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人是因为幸运吗?

2020-09-07 08:09罗近月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杨丽陈斌感受力

罗近月

| 策划人小语 |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相信很多人对这句话都不陌生,只是,你可曾想过,幸福的人到底哪里一样?是生在了完美的原生家庭,还是遇见了对的人?是不曾遇过挫折,还是恰好拥有一份可以疗愈自己的关系?

其实都不是,是他们拥有幸福力。在任何环境下,他们都不迷失自己,不轻易放弃自己,同时还可以主动获得有效的资源和帮助,激励自己去完成一个又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

本期策划,我们将带大家一起来认识幸福力,手把手教你如何获得幸福力,做一个和谁在一起都幸福的人。

人们不幸福的原因有很多,但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方面,在关系里,我们会感觉到很多刺激,让我们不舒服、痛苦;另一方面,我们和自己相处也有问题,比如自己想要去做什么没能做成,就是一个挫败的刺激。

可是,生活不可能没有刺激,每天都会有很多事情发生。当这些刺激来的时候,如果我们处在僵化的认知里,比如一件事情没做好,就否定、打击自己:你就是不行啊,干任何事情都干不成。那么,我们就会陷入一个自我批评、自我否定的内耗当中,就没有办法去感受和觉察这个过程,更不可能接纳这个部分。

这其实就涉及一个人的幸福力。什么是幸福力呢?幸福力即可以感觉到舒服、自由的一种能力。当没有这种能力的时候,遇到问题我们就无法启动解决、消化的程序,一个一个的问题就会卡住我们。当我们独处时没办法消化这些刺激,也就更没办法消化关系带来的刺激,因为那种刺激会更强烈。于是,我们就会处在内外夹击的状况中,没有一个地方是让我们感觉到放松的、舒服的、安全的,到哪里都很痛苦。而这也恰恰是很多不幸福的人所面临的问题。

其实,幸福力包括四种能力:认知力、感受力、觉察力和接纳力,对应的是我们成长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好奇自己,对应的是认知力,即我们对客观的人、事、物的反应能力,看到到底发生了什么。可事实上,当遇到问题时,很多人冒出的第一个想法往往是怎么办,而不是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么,我们是依靠什么来决定怎么办呢?老一辈人的经验、自己固有的观念、大众的标准等。因为这些都是确定的,没有回旋的余地,我们就很容易一头栽进去:如果你爱我,就应该理解我,否则就是不爱;如果以前你这么对我,就会一辈子这么对我,否则就是变心了。局限于此,也就少了打问号的机会:这里有没有盲区存在?有没有例外发生?所有这些都会对我们形成阻碍,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第二个阶段是理解自己,对应的是感受力和觉察力。

有感受力,我们会看到自己的内在有什么,比如痛苦、悲伤等很多感觉,感觉到自己有这些。但是,很多人是感受不到的。遭遇劈腿的妻子觉不到自己的痛苦,被欺负的丈夫感受不到自己的气愤。当我们缺少了感受力,就会变得过分理智。

觉察力则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去看见这些感受因什么而起,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如果缺少觉察力,人就很容易被感受控制,或随意发泄伤人伤己,或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也就错失了成长的机会。

感受力是觉察力的基础,如果感受不到,自然也就没有觉察了。只有先感受到,我们才可以有意识地去看见。如果我们意识不到自己有什么感受,也就不会有意识地去了解这些感受从何而来,对自己又有什么意义。

第三个阶段是接纳自己。我们先有好奇,去感受自己的内心发生了什么,再去觉察里面有什么,最后才是接纳。只有理解了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我们才会接纳,否则,接纳自己就是一句空话。就像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说要接纳自己,可很多人觉得这话太虚了,而且,总感觉无论如何都做不到。

想想看,如果一个人没有去了解自己、感知自己、看见自己,其实是不可能接纳自己的。我们没有去理解自己的感觉,不知道自己的感觉从何而来,也不明白指导我们行为的那些道理,所以就只能去迎合别人的标准。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在关系里就很难呈现出一个比较真实的自我,伴侣也很难感受到真实的你,这样的关系又怎么会幸福呢?

