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井生产制度优化试验

2020-09-07 07:13周蕴韩旭波陆俊波
石油研究 2020年8期

周蕴 韩旭波 陆俊波

摘要:随着天然气气井的生产开发,许多气井逐步进入中后期,气井生产能力逐步下降,在苏里格气田间歇气井及低产低压井地质特征评价、生产动态分析、生产制度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相关气井的生产制度优化是有一定必要的。本文主要对间歇井及低产低压井目前的生产动态和生产制度等方面开展研究。进而提出适合该类气井生产的工作制度,进一步提升低产低压气井的产量。

关键词:间歇气井;低产低压;工作制度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苏里格气田中,气井无阻流量比较低的气井占比较多;气井能量不足,试采过程中气井压力下降快,关井恢复速度不慢,恢复程度比较低;气井稳产难度较大,一方面由于初期配产较高,生产压差大,进而导致递减加快;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在大压差条件下生产,造成储层伤害,导致近井地带储层物性变差。其次反映了气井供气能量不足,气井难于以相对较高产能维持较长时间的生产;气藏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有效储层连通性差,束缚水饱和度高,井底积液对气井生产影响大。因此开展气井生产制度优化研究是及其必要对,对于间歇井及低压低产井更是如此。

二、间歇井及低产低压井生产制度优化研究

(1)苏里格气藏常用井筒积液识别技术

由于苏里格气藏一般采用下入井下节流器进行生产,因此生产数据对比分析法、临界流量计算法都无法使用,而节点分析法,由于对于低产气井很难得到其产能方程,实际也无法使用。根据目前苏里格气藏总结的井筒积液识别技术,目前主要应用探测液面、生产测井法、和交汇方法、动态分析法。

生产测井法中回声仪的测试原理如下:

①声波通过发射器进入井筒,每经过一个接箍声波返回的速率将跳动一次,通过处理分析工具进行观测;

②声波传播情况通过地面的接收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③平均油管长度与声波跳动次数的乘积即是井筒中的液面深度。

RTA动态分析法:根据RTA动态分析法理论,在确定气井物性后,可根据目前地层压力及产量计算出理论井底流压曲线。若气井实际井底流压产生非工艺措施及井筒堵塞影响的突变,且远低于理论计算结果,则气井可能产生积液。

(2)生产管柱优化

采用C-S法对不同管径下气井生产能力进行了计算。目前管柱直径约为62mm,最大生产能力为60万方/天;当油管直径为26.6mm时,管柱最大生产能力约为6.5万/方天。采用长庆经验公式对气井携液能力进行了计算。在目前62mm管柱下,气井最小携液量约为2万方/天,当油管直径为26.6mm时,管柱最小携液产量约为0.4万方/天。因此,目前间歇生产井及低产低压井合理产气量主要集中在1万方/天,最大为5万方,综合考虑不同井径下气井生产能力及携液能力计算结果,优选气井合理管柱尺寸为26.6mm。

(3)井下节流器

在配产初期,井底流压较高,为保证气井流量,因此井下节流器油嘴直径大都为1.7mm,随着井底流压降低至10MPa,大多数气井产量降至0.3万方/天,因此需将油嘴直径调至1.5mm左右。

三、间歇井及低产低压井分类工作制度优化试验

(1)试验井选井原则

分别选取气量大于、等于、小于0.5万方的各类间歇气井;由于试验气井需要单量,尽量在不同站分别选取;丛式井等不能单量气井不能选为试验井。表1为试验井。气井间歇性生产是指气井开井生产一段时间然后关井一段时间,以恢复气井压力的生产模式。具体的开、关井时间是根据气井自身压力下降与恢复情况而定,如图1。

(2)拐点压力

日产气量≥1.0×104m3/d的间歇气井:前三小时每隔半小时测一次,后面每隔一小时测一次;用测得的相邻两个压力的差除以对应相邻时间差即得到压恢速率;在压力恢复的过程中相邻两点的压恢速率会逐渐减小,直至为0或几乎为0,则在压恢速率为0点或接近为0点时,该点即为关井压力恢复的临界点,即理论拐点压力。

日产气量<0.5×104m3/d的间歇气井:对于这类气井关井时每一个小时测一次压力,四小时后每隔两个小时测一次压力;计算压恢速率,直到其压恢速率为0或几乎为0,则压恢速率由大到小,直至为0时,该点即为理论拐点壓力。

(3)间歇井生产制度优化试验方案制定

关井时间:观察8口井关井48h的压力恢复过程中,在关井后的前30h压力恢复比较快,而后随着关井时间的延长,其压力恢复逐渐减慢。

开井时间:观察8口井开井生产72h的气量变化过程中,在开井生产前40h,由于关井压力恢复,初期产气量较大;而后随着开井时间的延长,产气量逐渐降低。

结合每口井单位时间产气量和15天压力恢复程度,针对不同类型间歇井生产特征,摸索出4种不同生产制度。

当气井产量Q≥0.5万方/天,压力恢复速率ν≥0.1MPa/d时,我们采用开3d关1d的工作制度;

当气井产量Q <0.5万方/天,压力恢复速率ν≥0.1MPa/d时,我们采取开2d关1d的工作制度;

当气井产量Q≥0.5万方/天,压力恢复速率ν<0.1MPa/d,我们采取开1d关2d的工作制度;

当气井产量Q <0.5万方/天,压力恢复速率ν<0.1MPa/d,我们采取拐点压力工作制度。

总结

通过讨论研究,我们从生产制度优化和工作制度优化两个方面进行间歇井及低产低压气井的整体优化。主要针对间歇井及低压低产气井采用优选管柱,井下节流,建立4种工作制度来优化气井的生产状况,从而进一步提升气井的产能。

参考文献:

[1] 周洪亮.《间歇井压力动态分析》,2010年,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 孙丽娜.《气田开发合理工作制度的制定一以榆林气田南区为例》,2009年西安石油大学