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

2020-09-06 14:12冀晓晴
写真地理 2020年21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

冀晓晴

摘 要: 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标准正在逐渐提高,不仅要可以有效的满足人们的日程生活需求,同时还要做到对于宜居环境进行有效提升,落实生态城市的建设,给人们提供更好更高效的生存空间,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是很系统化的工作,其涉及的内容范围非常广泛。本文针对生态城市进行研究,进而有效的提出规划设计的方法与思路,由此促进国内的可持续发展建设。

关键词: 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1-0001-01

前言:生态城市是一种全新的现代社会新型社会关系,是以人类与自然关系深刻认知为基础的良好社会关系,确保社会能够与自然做到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生态城市的核心目的就是确保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之间的自然协调发展,更加高效的改善现代人们的生活质量,达到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然而现阶段的城市规划过程当中,生态城市规划通常会受到经济因素的直接影响,而限制了应有的发展效果。故此,在现代城市生态文化发展的引导下,一定要积极进行对于城市的设计优化,有效的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良好自然生态的全面化发展,真实有效的推动城市的发展进步。

1 城市规划设计概述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项涉及公共空间的学科其核心目的就是对城市的面貌进行改善、有效提高对于空间的使用效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效的落实全面化发展。城市化规划工作最为重要的特点就是数据化以及抽象化,而设计的关键在于图形化与具象化,想要将二者进行结合需要做到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并且还需要针对城市内部的各种详细组织规划进行满足,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心理特征。现阶段,随着城市化发展以及基本国策的实施,城市化发展正在不断落实,城市规划设计也在积极的完善中,难免会存在很多缺陷,继而导致社会或者环境问题的发生。首先是较为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生产技术水平有限,使得生态环境被破坏,其次城市规划的有关工作者应当具备足够的领域知识,规划的过程中充分的考虑人文以及自然因素,尤其是针对于生态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城市规划。

2 生态城市

2.1 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虽然被各个国家所追捧,但是仍未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城市良好体系。以往的生态城市的概念就是减少对于各种资源的浪费,并且降低二氧化碳、废弃、废水的排放,进而在有限的范围内对城市环境进行改善。该理念符合与时代的发展,并且逐渐转换发展为生态化发展的模式,与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相符合。城市人文内涵主要是为了实现经济的良好发展、人们的稳定保障可持续发展。以此为基础,城市规划工作重要确保内部的清洁,有效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确保社会的完善,必须要将更多的精力注入到全新的高新技术之中,充分体会出生态的意义,有效的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确保社会的长久发展。

2.2 生态城市规划要求

2.2.1 成长性

城市规划设计囊括了众多专业,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是现代人们确保正常生活与工作的重要基础。故此,一定要确保城市规划设计具有长远的目光,可以良好的促进城市发展以及成长。进行城市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留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空间,保障可以随着城市发展做出适当的改变。另外,对于城市资源使用问题上也要具有持续发展性,避免因为短期的资源缺乏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2.2.2 生态优先

城市的生态环境使人们的生活基础,更是现代城市生活过程中一定要遵守以及继承的重要发展理念基础,在有效提升经济发展的同时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故此,进行城市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尤其对于城市建筑项目规划,要做到对原有的生态本底进行坚守,坚持生态红线,结合自然发展规律进行设计工作,实现良好的长久发展。

3 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应用

3.1 精心设计生态城市规划方案

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保障制定的方案具有可行性,确保生态环境不会遭受破坏,对应的制作出城市蓝图,确保生态环境的发展,保障原有的历史文化、地理背景不会被破坏。进行设计的同时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平面设计规划,并且对应做好城市空间轮廓线的安排,既完成廊道、交通网络等等的布置,科学的增加廊道的绿化面积,构建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绿化网络系统。并且在实际过程中采取板块设计,例如中心公园、绿地广场以及绿化带等,进行科学的绿化布局。另外,进行生态城市设计还要充分的结合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等因素,可以让现代城市一样具有大自然的感觉,能够更好的体会科技给人们所提供的便利,有效完善城市生態系统的完善。

3.2 提高对于城市湿地的保护

城市湿地系统是城市天然净化功能的重要组成元素,其中涵盖了了水、土壤、湿生植物等等,可以更好的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调节与平衡,有效的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对气候温度进行调控,避免一些严重自然灾害的发生,天然湿地面积的减少会导致湿地的功能衰减,湿地的功能性也相应的降低,很容易导致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影响城市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而海绵城市具体是指通过提升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有效提升建筑、道路等系统对于雨水的吸收、蓄渗以及缓释能力,实现对于雨水的有效控制,做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海绵城市建设时有效解决城市的内涝、水污染、热岛效应的有效方式,更是未来发展的主要途径。与湿地系统相结合、提升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有效的控制雨水资源化和城市生态修复等综合目标,对城市的绿地、湿地、水系统等等空间进行保护和利用,高效实用一些雨水基础设施,将城市的水文化循环进行恢复,更好的保护城市的生态系统。

3.3 生态与文化的有效融合

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有效结合城市本身的特色,充分彰显城市的优点,这也是城市文化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的历史文化是人们发展成长的证明,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故此,城市规划设计当中一定会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本都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结合,城市建筑对现代设计问题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展现出本地文化特色,使得建筑群具有更高的美感。

结束语:由上可知,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融入生态城市的规划理念一定要充分的对城市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空间进行考虑,科学的布置绿化空间,积极保护历史遗产,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效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提升人类社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洋.关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1):104-105.

[2] 黎静.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7(09):41+43.

[3] 马丽.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8):127-128.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研究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分析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城市规划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思考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