事实上,很多人并没有关于幸福力的觉察,在认知力、感受力、觉察力和接纳力这4个方面出了问题,于是陷入了不幸的漩涡。

例子1:情人节那天,好几个女同事都收到了玫瑰花,唯獨宋梓淇没有。虽然不开心,但她仍满怀期待,以为下班后会有浪漫的晚餐。然而,就只是普通的一顿饭而已。宋梓淇怒火中烧,当场提出要分手:“你根本就不爱我!”男友吴雷吃得正开心,先是听到了分手,后又被扣上了不爱的帽子,一脸蒙圈。宋梓淇觉得玫瑰是情人节的标配,浪漫晚餐和礼物则是锦上添花,而这些不用她说,吴雷也应该知道。

例子2:张璐自认为眼光不错,找了一个勤奋上进又爱自己的好男人。同龄人还在沉迷游戏、对未来迷惘时,陈斌已经是客户经理了;别人的男友还在呼朋唤友、忙于应酬时,陈斌对她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她以为,这样的幸福会持续一辈子。然而,结了婚一切都变了。婚后,陈斌升了职,变得忙碌起来,对张璐的关怀也少了。孩子出生后,陈斌更忙了,别说没时间照顾张璐了,就连孩子也很少顾及。张璐觉得陈斌变了,她怀疑自己选错了人。

表面上看,宋梓淇是因为男友不解风情而闹分手,张璐是因为老公变得不再体贴而心生疑窦。可仔细想想,却又有着极相似之处—她们陷入了僵化的认知。

在宋梓淇的认知里,如果你足够爱我,不需要我说什么,自然就会知道我的所思所想,知道我有哪些需求,知道照顾我的感受……否则,你就是不够爱我。在张璐的认知里,我和你在一起时,你是这么对待我的,那么,你就会一直这么对待我,不会有任何变化。如果你变了,那就说明你不爱我了。

可是,果真如此吗?实际上,有些事如果我们不说、不表达,对方就是不知道的;关系是变化流动的,你在变,对方也在变,而你的认知却还停留在原来的位置,就像刻舟求剑一样,自然也就无法适应这种变化。

很多人不幸福正是因为卡在了僵化的认知里:我不幸福都是你的错;如果你爱我就应该懂我;一件事做不好就意味着什么事都干不成……这些僵化的认知把我们框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问题发生后,没有空间去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就迫不及待地按照固有的认知去寻找办法。而所有这些却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只会陷在同样的困境里,周而复始。

例子1:苏子瞻看到闺蜜的男友梁超在朋友圈发了跟其他女生过生日的温馨画面,气到浑身发抖,立刻打通了闺蜜杨丽的电话,对梁超一通痛骂。然而,和苏子瞻的义愤填膺不同,杨丽却表现得很平静:“知道了,等他回来,我问问他是怎么回事。”那一刻,苏子瞻简直恨铁不成钢。这种事身边人都替杨丽难过、痛苦,可杨丽自己却好像没什么感觉。她不哭也不闹,只是很平静地找到梁超,然后想办法挽救这段关系。

例子2:张良成是出了名的好脾气。和人发生了冲突,明明对方做得很过分,换成别人都要动手了,他却一点儿也不恼,还主动想办法化解。和妻子有了分歧,明明她说的话很难听,他也不生气,还不停地问她:“你想怎么办呀?”“你看我这么做行不行?”不仅如此,张良成也很少哭或笑,好像没什么事能够让他的情绪大起大落。虽然好像很好相处,但大家都觉得他这样太累,妻子更是对他又爱又恨,爱的是,每次吵架都吵不起来,他总是很理智;恨的是,每次她有情绪的时候,他依然很理智,还会讲很多道理,像个没有感情的木头人一样,无法与她共鸣。

别人看他们很痛苦,当事人却没有感觉。被背叛感觉不到痛苦,被责骂感觉不到伤心,似乎无论发生什么,他们都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可是,他们真的没有感觉吗?张良成说,被骂时,他也很愤怒,但又觉得愤怒是不应该的。于是,他就努力压制愤怒,不停地以解决问题来转移注意力。心理咨询师听了杨丽的故事后对她说:“听你这么说,我会替你感到很难过很痛苦,我看到你好像没有什么感觉。”一听到咨询师这句话,杨丽就流泪了。

