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提高造林质量的管理措施探析

2020-09-06 14:15罗文江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23期
关键词:林业工程管理措施

罗文江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对林业工程项目愈发重视。完善造林质量的监管制度、增强林业科技水平,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植树造林属于民生问题,持续发展造林不仅能够维系我国林业发展,也能够改善人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环境。想要确保原木材料的质量均能合格过关,有必要多造高质量的好树,更要建造好林,以此为我国林业工程建设提供优质资源。基于此,本文从理论角度上对林业造林的意义进行了解,重点讲述造林质量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 林业工程;造林质量;管理措施

引言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因为工业发展的需要大量砍伐树木,导致我国森林面积大幅减少。植树造林是为了森林树木能够不断循环更替,始终保持平衡状态。小范围的移栽种树被称为植树,反之面积较大,经营成片栽树就称为造林。因目前土地资源稀缺,所以要提高植树造林的质量。

1林业工程的内涵

林业工程是以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维持树木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将多种工程技术应用到森林建设中的科学项目。森林工程包括林区规划、培育、保护、开采、加工等,还要完善林区防火技术及相应的消防措施。随着科技的发展,林业工程中也结合了互联网技术、高科技培育技术,不仅使造林工作更加科學规范,也为生产加工环节提供了便利。

2提高林业造林质量的意义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使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矛盾得以协调化解,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想要提高植树造林的质量,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借助互联网进行大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对自然环境进行完善,进而保护生态森林质量。森林环境呈良性发展趋势,会带动一系列积极的连带效应,对森林中动植物的成长也有促进作用,丰富生态种类,实现森林生态平衡。高质量进行林业造林工程,能够避免稀有动植物灭绝,为其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也能够适量减慢森林恶化程度。提高森林质量还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开发制造林业产品,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3提高造林质量的管理措施

3.1 慎重考虑地址选择

开展林业工程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就是选址,地址的选择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首先要看地形是否合适开发林业工程;其次要对当地的气候及降水情况进行了解;再次要考虑到季节变化与植物的生长习性是否符合;最后要设想造林后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哪些影响。除此之外,林业工程的选址问题还要充分了解当地政府的政策规划,将林业工程融入城市发展建设中,考虑能否真正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最大价值。例如大兴安岭,是中国保存较完整、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其地势西高东低,位于我国北部,属于地势中第二阶梯边缘,林业工程不仅改善了环境恶化问题,还带动了林业产业发展及经济发展。

3.2 强化空间布局与造林规划

加强空间布局与规划是为了最大化规避外来动物的侵袭与破坏。而制约林业工程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当地政府要将城市规划、经济发展和林业发展三者紧密衔接、相互作用,进而增强当地造林区域的系统性。植树造林工程选择种植的植被不能过于单一,将森林密度拓展到最大化,将单一造林模式逐渐变为复层林。对森林系统中抗病虫害、防雨雪风沙功能进行完善,当有不良环境侵蚀时,有相应的解决措施[1]。在对空间进行布局时,需要充分了解林区的地形环境、自然环境、人文历史、还要考察是否存在古籍标志,对植树造林进行前期规划时要体现出当地民俗特色,林区内部与周围环境呈整体和谐的状态,根据地形、地势特征做出合理规划。

3.3 新技术融入提高造林质量

依据造林位置的地形及周边建设对种植物进行选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手段不断优化改革,想要提升林业造林质量,就需要将科学技术融入其中。现阶段林业工程造林已经将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观察森林生态平衡的数据指标是否准确、是否适应新物种种植培育。利用互联网科技手段进行数据的收集,判定当地是否符合构建造林标准。新技术的融入为林业造林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先进的技术支持。造林场地选择完毕后,在种植前要请林业部门相关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教学,施工团队在进行种植前要有岗前培训及安全防控措施,尽可能规避意外安全事故发生。

3.4 完善林业造林的管理制度

由于林业造林选址方位多位于远离居民的郊区,位置比较偏僻,交通并不便利,所以疏于管辖。基于此,就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评价机制与相应的管理制度,可以增设林业站,由每个地区的林业站进行管理,进行上报,但这一方法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2]。需要制定一个能够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对林业造林的全部环节做出规范,不论是种植植被的选择、造林成果及验收、相应采买植被的资金情况、物流支出、植被及林业环境修缮维护等问题都要有管理方案及措施。对林业造林的种植工作人员设定明确的责任制度,时刻关注林业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严格遵守岗位职责,并设置评价机制和赏罚制度[3]。对参与林业造林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使每一位工作者都能明确提高林业造林质量的意义与重要性,对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表扬和奖赏,时常出错的员工进行处罚警告。

4结束语

为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使经济社会体系得到不断完善,林业工程建设得以飞速发展。根据林区的地形特征及位置做出相应制度及措施,对实现林业造林做出规划和整体布局。在对林区整体定位后,进一步设定后续利用的相应举措,实现可持续发展策略。林业造林工程接触到的行业广泛,同时也为社会各界优秀人才相互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不同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高新人才聚集于此,推动林业造林事业的发展。林业造林中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林业造林所映射出的理念和创新思想都能够体现人类智慧的结晶,优秀文化不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磨灭。当下林业造林在不断的发展中,更具社会影响力,规划方式更加多元化,应采用全面的规划方法,以此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推动社会文明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宏.林业工程提高造林质量的管理措施[J].农家参谋,2020(5):93.

[2] 张富.林业工程提高造林质量的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16):319.

[3] 吴伟.林业工程提高造林质量的管理措施[J].乡村科技,2017(3): 33-34.

猜你喜欢
林业工程管理措施
探究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
国有林业工程投资经济效益探讨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