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舆论失焦问题研究

2020-09-06 13:48刘靖泽丁莉
新媒体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网络舆论新媒体

刘靖泽 丁莉

摘  要  舆论失焦是指在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在讨论社会事件时发表的言论偏离主要事件的一种现象。针对网络舆论失去焦点并向无关紧要方向偏移,舆论对事件本身毫无推动作用等不良现象,文章以社会事件为例,梳理总结了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失焦的具体表现,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从主流媒体与自媒体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旨在引导受众在正确的舆论空间里发声,对整个社会进行理性反思。

关键词  舆论失焦;新媒体;网络舆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0-0033-03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受众话语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在众声喧哗的坏境中变得微弱,无正确的舆论引导的情况下,公众的舆论便会出现偏离事件的问题,并且由于人的主观性操控,舆论还会向情绪化发泄偏移。本文通过对社会事件的研究发现,公众舆论极易被意见领袖引导,部分公众缺乏自身独立思考的理性认识,加之刻板成见对公众的影响,导致出现舆论情绪化、偏向化等情况。如何治理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失焦问题,建立健康有序的舆论环境,促使社会向良性的方向发展与理性的方向进步,是新闻传播当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1  新媒体环境舆论失焦的表现

1.1  真相让步情绪

2017年9月,一篇名为《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的自媒体文章称,王凤雅父母用募捐得的15万元带儿子去治疗兔唇,放任女儿病情恶化,最终王凤雅离世。一时间,舆情爆发,王凤雅的父母受到了严重的网络攻击。但真相并不是如此,这场事件中,以许多人给王凤雅父母道歉告终。

事件本身的焦点是小女孩的病情或是如何对当事人给予帮助。在该事件中,微信公众号将此次事件的焦点定在了对王凤雅父母“重男轻女”这一热敏行为的讨伐上面,文章撰写方面不仅捏造事实,并且不提供平等的对话空间,全文没有关于王凤雅父母的采访,文字之间还充斥着引导情绪性的语言,使公众彻底陷入愤怒的情感误区,舆论在道德高地的抢占下彻底失焦,对事实本身毫无推动作用,仅停留在了攻击的表层。在互联网的基础下,各网络平台给予了公众在公共话语空间释放自身情绪的权利,人际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扩散自身的情绪,情绪过度干扰下的信息便不再是冷静的信息,导致真相让步情绪的情况,脱离事实的讨论,让真相变得无关紧要,公众只去讨论他们想讨论的东西,最终舆论失去焦点。

1.2  真相在多层传递中被扭曲

舆论的焦点在于真相本身,当真相被扭曲,舆论便也失去焦点。每个真相事实都有多面性,这些信息为沟通者提供了大量的灵活性,思维模式的灵活性一定程度上与信息的灵活性成正比。学者李普曼认为:“我们的看法涉及的空间,时间和事物超出了我们的直接观察范围。因此,我们不得不根据其他人的说法和我们的想象将它们拼接在一起。”由于我们无法直击新闻现场,大部分情况下也无法和新闻当事人直接对话,他人的表达便成为了我们了解事件的途径,那么在个体的认知里,他人的说法会直接改变客观事实,改变真相。在社交媒体环境下,信息往往伴随着意见的表达,加之互联网碎片化的特点,公众收集真相的成本变高,那么多方声音均可能成为真相的提供者和制造者,真相就这样在多层的传递中被扭曲。

1.3  真相在舆论搭车中渐行渐远

2019年5月24日,南昌市红谷滩发生了一起恶性杀人事件,最终伤者经抢救无效身亡。5月27日网络上开始流传一张微信聊天截图,内容指向其犯罪动机是找不到老婆从而报复社会,部分自媒体开始在这张毫无官方认证的聊天截图上做文章,聚焦于“女性保护”“性别歧视”“仇恨男性”等话题。

舆论搭车指由单一舆论事件,延伸至某个宽泛议题的讨论或与相似事件进行联系的现象。恶性杀人事件的舆论焦点转向对男女性别对立的话题讨论。如此被嵌套进性别对立的框架,直接造成了从舆论搭车到舆论失焦的情况。女性问题一直属于社会中的热敏话题,自媒体通常会抓住社会事件中的某一热敏方面进行放大,从而获得人们的关注。在性别话题比较压抑的中国,红谷滩事件成为了释放压抑的出口,公众在性别话题上的沉默,女性长期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身份歧视等问题,在此次事件的讨论中被囊括了进来。基于事件本身,探讨罪犯的主观故意,事件的规避以及司法的作用才是舆论应该讨论的焦点。

2  新媒体环境舆论失焦原因分析

2.1  传统媒体:众声喧哗下失去话语权

在互联网技术尚未普及之时,主流传统媒体扮演着传递信息的主要角色,受众通常没有更多的信息渠道,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也没有受到其他媒体的竞争挑战,公众的輿论便在主流媒体引导下,始终保持在一个符合主流意识的正确的,未失焦的状态上。但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打破了主流媒体对话语权的垄断,技术赋权下形成了网络中多元主体发声的众声喧哗态势。来自自媒体,社交媒体,网络媒体,意见领袖,公民个人的各种声音都对舆论的发展方向产生着影响,挤压了主流媒体的发声空间。在此种情况下,公众的舆论缺乏正确的引导,同时又被专业性低,泛娱乐化的部分新媒体所影响,舆论失焦现象便会发生。