你看,他们不是没有感觉,而是不允许自己有感觉。理智地去解决问题也好,用很多道理去评估也罢,都是在用行动避开感受,因为不体验到这么多,就不会痛苦,其实是一种自我防御。久而久之,这些感受也就消失不见了。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不知道做什么能让自己快乐。

感受消失,并不代表问题解决了。梁超不止一次劈腿,杨丽不止一次受伤;张良成的理智让身边人感到疲惫,也包括他自己。而如果意识不到这些感受的真实存在,我们就无法做出改变。就像一个人生活在衣服乱丢、无处下脚的环境里,却完全感觉不到这样的环境有多糟糕,他就会一直这么生活下去。

例子1:结婚3年来,肖克锋和马畅之间的战争就没停过,只要涉及家务事,他俩准吵架。一吵架,马畅的情绪就如滔滔江水般泛滥,骂人、打人、摔东西轮番上阵。肖克锋让她克制下,马畅就更委屈了:“我生气、难受、委屈,还不让发泄了?”可是发泄完,问题并没有解决,下次一切照旧,两个人都很崩溃。

例子2:和其他人比起来,张婷属于相对敏感的人。这对于作为编剧的她是好事一桩,却成了婚姻幸福的绊脚石。家长里短的小事总能惹得她大发雷霆,她常常处在崩溃的边缘,哀叹自己写了那么多人的故事,却没能过好自己的人生;悔恨当初不该被爱情的浪漫迷了双眼,如今才落得婚姻里这般食不知味……

毫无疑问,马畅和张婷都属于感受力很强的人,也很愿意表达这些感受,这是很值得肯定的。可是,感受来了,暴风骤雨般发泄完就完了,然后呢?马畅继续一点就着,和丈夫争吵不断;张婷掉到了痛苦的感受里动弹不得,和丈夫的相处没有任何改善。这是因为她们面临一个共同的困境—觉察力不足。

被人惹到,感受上来了,生气、愤怒都很正常。但是,情绪过去之后,能否启动自我觉察就很重要。如果有觉察力,就会去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我为什么会情绪崩溃?为什么这件事就能把我惹毛了?然后,才有可能去跟对方沟通,刚才我是怎么回事,以后要怎么处理等。如果没有觉察力,发完飙,还会一直停在那个情绪里过不去,遇到问题后继续发飙。

婚姻不幸福,感觉到痛苦是人之常情。可是,感受到痛苦之后,是否可以进一步觉察:到底是什么让我这么痛苦?这些事情对我意味着什么?和我的关联到底是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从痛苦的感受里走出来,看到更多被感受遮盖、被我们忽略的东西,真正理解自己,从而真正解决问题。

例子1:和秦志航在一起时,张蕊觉得他勤奋上进能力强,指望他未来能为这个家扛起一片天。谁知,结婚后才发现,他志不在事业,尤其是孩子出生后,老喜欢黏在家,说是要陪孩子读绘本、讲故事、探索世界的奥秘,还开玩笑说想做家庭主夫。一个男人不去工作,整天窝在家里像什么话,别说张蕊不能接受,秦志航的父母第一个就不同意。于是,秦志航打拼到了总经理的位置,可除了高薪和赞誉外,总觉得缺点什么。秦志航不止一次想过辞职回家看孩子,可是,家人和朋友都不赞成,他也觉得自己不该有这种想法,毕竟身边的男人们全都在打拼事业,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也不能例外。

例子2:网上曾流传过一个视频,讲的是妻子總是在丈夫醒来前就化好妆,丈夫睡觉后才卸妆,永远在丈夫面前保持完美。在别人看来,这未免有些夸张,但对吴林丽来说却是最真实的日常。吴林丽有点儿胖,不爱运动,也不爱做家务。可是,丈夫喜欢骨感美,喜欢家里一尘不染。于是,吴林丽就开始疯狂节食健身,其间饿晕过好几次;还强迫自己打扫卫生,学习收纳,都快有洁癖了。丈夫说很喜欢她化妆的样子,她便在化妆这件事上不遗余力。要说她自己多喜欢,倒也未必,因为丈夫出差时,她也会悄悄放纵一下,素面朝天。吴林丽活成了丈夫期待的样子,丈夫满心欢喜,但朋友们却很心疼,觉得她越来越不像她了。

男人要顶天立地,女人要为悦己者容,这是很多人信奉的好丈夫、好妻子的标准,也是很多人认为的正确道理。尽管秦志航和吴林丽有很多困惑,有很多想法,但因种种原因都未能坚持自己的想法,换句话说,他们并没有接纳自己,而是朝着这些看似更有道理的方向努力,按照这些标准来改造自己,不断地为自己穿上一层又一层的美丽外衣,试图用这个外衣去吸引伴侣、维护关系。

这么做的结果看起来还不错,伴侣很满意,他们自己好像也有很多收获。但是,这样的自己是真实的吗?一个不真实的人又如何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呢?而一段虚假的幸福又如何能长久呢?

