,推动当地生态以及经济不断向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亚军.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15):93.

[2]陈占岭,杨洪涛,郭灵敏.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及配置[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46(8):10-11.

[3]蒙利宏.结合扶贫要求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设计探讨[J].亚热带水土保持,2020,32(2):36-37,54.

[4]梁爽.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典型设计综述[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11):112-114.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综合治理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解析
试论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涉毒案件场所变化趋势的分析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问题探讨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