2.2  自媒体:乱象频发缺乏责任意识与治理

每一个社会事件出现时,就会有自媒体发布煽动情绪的文章,并且有共同的特点:捕捉热点事件中的热敏词汇进行放大,调动受众情绪,缺乏事实依据撰写故事,寻找戏剧化的矛盾和冲突,打色情暴力擦边球的等。自媒体并不具备专业媒体的采访权,无法及时获得新闻资讯,为吸引公众眼球抢占报道先机,时常在事实真相并未调查清楚时便妄下定论,刺激网络舆情发酵,导致舆论失焦问题。同时,为实现流量变现,忘记自身是大众传媒的一员,不履行媒体责任,编造虚假信息,煽动社会对立,为自身流量而把舆论焦点带向错误的方向等行为,已经成为多数自媒体的常态。

2.3  公众:刻板印象造成情感泛滥

李普曼在《舆论》一书中提出的“刻板印象”,由于每个人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无法有足够的精力和成本去充分了解每一个事物,于是脑海里便会对事物形成一种粗浅而固定的看法,从而可以进行简单的迅速的定义和了解。刻板印象导致公众讨论社会事件的思维变得带有偏见化,表面化,甚至情绪化。其造成人们对社会中的许多事件形成了“贴标签”的习惯,标签可以方便人们快速认识世界,但同时也极其容易带给人们粗浅而带有偏见的错误认知,阻碍事件本身真相的表露,同时也阻碍了事件带给社会的思考,随之舆论便会失去焦点。例如“女司机”的标签带给人们马路杀手的印象,在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发生时,媒体将女司机与普通司机割裂开,不仅将事件的舆论引向了对女司机的攻击上面,还又一次强化了公众脑中的刻板印象。

3  新媒体环境舆论失焦的对策

3.1  主流媒体提高舆论引导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尊重网民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权利,也要依法构建良好的网络秩序……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为抑制舆论失焦问题,主流媒体必须担负起社会责任,将公众舆论引向正确的方向。主流媒体存在与其他媒体的“声音竞争”问题,为避免主流媒体的声音淹没在娱乐至死的声音海洋中,就必须创新传播机制,迎接媒体变革带来的挑战,全方位提升自身的舆论引导艺术。可以设立公众号,以贴近公众的阅读平台和通俗话语对事件进行报道。培养主流媒体的意见领袖,通过他们之口了解舆情,并通过他们传递自身观点,规正舆论焦点,引导对事件本身有推动作用的舆论,弘扬正能量,理性客观的舆论。新媒体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主流媒体的地位和功能,造成社会共识瓦解和舆论失焦等问题。但同时,新的技术也提供了新的舆论引导思路,通过媒介融合,把握时效,官方通知等,主流媒体也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下,发挥自身对于舆论引导的作用,守住舆论阵地,防止舆论失焦。

3.2  健全网络自媒体管理机制

在社会学中,机制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在正视事物各个部分存在的前提下,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健全网络自媒体管理机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一是政府部门合理设置岗位与职能。政府宣传、公安、法律、纪检等部门对自媒体的管理应该职责明确、分工清晰,各管理部门之间不应存在分工交叉或者遗漏,做到事事有人管。二是保障沟通协调有效性。自媒体的管理是全局、全国、全网性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在政府管理部门之间建立相对完备的沟通协调机制,包括信息、数据、知识(技术)、智慧,以及资源等的深度共享。三是监管部门建立一套智能化的把关规则。自媒体的管理仅依靠屏蔽敏感词汇和用户举报,并不能从根源排除文章乱象,监管部门需要采用智能化的方式,对假新闻,煽动情感新闻等进行审核,屏除简单粗暴一刀切的把关方式,以人工信息核查与智能终端核查相统一的方式,提升管理能力;四是建立对自媒体的奖励与惩罚制度。政府对自媒体建立审查与监管制度,完善对自媒体行业失范行为制定相应的惩罚机制;五是加强对自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认证。建立健全自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准入,管理,培训制度等,自媒体人加强自身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切忌“流量为王”。

4  總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舆论失焦现象已成为常态。在网络上人们的发言平台更宽广,想要传递的话语空间更大,并且伴随情绪的信息更易被受众接受和传递。舆论失焦问题挑战着当今的传播格局,个人情感成为主导,客观事实成为次要,社会接受真实信息的能力就越来越低。因而,是时候对舆论失焦问题进行反思了。

参考文献

[1]戎宁.网络传播时代舆论失焦现象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2]张楠.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缘何失焦——以王凤雅事件为例[J].视听,2019(4):172-173.

[3]张华.“后真相”时代的中国新闻业[J].新闻大学,2017(3):28-33.

猜你喜欢
网络舆论新媒体
魏则西事件网络舆论传播探析
社会化媒体对网络舆论环境的重建
高校新闻媒体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思考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研究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