想要幸福,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幸福力。具体要怎么做呢?最直接的方法是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他们会通过一次一次对话,陪伴来访者一起完成这个过程。如果还没有做好准备,也可以尝试做以下练习。

首先是认知力的培养。当我们困在了某种类似的场景里出不来的时候,可能就是出现了认知僵化的问题。一个人的认知为什么会僵化呢?当一个人没有机会接触新的东西,让自己固定在了某一个位置,就很容易陷在里面。

怎么办呢?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读书。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个看似普通的建议,它会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帮助我们来松动某种僵化的认知。当有了这种松动之后,就会有更多的东西来丰富自己,我们的应对方式也会更多。比如以前你会觉得婚姻遇到了问题,只有一种解决方法。可是拓展之后,你会看到除了吵架或离婚,还有其他方法,比如按下暂停键、设置冷静期等。

一开始接受起来可能并不那么容易,你会觉得这样行吗?这么做靠谱吗?但是,多看之后,了解了很多的观点,自然就会扩展我们的丰富性,我们的认知也就不太容易僵化到某一个位置了。

其次是感受力和觉察力的培养。培养感受力,需要自己去沉淀和感受,可能要去清空,留一些空间让自己感觉到安全。如果有好的朋友或是家人,可以去跟他们倾诉;如果没有的话,则可以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陪伴。

有的人会觉得,自己积压太久了,真的不知道喜怒哀乐的感觉到底是什么。那么,我会建议你去做一个感受的行动:看电影、小说或电视剧。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喜欢追剧的女生情感大多都很丰富,她们会敏锐地感受到角色的喜怒哀乐,也会用很多不同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感受。就像有的人明明很痛苦却连哭都不会,那么可以看一些悲剧的小说、电影,去找到这种感觉,在安全的环境下做一个释放。

关于觉察力的培养,写日记是一个特别好的练习,这也是我常常推荐来访者做的事情。一开始可能是一个刻意的行动,他们每天都要回馈给我,今天感觉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但渐渐地,觉察力就会有所提升。这很像学心理学的人常常去做的一件事:分析自己的梦。一开始,我发现自己很少有梦。老师告诉我,你要学着去孵梦。当对自己的梦有所关注之后,我就发现,原来,梦可以变得更多、更丰富。觉察力也是如此。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进行一场自我对话—我的感觉是什么,什么东西带来了这种感觉?比如你今天刚刚跟老公吵架了,那么就回溯这个过程:一开始我是怎么样的?他说的哪句话让我突然很难受?为什么他这么说会让我很痛苦?这引发了我内在的哪个地方?通过确认的过程完成自我觉察。

不管是感受力還是觉察力,我们都需要给自己一些空间。那些感受本来就在那里,当有一个空间的时候,自然就会浮现出来。就像做咨询,来访者每周来一次,每周到了那个时间,他就会来谈自己。咨询师常常不会说很多话,就是让来访者去谈,谈着谈着他的感受就出来了。

最后是接纳力的培养。其实,前面这些功课做好了,接纳力也就成长起来了。当你好奇自己,理解了自己,自然就会发现,其实我对自己的感觉没那么糟糕了。于是,你就会去表达,跟伴侣分享自己的想法;也会做一些举动,比如特别的日子要特别过,比如给爱人准备爱心早餐等。当我们接纳了自己,也就更容易接纳对方,因为人与人是相通的。

猜你喜欢
杨丽陈斌感受力
长发圆心和短发半径
卷首语
岁月的玻璃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创享空间
谁是赢家?当你爱上了“假结婚”的男人
白夜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检测题(A)
相亲节目催生速食爱情:男嘉宾强奸女嘉宾
第五个好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